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解读(人教版)

时间:2022-07-11 08:18:59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解读(人教版)

一、本节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是继“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之后安排学习的第二组省级行政区域内容。首先,作为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曾长期遭受英国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一国两制”的典范,其繁荣发展离不开祖国大陆的大力支持,因此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其次,香港和澳门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对祖国内地的许多城市具有借鉴意义;再次,香港和澳门是继学习北京后的又一城市案例,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城市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培养学生形成学习省级区域(城市)的基本思路方法及爱国主义、人地协调等情感教育意义重大。

教材通过“人多地狭”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两个标题组织教材,分别介绍了港澳优越的地理位置、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港澳历史与“一国两制”政策、港澳产业构成、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模式和意义等内容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见表1),进一步培养学生了解省级区域(城市)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节两部分内容线索明确、知识联系紧密、逻辑结构严谨,围绕着“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展开:因为港澳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其经济以第三产业和对外贸易为主,背靠大陆的优越位置又决定了其第三产业和对外贸易经济与祖国大陆联系紧密。教材这种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编排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一目“人多地狭”由三段正文和四个“活动”辅以一幅地图、一个阅读材料组成,介绍了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及历史沿革与“一国两制”政策三方面内容。

“香港和澳门”(图6.13)这幅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本目中一幅重要的地图,提供了香港和澳门详细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范围、地形、海陆交通等信息,目的是配合正文说明港澳优越的地理位置。

阅读材料“香港和澳门的‘身世’”介绍了港澳地区的历史,目的是从港澳的历史演进与政治体制的变化过程中认同港澳地区的国际地位,认识其依托祖国大陆不断发展的美好前景。

教材首先通过正文第一段用简洁的语言结合图6.13说明香港和澳门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的位置,点出了其以祖国大陆为腹地发展的内涵,同时教给学生分析和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第二,利用正文第二段介绍了港澳地区的组成、面积及人口数量,通过“活动1”的人口密度计算与其它城市比较,从定性到定量地帮助学生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呼应本目标题。在此基础上,教材利用“活动2”叠加香港地形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卫星遥感地图,分析香港城市建设用地与地形的关系,利用“活动3”分析香港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方式,利用“活动4”中绿地景观照片等认识香港注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发展观。第三,教材通过正文第三段简明介绍了“一国两制”的政策内容,并利用阅读材料“香港和澳门的‘身世’”介绍了港澳地区的历史,使学生不仅从历史的演进、政治体制的变化过程中认同港澳地区的国际地位及其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而且从宏观角度分析港澳地区发展的促进因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下一目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目“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由三段正文和一个“活动”辅以一幅地图、一个阅读材料组成,说明了港澳地区与祖国大陆优势互补的经济联系及意义。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6.20)是一幅联系图,直观形象地说明了香港和祖国内地经济发展中各自的优势与联系,对学生理解香港与内地“优势互补”非常重要。

阅读材料“香港的转口贸易”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转口贸易的特点、香港转口贸易的地位及祖国内地经香港转口贸易迅速增长的势头,目的是辅助说明“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这一主题。

教材利用正文第一段介绍了港澳的经济特点及构成,通过第二、三段正文结合图6.20说明了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模式及意义,利用阅读材料介绍了转口贸易的特点、香港转口贸易的地位及祖国内地经香港转口贸易迅速增长的势头,加深学生对“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这一主题的理解,通过本目的“活动”内容说明港澳与祖国内地不仅有经济联系,还有人口流动、科技交流等方面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阅读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说明其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培养学生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与分析技能;通过香港和澳门人口密度的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其“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总结归纳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利用图文资料,概括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影响因素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分析香港与澳门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对此类国家或地区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港澳地区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的了解,使学生逐步树立城市的发展更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通过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影响因素及意义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之后,将会与祖国更加团结并将共同稳定发展。

三、几点教学建议

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本节可安排1~2课时。

1.新课引入

新课引入的方式多样,可根据情况灵活选用或设计,如可通过让学生观察教材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引入,或播放《七子之歌》引入,或视频播放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片段引入,或提问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有哪两个特别行政区引入。

2.人多地狭

对于本目内容的教学,首先可利用中国行政区挂图找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了解其位于祖国大陆东南端,然后运用图6.13进一步认识其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的海陆位置,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问:港澳的这种海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为学习第二目内容做好铺垫。第二,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图6.13了解港澳的范围、组成、人口、面积等信息,感性地认识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利用“活动1”的人口密度计算及与其它城市的比较,定量地进一步认识其“人多地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活动2”了解香港城市建设用地与地形的关系,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城市发展观;进而利用“活动3”分析香港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因地制宜的城市发展观;利用“活动4”中绿地景观照片的阅读,明确城市地理区域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认识香港注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观。第三,引导学生阅读第三段正文和阅读材料,了解“一国两制”政策和港澳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提出讨论题“从哪里可以看出港澳的发展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加深对港澳历史和“一国两制“政策的理解。最后,教师追问: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看出港澳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自然过渡到第二目内容的学习。

3.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对于本目内容的学习,第一,可引导学生通过第一段正文或采取投影、多媒体展示等了解其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特点及主要经济部门,然后提问:港澳为什么积极发展上述产业?引导学生回顾港澳的地理位置、人地特点、历史演进、“一国两制”等因素,回扣第一目内容。第二,利用第二、三段正文辅以图6.20认识香港与祖国内地密切的经济联系,特别要重视图6.20的阅读使用,通过这个联系图弄清香港和内地各自的经济优势,两者的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的经济联系也就显而易见。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安排学生提前上网搜集香港向祖国内地输出资金、技术及内地为香港提供的日常生活消费品等资料,体现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为之后学习“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做好铺垫。第三,引导学生阅读材料“香港的转口贸易”,了解转口贸易的特点,特别通过材料中“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增长”图认识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紧密”这一主题。最后,通过“活动3”认识港澳与祖国内地除经济联系外,还有人口流动、科技交流等多方面的联系。

在本节内容完成后,可提供新加坡的相关资料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分析,办一期新加坡的黑板报,开阔学生视野,进一步巩固“地理位置优越、人多地狭及城市为主体”的国家或地区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方法以及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上一篇:别样视角审视“城市化” 下一篇:“印度”一课的分层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