大学生如何做到超越自私

时间:2022-07-11 10:34:30

大学生如何做到超越自私

[摘 要] 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人要生存,要发展,就不能不谋求自己的利益,这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他的责任,应该受到尊重。人们谋求自己利益理所当然,不应贬斥为自私。在谋取自己利益时,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才是自私。当今大学生中自私自利的现象普遍存在,他们理由很多,认为是父母要他来读书,于是理所当然经常旷课、迟到。大学生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最终能做到超越自私,做一个无愧于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值得我们去思考和面对。

[关键词]: 自私定义 自私原因 自私表现 超越自私

中图分类号:G4

关于自私的名言

如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自己,那么他一生里,伤心的事情一定比快乐的事情来得多。

——西比利亚克

等到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惟一的目标之后,人生就会变得没有目标。

——罗曼·罗兰【法】

前不久,我们碰到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女生,刚入学不久就被宿舍同学多次投诉,要求把她调走,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这个女生不合群,经常半夜三更打手机接电话,而且肆无忌惮。室友提醒,她却无动于衷;早晨大家都起床活动了,她被影响而与同学争执而打人砸物。经过做思想工作仍然无法和室友共处。于是,给这位女生调整宿舍,不久,又接连发生因一些小事和室友冲突的事情,甚至愈演愈烈。

那么,我们要问自私是什么?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自私?大学生怎么样才能做到超越自私?

一、自私的定义

我们在通常情况下把自私理解为“只为自己着想而不顾及他人的利益的行为或思想”,这时,人的表现就是指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如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

美国学者威尔逊认为,自私既可表现为人的客观行为,又可表现为人的主观意识、观念、动机。当事实上表现出损人利己的行为时,人才可以被称为自私。如果人的行为的客观效果表现为利己利人,先利人后利已,没有表现损人利己的行为,那就不是自私的。那么,可以这样说,衡量一个人的行为是否自私,看它事实上利已与利他的程度不同,如果事实上表现为利已,我们认为是自私;如果事实上表现为舍已为人,我们认为事实上“不自私”。

于是,我们说自私可以理解为两方面,一方面为自私,就是损人利已,另一方面为不自私,就是利人利已。

二、大学生产生自私原因

1、人们对事件的处理思想都存在利已倾向。甚至有时不能接受公正、正确的意见。于是,人们在衡量外界的标准时,往往也是衡量否有利于自己,因此相应的行为也是如此。

2、在社会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不当。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只能封闭和回避与他人的来往,结果必然导致孩子产生自私的心理;另一方面,部分家庭教育中存在权利和义务上的错位。在家庭里,他们把小孩置于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地位,处处迁就孩子。孩子就容易产生过分的占有欲望以及自大、独尊的心态。 第三方面,由于过分对小孩的呵护,导致当代大学生合作意识比较淡薄,这也是产生自私心里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当代大学生自私的表现

自私的学生往往表现都比较消极,他们自身融合了消极人格的综合特性。具体地讲,自私的人学生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唯我独尊。

2、冷漠吝啬。

3、敏感猜疑。

四、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做到超越自私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团队,都是人生的一个站点,都是人生的一个阶段,都在给自己写一段历史。大学生能在其中做到超越自私,那么,他在大学生活中就能博取从长,大胆创新,有所收获。

因此,我们希望学生能做到超越自私,我们的校园校风学风就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的班级建设就能有欣欣向荣的景象,就会形成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我们的校园将能够做到无为而治。事实上实现学生都能超越自私是有难度的,那么,当代大学生怎样才能做到超越自私呢?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包括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大学生正确理解和看待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利用正确的思想去引导正确的行为,有利于大学生生利用正确的行为去形成正确的习惯,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习惯形成正确的性格,同时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地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2、善于学习。应该说,一个能超越自私的人会有比较强烈的爱心,能够放下自我,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从他人的角度乃至他人既有的优势来进行启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更是提醒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发现另一方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很可能就是私意蒙蔽了。

3、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

4、学会感恩。怀有感恩之心是人生成功的重要一步。

5、心往宽处想。大学生要学会心往宽处想,庄子曰:“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凡事顺其自然,学会退一步想,以退为进,以亏得福的心态面对事实,就会海阔天空。以此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善待他人,尊重他人。

6、做事先做人。大学生要学会胸怀坦荡,堂堂正正做人,培养自己正直、高尚、诚实、大方的美德。哈佛教授斯皮尔格·基尔说:“以七乘七十倍的宽恕,来赦免你的敌人,这样可以减少你发生高血压、心脏病、胃癌的机会”。人的外在是内在的一种反映,人的心灵杰出,,行为才可能杰出;人的气质自然能表现出来。

7、培养好一个良好的性格。我们都应“吾日三省吾身”,思考一下为什么?多反省自己,凡事三思而后行,处事讲谦虚,讲和气。有没有和气是判断一个人人格修养成熟与否的根本指标,一个人没有和气,不管他自认为多么高尚,事实上都是血气之私。

总之,超越自私是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本要求,更是一名全格的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大学生在做任何事情以前,如果能够充分肯定自我,就等于已经成功了—半。当你面对挑战时,你不妨看看别人,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舒天戈《百年哈佛教给学生的人生哲学Ⅱ》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2]祁 隆 《心往宽处想》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3]夏午《学会感恩》 中国民航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 下一篇:在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应把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