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自行车停放问题的解决与规划

时间:2022-07-10 07:28:39

校园自行车停放问题的解决与规划

[摘 要]当今大学校园内自行车停放杂乱无章,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也不完善,被盗事件时有发生,废旧自行车处理不善,大量破旧自行车被遗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作为大学生短距离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自行车停放与规划尤为值得关注和重视,这不仅要求考虑校园内相关建筑的布局情况,还应与人文因素相结合进行系统的完善和设计。为解决校园自行车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发展城市绿色交通,采用自行车实名制、空间合理配置以及App软件的引入等多种创新方法,来解决校园自行车的停放问题,以高科技手段解决了以往存在的弊端。

[关键词]校园自行车停放;智能自行车停放装置;亿人驿车App

[DOI]10.13939/ki.zgsc.2017.06.196

1 引 言

大W校园内,自行车已成为大学生出行的最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但也导致了一系列与自行车相关的严重问题。从国外看,不同的国家对于自行车停放问题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荷兰、丹麦和德国等为自行车出行划定了大量的专用道。同时,也提供了充足的自行车停放设施,将公共交通与自行车交通进行整合设计[1],使得自行车在城市交通系统中与机动车有同等的地位。日本将自行车的停放设施与城市地下通道、城市公共环境等进行综合考虑和探讨[2],对自行车的停放设施做了相应的规划。

当前国内自行车停放主要分为平面停放和多层停放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有卡位式和螺旋式两种,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将自行车的停放架进行改造,变为双层自行车停放架,使自行车的停放趋于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和美观化,从而能节省大量的可使用空间,提供更多的自行车停车位,可使其空间资源利用最大化。但在校园里,多层停放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尤其在上下课高峰时期,由于课间时间较短,同学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存取车辆,这会带来严重的拥堵问题。

所以,从大学校园统一规划的视角思考自行车停放、交通、安全等问题,提出自行车停放要与景观、建筑、绿色和人的行为模式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从校内自行车的停放问题入手,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北京工业大学校园内的自行车规划与停车位设计为例,以期解决目前高校内自行车停放杂乱无章、被盗现象严重等问题。

2 校园自行车停放现状

自行车已然在校园生活中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停车规划、停车安全等现实问题得到了在校学生的关注。在校期间,通过实地考察北京工业大学校园内主要建筑前的自行车停放现状,发现自行车停放杂乱无章,占用了过多空间且“僵尸车”[3]盛行。因此,解决校园内自行车停放问题尤为重要。

2.1 自行车违规停放

在校园内存在诸多不规范自行车停车现象。这些现象包括自行车摆放杂乱无章、未停放在指定区域(如:停放在出入口前或者人行过道上)这两大类。相对于自行车摆放整齐的情况,相同数量的自行车,摆放得杂乱无章将占用过多的公共资源,造成不必要的空间浪费;自行车未停放在指定区域将造成交通的拥堵与混乱。例如北京工业大学的10号、11号宿舍楼的中央,自行车停放占用人行过道,造成通行不便,如图1所示。

2.2 “僵尸车”盛行

毕业生在离开母校时,并没有带走自行车,大量的“僵尸车”存在影响了校园的美观。“僵尸车”盛行的现象在北京工业大学的2号宿舍楼的北侧极其明显,如图2所示。

3 数据调研与分析

为掌握北京工业大学目前自行车停放规划的现状以及在校师生的看法,进而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一系列的调查,以助于校园自行车停放规划的设计更符合师生的需求。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共发放3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63份,被调查者中包含225名在校学生以及38名教职员工。

3.1 自行车的最终去向问题

58%的被调查者在校园内有自行车丢窃记录。这说明学校安保部门应进一步落实和优化自行车的安保与管理,防止社会闲杂人员偷窃。15%的毕业生选择将自行车遗留在校内,随着时间的积累会占用校园内其他自行车停放位置,因此“僵尸车”的问题需要马上解决。

3.2 自行车停放问题

8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行车的停放对自己生活产生影响,其中22%的被调查者认为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出行。进一步调查得出60%的被调查者认为宿舍楼下的自行车停放杂乱现象最为严重,其次是教学楼旁和食堂旁。对现在校园内的自行车停放做出一个合理的规划是亟须解决的,须着重规划一下宿舍楼下和教学楼周围。自行车停车规划可以从停车场地太少、学校管理不严、停车场地设置不合理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调整。

3.3 被调查者对校园自行车重新规划的看法

50%的被调查者认为北京工业大学的停车规划应该重新规划,25%的被调查者认为校内的停车区域应该派专人进行管理。加强对自行车使用者的思想教育、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在自行车停放混乱的情况。79%的被调查者希望校园中安装智能停车系统来解决现存的自行车停放弊端问题。

