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时间:2022-07-10 12:39:36

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摘要】小学语文活动课是语文学科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是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实践活动。因此,小学语文活动课应培养学生善观、善听、善说、善读、善写的语言能力及习惯,使学生经受各种实际锻炼,发展个人特长,增长才干,从而陶冶美感情操,养成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小学生。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观、说、读、写、演、唱、画七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动课形式探索实践

一、观

观察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也是发展智力的一条途径。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使学生直接获取写作中的第一材料。

在观察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把书本上学到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进行有条理、有重点、认真细致地观察。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课前观察,提前感知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如:学《蟋蟀的住宅》;可课后观察,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如学《火烧云》;在特殊情况下,还可课中进行,如教学《咏柳》这首诗,可将它放在柳枝发芽时讲,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在观中学,在学中观,文景结合,师生会触景生情,兴致盎然,创造出一种愉快的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二、说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一个真正全面关心学生的教师,就一定会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离不开听话、说话的,特别是现代社会中,口头语言的使用频率大大提高了,不仅如此,现代人的高频率、快节奏的社会活动,又对人的“口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培养出的21世纪的人才,没有良好的听说能力,不爱讲话,不善讲话,那么严重影响这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在活动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训练。

三、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小学语文大纲要求,小学生能读懂适合少年阅读的书报,正确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于课外阅读来完成。

阅读内容可以是课堂内容的扩展和延伸。如:学了《景阳冈》,可让学生阅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学习《燕子》,可让学生看些描写春天的诗和文章,把握春天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阅读内容也可以是课堂内容以外的报刊、书籍等。阅读这类内容时,要引导学生读好书、看好报,让他们有选择、有重点地去读,在读中积累知识,在读中培养能力,在读中陶冶情操。

四、写

“写”是学生将平时所积累的材料,诉之于笔端的书面表达形式。如作文、日记、论文、写读书笔记、评论作文等。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里的“米”就是作文的材料,但仅有材料还不够,还得在 “巧”字上做文章。在写作“巧”就是写作技巧。

写作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课文中所采用的写作方法运用到作文实践中去,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五、演

表演是课文活动课的又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于学于乐,寓教于乐,既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又可发挥学生的特长,活跃学生生活,为学生喜闻乐见。

在活动中,根据课文内容编一些课本剧、小品等,挑选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排练,让他们登台献艺,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到卖火柴小姑娘悲惨的命运完全是由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学习《倔强的小红军》,让学生通过课本剧的观看,让学生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换来的,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爱国的思想感情。

六、唱

音乐是美妙的,它不仅具有陶情怡性的作用,而且对人们智力的开发和学习也是有一定帮助的。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的知识宝库有三把钥匙,即数学、文学和音乐。“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有音乐启发的”(爱因斯坦语),借助音乐在陶冶情操和培养人才,提高素质方面的这些作用,我们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时,围绕课文内容,搞一些音乐活动是大有裨益的。《的睡衣》一课,通过邓颖超同志给补睡衣,赞扬了他们艰苦朴素的精神。学了这一课,我们教学生唱《小小针线包》,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培养他们艰苦朴素的品质;学习了《小英雄雨来》,我们教学生唱革命歌曲《王二小》,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等等。

七、画

绘画是展现于空间,诉之于视觉的一种艺术。它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在语文活动课中,结合课文让学生用图画形式再现课文内容,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如:学习《山行》这首诗,让学生根据诗的内容,绘制幅图画,将连绵的寒山、幽幽的白云,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火红的枫叶,用明快的色彩、清晰的线条,构画成一幅壮美的秋色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既培养了他们的爱美情趣,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时,让学生根据课文用图画画出双龙洞的外洞、孔隙、内洞的位置,再读课文,总结各部分的特点:如:外洞的高大,孔隙的窄小,内洞的大黑美等,把它们的特点都标在画中,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并且知道了作者游览的顺序,这样图文并茂,变抽象文字为直观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以上谈及的以外,还有口头表达训练、听力训练、写字训练、各种竞赛等等,在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使他们在乐中学习,在学中受益,从而更好地完成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

上一篇:期小学生自主阅读技能指导浅析 下一篇:浅谈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