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境创设

时间:2022-07-10 06:01:21

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境创设

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能够带动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情感。如何创设好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自读提示,把握重点

自读提示是课前指导学生阅读的纲领性材料。学生通过阅读自读提示来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和主要内容,了解作者行文的目的和意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抓住文章总纲,进而开展有效阅读。教师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朗读与默读相结合,朗读与思想相结合。精读、略读和浏览是学生阅读需要的选择,诵读是学生积累、体验和语感培养的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去选择阅读方法。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教师要对他们充满信心,给予信任,适当点拨,指导他们对课文的正确理解。

二、品味课文,畅谈心得

阅读教学是师、生、文三者对话的过程,教师是活动的导演,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品读文章要抓准重点名段和对主要语句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品读课文。教师要利用语言或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品读课文要不断深入,用感情熏陶学生,师生情感同步升华。通过自由阅读,个人展示,师生同读,穿插结合,使丰富的情感得以抒发。要指导学生通过讲堂交流或写读书笔记的形式,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对不同题材的课文采取不同的反思形式,景色描写文多采用欣赏优美的语句,说明理由。写事记叙文多采用联系生活实际,与身边的事情联系起来。写人记叙文多采用将心比心,与现实社会的人或自己进行比较。古诗词多采用与诗人对话、感悟诗词的意境。通过写阅读心得,反馈阅读成果,深化阅读理解。教师要允许学生在体会上存在差异,但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通过阅读体会的交流与讨论,崇尚社会真善美,敢于批判假丑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阅读触及学生的心灵,这是阅读应达到的境界。

三、精选资料,积累运用

阅读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阅读是感受别人的语言,为了使自己的语言更丰富。阅读要积累语言。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创设展示平台,让学生运用阅读所学,增加练笔机会,鼓励他们练笔尝试,展示学习练笔成果。积累是语言的储备,运用是语言的创造,阅读促进积累,积累推动运用。

总之,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的规律,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要拉近文本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距离,重视朗读和默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多渠道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阅读教学天地广阔,阅读教学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才会更加生机勃勃。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加强学习,参加教研活动,积极汲取丰富的营养,不断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知识素养;要通过自身的典范影响,学生才会信服,上课才会全神贯注;要合理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教师丰富的表情,风趣的语言,可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要用真情感染学生,在课堂上真情的投入,像严父关怀子女的庄严,像慈母呵护孩子的关爱,这些都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以自己的“实力”精心创建和谐、生动、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河南省唐河县第四小学)

上一篇:高一政治新教材使用中的几个转变 下一篇:数学问题的产生及提问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