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差异,开展分层次教学

时间:2022-07-10 12:28:43

尊重学生差异,开展分层次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能倾向把学生科学的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针对不同群体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及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于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这就是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其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的学习,主动和谐的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如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已近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造成了高校、普高的扩招,造成了职业学校生源明显短缺,中职教育基本上演变成注册教育,即学生只要愿意就读就能入学的现状。这就造成了当前生源质量良莠不齐,水平相差非常大。面对学生群体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等存在较大的差异的现实。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面对这样的客观现实。我们不得不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方法。

因此,实施分层次教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所决定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所必须的。它决非权宜之计,而是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基础

“分层次教学”思想,最早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大家知道,孔子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有时采取截然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教学方式。“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

从国外来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巾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欠缺。而是由于没有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掌握知识必需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层次性原理”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师生交流必须在同层次下才能顺利进行,即交流双方必须有“共同语言”。在每个班级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了让所有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教师必须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内容,“分层次教学”就是适应这样一种要求产生的。

三、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1、对学生分组。对学生分组是为分层次教学做准备。在接受一个新班时,可用一套难易程度适中的试体对全班学生进行测验,与班主任交流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习习惯等,然后按照学生的测验成绩,参考班主任的意见将该班的学生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

同时让学生的清楚现时的分组是暂时的,老师会阶段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组员调整。

2、对教学目标的分层。就要承认学生所存在的差异,将原来过去统的过死的教学目标改为学生自行选择的弹性目标。依据教学纲要设置各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达到的不同的学习目标,并依次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努力探索。不规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如在《word 2000》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分成三个教学目标。c层次要求掌握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掌握软件的各个命令,菜单的运用操作,B层次要求学生在达标的层次上自学探究,并用电子产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即使用软件图文并茂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A层次要求学生在中级层次的基础上熟练运用软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即可为学校制作电子刊物和为老师编辑软件等。

3、对教学内容分层。我们进行的照顾差异的教学是针对材,统一进度的前提下采取异要求实现的。在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针对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可围绕内容的量,范围。深度,难度,内容出现的顺序,上级作业等方面进行。

例如在教学windows画图中的“反转和旋转”的时候,可以设计三类教学任务:一类是将前面制作的内容图片进行“反转和旋转”,明确“反转和旋转”的结果。二类是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风车的风车制作的过程当中,划出美丽的风车;三类是“整理房屋”的任务,教师为学生提供餐桌,椅子、电视、冰箱、书桌,电脑,花瓶,落地灯,空调等物品的图像在面布上,但是,这些物品都是东倒西歪的,教师提出要求:通过“反转和旋转”的学习后,自己使用“反转和旋转”的技术手段选择合适的角度,合适的地点放置物品,可以增加和减少物品。精心设计自己的房子。

4、在课堂教学中辅导分层。美国著名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进行教学内容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和规定的学习目标。”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信心,给与合适的辅导帮助,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辅导时采用分层的策略。笔者在课堂教学的辅导中是通过三个层次的辅导的。

一是演示性辅导,这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c类学生)所采用的一种辅导方法。这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所采用的一种辅导方法。方法通过模仿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些演示操作,到达“巩固基础,按部就班、模仿提高”的目的。

二是导向性探究辅导,适合于有一定基础的但进行自主性探究有一定难度的学生(B类学生)。学生根据教师已经预先设定的完成某一项任务的路径。通过教师制定的递推式图表的引导来完成对任务的探究。探究的目标是“串好主线,欲设悬念,循步推进”。

三是自主性探究辅导,适合于有基础、有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c类学生)。在这种探究活动中,教师只确定探究的方向。并不确定具体的任务。学生根据这一方向开展探究活动。目标是“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形成风格”,在此项辅导中。教师要跟踪辅导,检查,确保探究方向。

5、对课堂合作业进行分层。信息技术课程作业一般在学习了一个或几个知识模块后,让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及操作技巧。“差异教学”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做,作业既要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又要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提高。

6、对学习评价分层。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富有激励性的差异评价,使评价成为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好消息技术的催化剂。基础好,进步快的学生,自信心比较强,对他们要求严格,不但要求他们能够正确的解答问题,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还要求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且应尽量的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时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做的是把握好这种差异。并从这些差异中找到平衡点,缩短学生的差异,做好各项分层,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在学生的组合引导和激励以及学生的自我约束之下,人人学有价值,有所发展。

上一篇:怎样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下一篇:高职校(中专校)招生的宣传定位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