4 实地考察情况分析

如图3所示北京工业大学自行车违规停放主要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住宿楼、教学楼、办公楼、食堂。

4.1 住宿楼

1号宿舍楼违规停放车辆的比例高达100%。在实地考察中发现,由于场地有限,1号宿舍楼前根本没有规划自行车停车位,只有南侧一面可以停放自行车。大部分同学都将自行车直接停放在草坪上,破坏环境。2号宿舍楼自行车停放相对比较规范,违规车辆仅占停放车辆的18%。2号宿舍楼的南北两侧均设有圆笼式停车设施,大部分同学将自行车停放在规定位置。

4.2 教学楼

一教、二教的违规停放车辆分别占停放车辆总数的18%、22%。因为在其四周都安装了圆笼式的停车设施,只有个别的同学因为时间紧等原因,将自行车就近放在教学楼的出入口处。在上、下课高峰的时候,对同学们的出行造成影响。对于三教前的自行车停放,有近一半的自行车停放都是违规的,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得知三教侧面虽然停车位较多,但是使用量较少,很多停车架都是空的,而三教正面存在大量违规停车现象,相当数量的自行车停在台阶前,干扰同学们正常进出教学楼。四教刚刚建好不久,还没有设置停车位设施,所以同学们都将自行车较随意地停放在各个出入口两侧,显得十分混乱,停放车辆均为违规停放车辆。

4.3 办公楼

办公楼主要是研究生学习、老师办公的地方,当初规划自行车停车设施数量较少。由于缺少停车设施保护,在夏季风大时,大部分的自行车都会被吹倒。随着研究生数目的增多,再加上本科生偶尔过去学习,经管、人文、信息楼、交通楼、知行楼现有的停车设施可以说是供不应求,违章停放车辆占全部停放车辆的一半左右。而主楼的违章停放车辆的比例高达100%,虽停车相对规范,但是依旧严重影响教职员工的出入。

4.4 食堂

食堂前停车设施较少,加上用餐时间较紧,许多人没有将自行车放在食堂的规划区内,违规停放车辆数占全部停放车辆的42%。这些违规停放的自行车对于其他进出食堂用餐的师生造成一定的不便。

5 智能自行车停放系统

根据上述北京工业大学校园内自行车停放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自行车停放区域的重新规划、自行车锁的优化设计以及亿人驿车App的制作。此外,为了能够更加利于在校师生的使用,还增设了自行车停放场所的照明和雨棚装备,使整个系统得到进一步优化。

5.1 智能自行车停放装置设计

该自行车停放装置将单台自行车占地面积按2m×0.6m计[4],雨棚最低端高约2.5m。在此列出的停放方式为单向排列。在用地面积比较紧张的时候,可以采取双向错位的排列方式。

(1)车锁设计。自行车车主只需在停放自行车时,使用亿人驿车App中的扫码功能扫描位于车柱上的二维码,打开其对应的车锁,将自行车推进车道即可将车锁住。取车时,同样使用亿人驿车App中的扫码,待车锁自动打开以后,将自行车移出车位。

(2)照明设计。为了方便夜间自行车主存放车辆,特意在车柱上设置了照明灯。

(3)雨棚设计。在智能自行车停放装置上方设置雨棚,避免自行车在雨天被淋湿,可以减少由于车体生锈而造成的不必要的自行车维修或者报废情况。

5.2 亿人驿车App

为实现自行车停放实名制以及智能化停车的目的,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并开发自行车管理客户端:亿人驿车App实现了绑定车锁并存车、查找车锁信息、解锁以及账户信息功能。

(1)绑定车锁并存车。登录账户,使用客户端扫描与车锁一一对应的二维码,发送绑定请求到服务器,将车锁与账户绑定(若车锁处于已绑定状态则驳回请求)。服务器发送命令解锁特定车锁,存入自行车。车锁锁好后向服务器发送确认信息。

(2)查找车锁信息。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数据,服务器响应请求返回相应数据。在后台可以查出自行车停放时间和位置,及时对“僵尸车”进行处理。

(3)解锁。客户端发送解锁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发送命令解锁车锁。取出自行车后锁好车锁,电子锁向服务器发送确认信息。服务器解除车锁与账户绑定,并向客户端发确认信息。

(4)修改账户信息。使用客户端修改账户密码等信息。

参考文献:

[1] 约翰・普切尔,拉尔夫・比勒,孙苑鑫.难以抵挡的骑行诱惑:荷兰、丹麦和德国的自行车交通推广经验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2,27(5):26-42.

[2] 杜守帅,过伟敏.日本自行车停放设施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5(10):68-71.

[3] 赵丽娜.经年累月不挪 面目破败不堪 活人治不了“僵尸车”? [J].特别关注,2013(5).

[4] 刘平,邓卫.自行车公共停车场规划设计探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3).

上一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上海市文化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