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的眼光来看教学

时间:2022-07-11 12:07:14

以学生的眼光来看教学

李镇西老师是我崇拜的老师,我经常读他的博客他的书,他的很多言论都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他的这段话对我影响最大:

要以学生的眼光看教学。刚才上《风筝》,我事先设计好导学稿,但学生提了好多问题。我以为学生不懂的,其实他们懂。我以为他们懂的,其实不懂。于是我马上调整了课堂的程序。什么叫“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教学的一切活动,要着眼于“学”而不是“教”。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始终在参与教师的课堂设计。

李老师提出一个非常好的命题: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要想做到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需要多方面的修养,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素质。

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要求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尤其要读经典名著。现在不阅读的教师大有人在,语文教师不阅读,成天只和教参、练习册打交道,哪里有什么人格的塑造,智慧火花的闪耀?现在的教师有多少敢自信的说他完全能应对学生的问题。相反,大部分一线的教师知识面太窄,甚至有的还不如学生,如此怎么能胜任教师呢?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课少、慢、费、差也就难免了。倘若要真正的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必须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必须要做到博学多识,否则怎么应对学生的提问,释疑解惑?我们永远无法预测,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要注意引导。教育的英文是education,西方的教育是引导的意思,而中国的教育是严厉执行的意思,不能说哪个好或不好,只能说一个人总是有自己的天性和自我,如果能够合理引导,一些年轻人就不会处于迷茫、愤世的状态了。

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要求重视启发式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师讲的知识,而启发式教学是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教师所讲的东西。在学生的愤和悱没有被教师感知时,启发式是不能产生的,教师的讲也是事倍功半的。由于启发教学的欠缺,中国的教育把学生们的天性给扼杀了,还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我看啊都快凋谢了吧!

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要注意多媒体的运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影响。同样,多媒体技术对教学也产生积极的效应,它能为学生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带来逼真的体验。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达,一些教师,都不会上课了,只知道读读读,学生反应很差,宁可自己看也不去听课。一旦停电,好多教师都无所适从了。

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要注意教案的运用。其实教师教案很多时间都是事与愿违,但教育主管部门却热衷于查教案而不是研究教案在课堂中的实效,愚以为都像李镇西校长这样深入教学实践,估计查教案的力度就要小了。我很赞成这句话,新课改让我跟着学生思路走,我觉得教学就是解惑,但是讲完我发现考点在公式上,我是中学教师,但我不知道课改为什么这样。李老师说的好,以学生为主,而不是以教案为主。是带领学生走进知识,而不是把知识生硬地塞给学生。课堂上,教师善于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程序。备课不可能估计到学生全部的实际情况。备课有更加深广的意义。过去有一节课备了三十年甚至一生的说法,其实那是一种沉淀和积累。

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要求教师加强课堂调控能力。课堂的调控能力是很重要的业务能力。李老师说的好,以学生为主,而不是以教案为主。是带领学生走进知识,而不是把知识生硬地塞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以学生学为体,而不是以自己设计的程序和问题来主导学生,以完成所谓的事先设计好的“目标”为目的表演给人看。教师要驾驭课堂,做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让学生参与课堂设计。课堂上,教师善于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做好学情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程序,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疑难,老师来解答,而不是以教师的主观判断来进行重难点教学;也可以让学生来指出他们不懂的地方后,师生讨论,共同解决。

由于不能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现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仍然大行其道,课堂教学满堂灌,搞题海战术,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小学虽然取消了升学考试,但三率对教师的一票否决制,无形中使学生成了为教师谋取利益的考试工具,教会学生考试成了教学的重中之重,作业剥夺了学生的童年,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加以改变,对学生的学习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它一方面抹杀了学子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给学子带来知识上的缺陷与漏洞。到了我们真正实现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学生为主体的时候了。

(作者单位:山东定陶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等待,只为欣赏花开 下一篇:略谈对内蒙古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墓地文物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