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插图设计教学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07-11 06:21:26

高校插图设计教学的相关研究

摘 要:插图是一种十分常用的信息记录方式。区别于抽象的文字,它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记录和展示信息,同时,区别于当前其他的多媒体材料,插图具有使用要求简单、占用资源更少等优势,同时插图也更广泛地应用于平面设计方面,多年来一直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插图设计应用广泛,高校对于插图设计方面的人才培养却一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致使这一方面的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如何改良高校插图设计教学便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设计教学;插图;教育改革;现代;艺术教学

要对高校插图设计教学进行改革,首先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插图设计教育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和教育人员的重视程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要分析现有的插图设计教学工作,了解现有条件下我们在高校插图设计教学中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分析得出对于现阶段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保证高校插图设计教学问题得到解决。

1 高校插图设计教学的重大意义

插图是人类利用图像,通过视觉进行传达信息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多媒体技术还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时,插图通常被应用在报纸、杂志之类的平面媒体上。通过插图将原本抽象的文字形象化、具体化,更直观地表述将要表达的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在应用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的同时,插图也以新的方式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插图在具有宣传作用的同时,在艺术性方面得到了提升,兼具了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多重价值属性。

2 高校插图设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校的插图设计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师资力量不足,现有教师专业水平有限

由于教授插图设计的教师普遍比较年轻,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办法给予准确的解答,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因为缺乏创新经验,直接对学生的创造力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2.2 学生素质偏低,加大了教学工作负担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的水平是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更重要。学生的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学习意识不强、抗挫折和批评的心理素质差、缺乏自律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2.3 教学模式陈旧刻板

在目前的插图设计教学中还是老旧的“教师念‘经文’、学生听‘天书’、教师示范、学生临摹,教师评、学生改”的模式。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只是个配角。只是单纯地学、临摹,完全没有自己创新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不但与素质教育的宗旨不符,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无法锻炼出学生真正使用的能力。

2.4 学生作业形式单一

单一的课堂使学生的课后作业形式比较单一。教材的作用本该是引导学生思维,但实际上教材却成了作业的框架,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缺乏学习的独立性和本应有的发散性思维。

2.5 缺乏完善的课程建设体系

我国的高等院校目前还没有设立独立的学科插图设计教学,大多依附于绘画专业。相关的插图基础、数码插图等也多为选修辅助课程,这种情况对整个插图设计教学很不利。同时因对插图设计教学缺乏重视,致使各方面的资源都比较缺乏,所以不论在师资力量、理论和实践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3 高校插图设计教学的改革措施

目前对于插图设计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十分巨大。所以高等学校插图教学工作就显得越来越有价值。所以解决高校插图设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要解决目前在高校插图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丰富教学师资力量,提高从业教师素质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教师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要,所以自古就有“名师出高徒”的说法。丰富师资力量,首先需要学校的配合。从相关科目中抽调课堂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从而提升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加强授课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正所谓学无止境,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更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以便于更好地解决学生们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不断地钻研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课堂上更好地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2 根据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

孔子说过“有教无类”。由于高校扩招,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在所难免。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根据经验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3 更新教学理念

如今越来越多的宣传方式被应到了实际中。所以更多样化的艺术制作手段也被应用在了插图设计中,这种方式兼顾了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插画的内容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富有内涵。所以插图设计的教学理念也应顺应这种要求。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要顺应这种理念和社会需求,有方向性地培养学生,满足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3.4 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堂讨论和作业类型

改变教学模式,首先要学生把基础知识系统化。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引导,让学生们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再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让学生们灵活地将知识转化成实际的工作能力。其中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两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这两个环节的把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好重点、巩固知识点,还可以调动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要重视实习,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需求点在哪里,通过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科学、更实际的锻炼。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行业特点等,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将得到的数据应用在自己的设计中。同时,教师通过对同学的设计加以点评和修正,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同时,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有更明确的社会认知。

3.5 建立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

如今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资源被应用在了生活中,而这些资源与插图设计专业都有一定的内在关系。但是由于有独特的历史和应用领域,插图设计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知识体系,所以插图设计应该是一门新的课程,以便于更好地钻研和学习这一门技术。

完善课程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教师方面,应该组成一个独立的科研队伍,研究与插画相关的历史、发展和应用作为授课的理论指导。其次是学生方面,学生可以利用在校时间,组成专业社团并且定期开展活动,以便对于研究、探讨和交流学到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插图设计是一门重要、实用的科学。做好这一门学科的研究工作,对培养这一方面的专业人才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谦.谈高校艺术教学中开设插图设计课程的重要性[J].艺术科技,2015(02):247.

[2] 肖柏琳.现代插图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27):60-61.

[3] 李琛.插图设计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J].新校园(阅读),2015(07):125.

上一篇:乔·怀特电影的空间美学解码 下一篇:洗白白也会危害海洋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