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纯洁之笔奏响圣洁的歌

时间:2022-07-10 07:08:23

【精彩段落】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云光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冰心《笑》

【文章导读】

《笑》发表于1921年的《小说月报》第1号上,是冰心的成名作。

《笑》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标题,也是一个寄予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形象。她用我国传统的创美方式诠释西方的这一思想。在新文学中,冰心的《笑》不愧为中西合璧的美文典范。

冰心这篇散文写于她20岁时的1920年,在此前,她也开始创作小说了。她中学时代在教会女子学校学习,形成了她自己的“爱”的哲学,具体为母爱、童心和自然,《笑》就是这种哲学的图解。那时正是新文化运动热潮时期,在思想上和形式上都有别于旧文学,而此时,正在逐渐展现新文学形式的雏形,从时间上看,冰心的文章无疑是有开拓精神的。并且,把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注入口语白话文形式来表现,在当时具有普遍性,而《笑》正反映了这种时代精神。但是,文章用了一个具体的形象来传达“爱”的思想,塑造美的形象,汲取我国传统的创美方式,并且审美过程中,只有通过传统的方式才能理解其间的韵味。

【精读感悟】

散文的特点是行散而神不散,本文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以笑为题,引出下文的3个笑容。全文始终是围绕笑展开的,文题起到了点睛的作用。笑是文章的线索,它表现出爱与美。爱的主题是通过文章最后一句话表明的――“这时心下光明澄(chéng)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3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在《笑》里我们看到了3个款款的笑容:第一个笑容是月光映照下画中的安琪儿的,安琪儿是传说中插着翅膀的天使,她的笑容给人们带来福音,自然是可爱而动人的。第二个笑容是一个孩子的,他的笑充满童真。第三个笑容是一个老妇人的,她的充满着母爱的慈祥笑容,同样让“我”难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3个笑 容呢?因为安琪儿的笑象征初生生命所带来的希望与美好。少年的笑,表现了热爱生命的青春朝气。老人的笑,着重表现生命黄昏时期的静谧之美。它们都蕴(yùn)涵着人间最美的东西――爱。仅仅是一个微笑,却能带给人无限的温暖。从图画里的安琪儿的微笑,联想起5年前的田野道旁看见的一个孩子的微笑,又联想起10年前在海边茅屋前看见的一个老妇人的微笑。

这3幅微笑的相似之处:这3种笑,都是对我这个陌生人而发的, 每个笑容都是美丽而温柔,亲切而和善。他们向着冰心笑,亲切地笑,一句话也没说,可是拥有孩子般纯真的冰心分明听到:“他们向你问好呢!他们希望和你聊天呢!他们想跟你交朋友呢!”那瞬间的表情,让作者体验到了人世间的美好,以至于让她怀念至今,也体现了普通民众的一种乐观淳朴的情感,虽然身处困境,但仍没有放弃希望,也不忘给人以关怀。而当3幅笑影在作者的似梦似幻的想像中“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她将对于“爱”和“美”的呼唤转达给了无数读者。

作者所描写的“微笑”犹如在爱和美做基色的画布上盛开的一朵莲花。它的盛开带给我们爱的感受的同时,也把我们引进美的境界。在每一个微笑出现之前,作者总是安排一幅很美丽的自然画面来衬托那种笑,使自然美和人情美融合在了一起。如现实情景里的微笑,出现在雨后清新、恬静的月夜,一幅清美的图画里。5年前的那个微笑以长长的古道、潺潺的流水、湿烟里的绿树、一弯弓儿似的新月,悠闲走着的驴儿做背景。10年前的一幕──迷蒙的小雨,乱转的水泡,鲜丽的麦垄和葡萄架子,构成了一幅生机盎(àng)然的乡村古道图。自然、童心、母爱真正融和在一起,共同成就了一个圣洁美好的理想世界。

微笑无声却胜似千言万语,微笑无声却照亮周遭。它照亮着每一个人,温暖着每一颗心。冰心用美丽纯洁的语言,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理想的世界,一个充满天使的纯净、母爱的温情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每天都奏响圣洁的歌。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因其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深受人民的喜爱。她一生创作了很多有影响力的作品。其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最早的儿童文学力作。

【互动思考】

请你也满怀真情捕捉生活中美好的一瞬间,把它描写下来吧。

上一篇:真情实意,书写身边故事 下一篇:写回信,解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