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广播节目主持人语言的形象性

时间:2022-07-11 04:35:42

试论广播节目主持人语言的形象性

[摘 要] 广播是一门听觉艺术,听众是通过听觉来感受主持人的魅力的。所以,广播节目主持人只有靠声音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展示自己的魅力。因此,广播节目主持人应该凭借自己优美、富有内涵的声音来塑造听众心目中具有个性魅力的形象。

[关键词] 亲切感;形象性;语言 ;广播节目主持人 ;美感

【中图分类号】 G2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129-1

众所周知,广播节目主持人是依靠声音和听众进行交流、沟通的,在听众的心中,广播节目主持人也是有“形象”的,虽然这个“形象”不像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那么直观,但是,这个“形象”是听众通过主持人的声音联想到的,这也是广播节目主持人由无形的声音到有形的形象的一种转化。所以,广播节目主持人更要恰当的把握这种无形的声音,用看不见的微笑,在听众的心中塑造良好的“可视”形象。

那么,广播节目主持人又应该怎样塑造自己的声音形象呢?

一、贴近群众,做好和听众的情感沟通,体现语言的亲切感

播音主持的亲切感是播音主持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既来源于受众接受心理所决定的增强传播效果的内在需要,又是新时代新型传播模式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美感传播的重要途径。广播节目主持人在对语言亲切感的塑造和运用上,要尽可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虚拟“对话场”,加强对象感

传播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是传播者和接受者在同一时空。可是,由于广播工作自身的特点,使得广播节目主持人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最直接面对的是作为物存在的话筒而不是真实的听众。虽然在一些有嘉宾参与、热线交流等节目中,广播节目主持人可以面对受众,但我们不得否认的是在绝大多数节目中,作为传者的主持人和作为受者的广大听众,仍然不在同一空间领域。基于此,广播主持人要做到心中有听众,自觉在脑海中想象和联想出一个对象,虚拟一个对话的交际磁场,营造一种与现实对象实时交流的感觉,实现自然而然、友善贴近的亲切感,做到从“目中无人”到“心中有人”的转换。

(二)积极备稿,力求声情并茂

在有稿主持中,主持人在播音前,先要理解稿件的基本内容、思想感情和篇章结构,这样才能避免因为对稿件的不熟悉而读错字、读断句,破坏原本自然舒适的语流状态。而无稿播读中,主持人则具备一种广义的备稿能力,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理论文化的修养都对这种能力有所提升。只有内心情感丰富、脑中思路清晰,打好腹稿,才能做到侃侃而谈。当然,除此之外,主持人还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情感状态,将理解和感受融为一体,不要机械的念稿,或者用固定腔调唱稿,应营造一种自然亲切和情感饱满的感觉。

(三)调整姿态,注意分寸,做到张弛有度,营造亲切的氛围

目前,信息的传受是在平等的前提下的相互影响和双向互动。在语言形式上要掌握火候,恰到好处的处理吐字归音、词语衔接等各个方面,使有声语言的表达适度贴切,从而营造一种亲切的氛围,让受众有一种亲切的感受。

二、贴近事实,有效的进行信息传播,增强信息的形象性

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悦耳,这种言辞描绘出作品的图景、任务的性格与思想。”汉语,正是这样一种具有美感的语言,也是我国广播电视的传播用语。在信息传播中,要全面了解报道的任务、时间,把握素材、基调,并通过艺术性的语言进行表达。自然、质朴即是广播口语表达的最高境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所以,在广播节目的主持中,不但要真实准确地传递信息,也要体现出口语的美学特点:质朴自然、通顺流畅、适口悦耳,注重听觉的感知性和音乐美,使听众“喜闻乐见,感受至深”。

三、渲染情境,增强语言形象,实现语言表达的形象美感

语言是人类用来传情达意的工具,广播节目主持人正是通过语言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而听众和主持人之间横亘着遥远的空间距离,要想实现和听众之间的交流,就要有效的利用语言的感情化这一手段。凭借主持人真挚的语言情感,创设情境,做到以情动情,收到“未见其人如见其人”,甚至“未见其人胜见其人”的效果。

记得在外求学期间,有一次,我无意间收听到了一档节目,当时主持人在介绍一首和故乡有关的歌曲,他说:对于身在异地的游子而言,提到故乡,便会在心头涌起一层暖流。故乡在游子那里,或许是一张小小的车票,或许是一张发黄的照片,也或者是记忆中母亲的一段唠叨、父亲的一个背影。而每当这首歌的旋律响起时,我便觉得有一种暖暖的感觉浸润了我的双眼,因为,我们都是离家的孩子。

这段语言有着散诗般的韵味,不但诠释了歌曲的意境,而且贴近了听众的心灵,带来心灵的感悟,美的享受。当时,我原本没打算继续听广播的,可是,因为这段语言,我放下了手头的事儿,听完了那个节目。

其实,节目主持人正是连接广播节目和听众的纽带,听众欣赏节目的注意力具有随意性的特点,根据这样的一种收听状态,主持人就要运用自己的语言魅力,使听众的不随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当然受到节目内容的支配,节目的播音必须有独特的语言格式和叙述格式。在播音中处理不同的语言样式时,要体现节目的总体美,就必须合理的运用语言格式。节目主持人应在节目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展开思维,正确地运用语言表达技巧,创设情境,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从而实现语言表达的流畅和完美,使语言具有形象美感,给听众带来听觉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2]徐莉.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朱艳君(1977-),女,汉族,河南开封人,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数字传媒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儿童文学;播音主持。

上一篇:城乡大学生预期就业城市调查与比较研究 下一篇: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