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笃思,拒绝平庸

时间:2022-07-10 11:44:04

博学笃思,拒绝平庸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为师者众多,又个性不一,水平参差,故而对学生的影响悬殊。读黄玉峰老师《教学生活得像个“人”》,我时而因心有戚戚焉而欢欣,时而因缺乏勇气痛失教育良机而愧悔。读其教育理念,陈而不旧,日读日新; 睹其教学所思,平而不庸,时读时嗟。

书中引用了美国当代作家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主席博耶的一句话:“在平庸的海洋上是不可能有优质之岛的。”这句话振聋发聩。教师队伍就是一片海洋,教师队伍平庸与否决定着学生的“质量”。哪样的老师才不平庸呢?

敢于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坚持人文教育的老师不平庸。他们没有忘记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他们始终坚持为学与做人并重。只是遗憾现在这样的老师还是少了些。

固然,教师的处境有诸多的无奈,教育的成绩被纳入选拔与淘汰的体系,学校要生存下去,每个家庭对孩子充满期待,学生的一纸成绩几乎决定终生。但是无奈不意味着妥协与屈服,素质与应试不是只能对立,它们也可和谐共生。教室门一关,三尺讲台,人们对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有多少期待?可否不要明知无益却硬让学生在题海中艰难跋涉?可否闭上照搬教参而慷慨激昂的嘴,将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去酣畅淋漓地读,去细腻深刻地思,去尽情挥洒地写?黄玉峰老师说:“浑浑噩噩的‘小教师’与木铎金声的‘大教师’的区别也就在这里。”

博学笃思、勇于探索的老师不平庸。博学之师能为学生打开一扇望远的窗,从而可领他们走得更远。有的语文教师颇通历史,在课上正史、野史或奇闻轶事信手拈来,学生如被磁石所吸引,教师又偏于紧要处留下不说,学生不觉尽兴,索性买一本书来自读,岂不快哉?

有的老师精于诗词,每有兴会之处,绝妙词句脱口而出,教师本人气质自华,课堂诗情浓郁。学生经常浸泡在诗词的海洋中,自然也有遨游之愿。于是渐渐发现一些同学的书桌上,多了各种诗人的集子。

可以想象,黄玉峰老师某次因提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于是一时兴起,在黑板上笔走龙蛇,一气呵成。那挥笔成文的英姿,那堪称书法作品的文字,是何等的震撼!我相信,他的学生一定会久久不忘这节特殊的课,也一定有人因此而迷恋上诗词。

然而最让人震撼的却不是这些显而易见的亮点,反而是众多老师们日复一日从事的普普通通的“课”。

比如上课用的教材。他显然早已了悟“用教材教”,他以个人的见识和胆魄,以个人相当的学问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独立地处理教材。许多被视为无用不美之文统统被弃,而许多经典名篇走入了课堂。

比如课堂教学。他强调“真”“诚”二字,以学生有收获为终极目的。他用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诵读,敢于推行“死记硬背”。他不会跟风作秀,只把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他不会因人们指责“满堂灌”而轻易否定这种讲法,相反他却更理智地去思考“教无定法”“教亦多术”的说法。

比如教学活动的安排。他的学生有专家讲座可听,有各种展览可观; 可练书法、学篆刻; 可赏文物、演话剧; 他们畅游书海也写论文,他们饱览名胜,一展才情。黄玉峰说:“生活有多大,我们的语文也应该有多大。”这就是他所倡导的大语文。

黄玉峰老师肩负责任,所以他始终因教育中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而痛心; 他心怀学生,所以他为教师的技术与艺术、知识与见识、学历与能力的落差而纠结; 但是他又乐观而自信。从教四十年,立志改革,倾囊相授; 他又苦心孤诣,钻研文化名人,他的《说李白》《说杜甫》《说苏轼》引起强烈的反响。书中多有创见,我想这无不是用心思考的结果。

鲁迅先生说:“喷泉里出来的是水,血管里出来的是血。”教师自身素质,尤其是教师的人格影响着他的学生。黄玉峰认为成为一个教书匠还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是自己的选择。在我们老师的心里总应有一种认识,那就是教育始终是人的教育; 总应有一种理想,那就是用自己的魅力让学生爱上学习;总应有一种习惯,那就是博览群书;总应有一种勇气,那就是改变自己;总应有一种智慧,那就是不断地反思;总应有一种执着,那就是坚持不懈。

为师如此,学生之幸,教育之幸,国家之幸。

上一篇:被“指责”之后 下一篇:魂牵教育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