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桩基施工工艺分析与研究

时间:2022-07-10 07:48:09

建筑工程桩基施工工艺分析与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建筑工程桩基施工工艺要点,桩基础施工工艺是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最常见的一项技术,因其具有技术手段独特、创新性等优点而在现代化基础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桩基施工工艺也是其施工中的一大难点,本文在此谈了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桩基础;施工工艺;预制桩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桩基础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下文将对桩基础的施工工艺进行阐述。

二、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技术的选择原则

1、基础荷载量控制效果好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之前,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对建筑上层部分的荷载大小加以估算,并以该估算值为参考依据,准确设计出与之相对应的基础桩。这一原则的理论基础是单桩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建筑基础荷载量。

2、土层条件最大程度满足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要求

研究结果表明,桩基础的实际功能受到建筑工程场地地质条件的制约,例如桩端持力层深度、地下水位情况、土壤成分等。所以,在选择建筑工程桩基础类型时,应以各桩结构的参数及技术指标等为参考依据。

3、桩基础施工技术与所需机械化设备间的良好协调度

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应准确评估施工单位已确定的桩基础设备。若桩基础所需设备与实际拥有设备数量间存在偏差,则应该坚持“就近调用”的原则进行协调,且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考虑购置新机械设备。

4、建筑工程周边环境与桩基础施工技术间的良好协调度

建筑工程周边环境是影响桩基础施工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包括钻孔桩施工受沙石或泥水等因素的影响程度,则在钻孔桩施工之前,应对沙石及泥水等环境加以有效处理。

三、 建筑施工中的桩基及其施工工艺

桩基在建筑施工中主要作用是建筑的基础形式,是由基桩和桩顶部相连构成的。桩基也是有不同的形式,主要分为高承台桩基和地承台桩基。高承台桩基在施工的时候桩身上部分要在地面上,下部分要埋在地下,而地承台桩基上下部分都要埋在地下。桩基在施工的时候施工的工艺也是有很多种的,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预制桩桩基施工工艺和灌注桩桩基施工工艺。预制桩桩基施工工艺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主要要采用击打或者是振动的形式将桩基打入土中。灌注桩施工工艺在施工的时候相对是比较复杂的,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在施工现场进行钻孔,然后将钢筋笼放置在孔中,接下来再将混凝土浇筑在钻孔中,在混凝土浇筑以后还要进行必要的维护,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桩基的形成效果。桩基施工工艺可以将建筑物的竖向荷载转移至桩基附近的土层之中,这样在发生地震或者是其他自然灾害的时候,可以利用桩基的这个特点能够更好的提高建筑物抵御外力的能力,同时也能避免建筑物出现变形的情况,这样在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现在,桩基施工工艺在很多的建筑施工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软土地基中,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地基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四、相关的施工技术

1、沉管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可采用锤击振动、振动冲击等方法进行沉管开孔。

锤击沉管灌注桩的常用直径(这里指制桩尖的直径)为300mm-500mm,桩长常在20m以内,可打至硬粘土或中、粗砂层。而直径340mm和480mm的桩,当锤的质量各为1t和2t-3.5t时,单桩轴向承载力分别约为250KN-350KN 和500KN- 700KN。这种施工设备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打桩进度快,成本低,但很容易产生缩颈(桩身截面局部缩小)、断桩、局部夹长、混凝土离析和强度不足的质量事故。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缩颈常发生在软硬土层交界处,或软弱土层处。因此,在进行拔管时速度应该放慢,例如为0.8m/min;管内混凝土量应充足,应达到1.10-1.15。

2、冲孔灌注桩

各种钻孔桩在施工时都要把桩孔位置的土排出地面,然后要清孔底的残渣,再放钢筋笼,最后浇灌混凝土。直径为600mm或650mm钻孔桩,常用回转机具开孔,桩长为l0m-30m,单桩承载力为1MN-2MN。目前,国内的钻(冲)孔灌注桩在钻进时下钢套筒,而是利用泥浆保护孔壁,以防现孔,常用桩径为800mm、1000mm、1200mm 等,采用的承载力达3MN-9MN。

3、挖孔桩

挖孔桩可以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挖掘开孔。人工挖土时,要挖深0.9m-1.0m 时就浇灌或喷射的圈混凝土护壁,上下圈之间插筋连接。达到所需深度时,再进行扩孔。最后在护壁内安装钢筋笼和浇灌混凝土。挖孔桩的直径不宜小于1m,深度为15m者,桩径应在1.2m-1.4m以上,桩身长度宜限制在30m内。

建筑工程的建筑场地,如果浅层的土质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下部坚实层或岩层作为特力层的深基础方案了。深基础主要有桩基础、沉进和地下连续墙等几种类型,但其中还是以历史悠久、广泛选用的桩基应用最为广泛。

五、建筑工程桩基项目施工问题的处理要点

1、建筑工程桩基的补沉法

预制桩入土深度不足时,或打入桩因土体隆起将桩上抬时,均可采用此法。

2、建筑工程桩基的补送结合法

当打入桩采用分节连接,逐根沉人时,差的接桩可能发生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况,此时可采用送补结合法。首先是对有疑点的桩复打,使其下沉,把松开的接头再顶紧,使之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力。其次,适当补些全长完整的桩,一方面补足整个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补打的整桩可承受地震荷载。

3、建筑工程桩基的复合地基法

首先,承台下做换土地基。在桩基承台施工前,挖除一定深度的土,换成砂石填层分层夯填然后再在人工地基和桩基上施工承台。其次,桩间增设水泥土桩。当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在桩间土中干喷水泥形成水泥土桩的方法,形成复合地基基础。

4、建筑工程桩基的修改桩型或沉桩参数法

首先,改变桩型。如预制方桩改为预应力管桩等。其次,改变桩入土深度,也可采用缩短桩长,增加桩数量,取密实的粉砂层(膨胀土层)作为持力层。第三,改变桩位。假如沉桩中出现了非常硬并且很小的障碍体的时候,此时桩会发生倾斜现象,严重的会断开,此时常用的措施是对桩位进行更改。最后,变沉桩设备。如果桩的沉入尺寸无法符合规定的话,通常是使用吨位较大的桩架,通过锤击措施来处理。

六、质量控制

1、桩位定位控制

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资料和桩位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好桩位中心,以桩位中心为圆心,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画出上部圆周,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桩位线定好后,经监理复查合格后。用竹片、φ6 或φ8 钢筋在石灰线四周外边埋设四个桩心控制点,便于在安装第一节桩孔护壁模板时校正模板位置。

2、严格控制桩孔垂直度、中心位置

每节桩孔护壁做好后,必须将桩位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中,吊线锤向井底投设,以半径尺杆检查孔壁垂直平整度,井深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引测。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桩基础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地基,是上层结构施工的前提。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桩基础的施工工艺要点,从而使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靳宝春.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3月,第2期,16-18.

[2]冯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建材技术与应用.2012年4月,第4期,23-24.

[3]李卫春.浅析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工艺.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0月,第9期,31-33.

上一篇:工程造价编制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下一篇:浅析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