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07-11 04:29:22

论建筑工程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工程经验,就建筑工程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为今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提供经验和指导。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

一、引言

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踏步前进,面对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作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并且逐渐显露出其优势和效用。尤其是国内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基础,因此,在这一阶段亟待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而大大增加建筑工程项目价值效用,快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脚步。可是,就目前来说,关于这方面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人员还有待加强,只有对他们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才能促进新时代建筑工程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作,全面推进工程管理的发展。

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1、国内单位依然缺乏深入了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概念,简单的以为信息化管理就是上网和收发邮件,实际则不然,还应该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多方面作用,主要包括工程的实时监控、规范流程、强化协作、统筹规划、预测监控、控制成本、预防风险、提出预警等等。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信息化,但又害怕因为信息化工作增加负担。

2、在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也不断提升了建筑工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准。利用信息化的建筑单位逐渐增多,纷纷将重点放于此,具有强大的实力构建局域网的建筑单位也屡见不鲜,致力于实时共享单位内部的数据资源,不仅如此,建筑单位也由于信息化的带动,将目光着眼于具有实用价值的工程管理软件上。

3、对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而言,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尚未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全面深刻的认识,相比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因为信息灵通、资源丰富,因此,也全面深入的了解到信息化管理的内涵。就行业方面来说,在广泛普及和推广信息化时,市政建筑工程的基础比公路建筑工程更具有优势,而在该方面存在最大劣势的就属铁路建筑工程。就总体上来看,当今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在不同的地区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

4、我国的工程管理软件和国外优秀软件相比依然较为落后,可是,国外软件在国内单位并不一定适用,由于国内外单位组织结构和适用范围存在差异,仅仅依靠国外软件翻译成中文,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也无法妥善的维护,此外,国外软件一般价格不菲,大大超出了建筑单位的承受能力。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1、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体化

因为建筑行业存在固定工作环节,建筑工程在立项和招标时使用的管理体系中,行业、地方、国家定额数据和计算十分复杂,所以,建筑单位更注重标准的灵活使用,建筑单位也将参考其进行成本测算。在具体实施工程时,建筑单位的工作内容包括资金会计、计划进度、质量安全、定额成本、物资设备、人员管理、变更设计、分包管理等各方面,这些要素都是工程管理中十分重要的。所以,也要讲这些要素充分考虑在研制信息化系统当中,有效解决各个要素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建立完整的数据中心和重新建造工作流程,使之合理有效运行,进而更好的实时监控各项业务模块,将建筑工程内部和有关单位团结起来,创造全面、多层次的良好工作氛围。

2、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平台的多层化

开展建筑工程时,因为牵涉的利益主体较多,主要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公司、上级管理机关以及地方政府等,再加上施工的流程复杂,包括施工、合同、概预算、机械材料以及财务等多方面的管理。因此,各个参与方的利益都应该被囊括在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远程监控、现场施工、单位信息、知识管理以及工程利益主体等共同协作,建立全面立体的网络信息平台和软件系统,进而形成针对各利益主体的有利数据信息,使得信息化管理发挥数据资源的作用。

3、工程管理适应性的加强化

在实施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因为外部条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天气、气候和地质条件等都会影响公路工程、铁路工程的施工,而房屋建设工程、市政工程等在施工许可时间、气候和环境条件上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其工程资源的投入和施工进度等都会相应受到影响,并且还会对成本的预测造成困难,更难准确的对成本进行分析和预测。因此,建筑工程信息化系统具有的功能必须包含设置施工参数,使得用户可以按照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自主确定参数数据,保证系统按照实际施工的要求顺利运行,且充分保障准确的信息;不仅如此,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在工程质量和安全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工程成本和进度就成为了管理者最为重视的对象。因此,成本控制和工程进度的关系的处理也是系统中必须包含的,按照工程施工进度对实际成本、预算成本之间的比例进行测算,良好的控制和预测成本及成本的发展方向;最后,由于工程管理面对的对象是现场施工,因而,应该按照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设计简洁的系统界面,尽可能使数据输入的工作量降到最低,完善输入数据的操作提示,设置操作错误的提示,保证操作的正确执行。

4、工作流程的数据化

实际上,工程管理的过程包括各利益主体逐渐相互传输数据,信息在过去的管理模式中都是通过传真、电话以及书面通知等方式传输的,效率较低,并且相互依赖性较高,只有共同合作每个单位才能获得各个环节的信息,并且经济负担较大,信息常常滞后,为解决传统模式的弊端,加快信息传输效率,提高信息时效性,降低成本,就可以充分利用数据化管理,建立工程的信息化系统,在数据管理的基础上,明确工程参与者的工作,各司其职,提高各个单位和个人的工作效率,进而使业务流动通过系统自动完成。

5、工程数据库的实时化

我国现在普遍使用的方式都是按照建筑单位或者设计单位的概算确定投标报价,其实这种方式体现的是建筑单位定额,如果不考虑市场需求和恶性竞争,单位可接受成本的最高限度就是最终中标的价格。其实,建筑工程所肩负的职责较多,主要包括积累同类工程的实际成本、管理工作经验、建立良好的形象和考核承包商等。因此,必须通过建立适合建筑单位定额的材料总库、编制模板、供应商和承包商数据库和合同模板等,以形成健全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系统,更高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以此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维护和删减,同类工程也可以以此作为参考。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目前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离不开科学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工作,旨在保证经济可行、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因此,我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从多方面入手,促进形成合理完善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系统,进而为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提供坚强的后盾,积极推进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尤其是要加强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人员的职责要求,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为进一步促进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及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晓莉.王曦. 基于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4):56-57.

[2] 钟毅.叶曦. 浅谈建筑工程物资管理信息化[J]. 铁路采购与物流,2010(06):109-110.

[3] 王晓飞.许晓阳. 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0(04):62-63.

上一篇: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下一篇: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