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2-07-11 04:07:28

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文章就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英语;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2-0093-02

小学阶段处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使学生在叙述生活经历的时候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手段和内容,以及现有知识的运用,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具有明显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增加各种活动,使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课程内容,还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增加比较生活化的例子,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注重实践性和交际性,有利于小学生直观接受,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小学生正处在对事物存在强烈好奇心的阶段,对事物第一认识的印象远大于过于理性的解释,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生活化的例子,使学生易于了解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运用简易的设备、通俗的语言等,使学生快速深入学习中,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

3. 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情境教学环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可以运用自身的聪明才智来完成教学情境的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在情境中提出具体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在情境中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为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接着模拟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使学生可以合理地将英语知识运用于生活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对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错误认识

1. 英语生活化教学会阻碍学生成绩的提高

有人以为英语生活化教学会影响学生成绩的提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要合理应用英语生活化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是有益处的。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与英语生活化教学存在共同之处,其考试方式与评价形式也与生活化的教学要求相适应,因此,生活化教学模式并不会影响学生的英语成绩。

2. 生活化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

有人认为教材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强的滞后性,所以生活化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度。但是生活化教学不仅教授教材的内容,还关注最新的生活变化,可以避免传统教学过程中扼杀学生创造力、压抑学生个性发展的缺陷。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还能了解外界日益更新的信息,使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得以提升。

3. 英语教学的生活化仅限于教学方法上的问题

英语生活化教学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但其不仅限于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在传统教学当中,学生大多被动地接受语法、句型、单词的知识,不断锻炼应试技能,这样不仅无法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还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英语生活化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关注学生的价值观、态度、情感的培养,而不只是将关注点放在考试成绩上,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

1.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教学内容是实施教学的重要部分,在生活经验中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小学生感到亲切,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如节日、朋友、数字、学校、家庭、玩具、食品、颜色等,这些都与社会和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生活化包含:学校生活内容、家庭生活内容、自身生活经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把生活的具体事例融入教学内容当中,同时可以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置不同的主题教学,营造一个较好的交流氛围,使学生可以通过交流与沟通获得丰富的知识。

例如,设置以“My family”为主题的交流活动,老师可以尽量引导学生主动站起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通过英语口述的方式来概括与描述家人的独特爱好和相貌特征。如果学生在叙述时出现错误,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与纠错,让学生在纠错过程中认清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

2. 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老师可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营造生活化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中得到自我提升,并且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生活经历融入英语教学内容当中,使学生在获得生活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英语运用能力。主要方法为:首先,要让学生利用实际生活建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其次,激发学生使用生活经验开展各种小游戏;再次,可以利用教具、简笔画、图片、实物等巧设生活化情境;最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其得到不一样的感悟。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涉及用餐、食物的单词时,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用餐、点餐的情境,鼓励学生进行交谈“哪里的食物好吃?喜欢吃什么?”等话题,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使用英语进行交谈和沟通,从而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3. 教学情境的生活化

许多学校在英语教学中,由于缺乏一定的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使学生无法在既定环境中应用已学的英语技能和知识进行英语交际或者交流,所以容易使英语教学出现“哑巴式”教学的局面。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兴趣,小学英语老师需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利用教学内容来建设合理的英语情境,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融入生活情境中,学到实用性英语,从而提高英语的技能,掌握一定的交际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holiday的时候,老师可以选择某个西方的节日展开教学,如在Halloween(万圣节)的时候带领学生做pumpkin lamp(南瓜灯)以及装扮自己,教师给每个学生分发candy,并且适当地讲述万圣节的由来,告诉他们有关万圣节的风俗习惯,还可以带领学生举行万圣节舞会,一起感受节日的气氛,从中获得相应的知识。这样通过模拟情境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好奇心较强是小学生的特性,教师在英语教学当中要好好利用这一特点,营造寓学于乐的学习氛围,使生活化教育模式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与主体意识,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英语水平,最终促进小学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长吉,秦平.教学应该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12-14.

[2] 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3,(5):42-45.

上一篇: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下一篇: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