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时间:2022-07-10 06:14:0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摘 要:结合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从操作实验、生活、竞赛、游戏及故事五个方面具体分析探讨了有效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情境创设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得到广泛应用,且变得更加重要。有效创设小学教学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为其提供良好的思考平台,使学生在享受数学乐趣的同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通过操作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相关教育专家认为,小学生在操作实验中,可充分扮演发现者、探索者及研究者的角色,进而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相关经验和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并利用学具创设操作性实验,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而学生在实验中也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还能了解形成数学知识的过程,进而享受成功。此外,教师在创设操作实验前,应根据教材内容,切实研究分析学具和教具,进而精心组织实验中的各种操作活动,同时以启发诱导为前提,指引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认真思考、详细观察。

二、通过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要从生活经验出发,因为贴近生活实际,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能使其了解数学的实用价值,进而自觉从数学层面上分析并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致力于找寻一条有真实体验且合理的生活教学情境。

教师若想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应做到:首先,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境,如分类这节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超市摆放整齐的物品,使学生感受物品的分类;其次,运用实物创设教学情境,如认识人民币这节课中,教师可为学生展示面值不同的人民币,并模拟买卖活动。因此,学生周围的很多事物都是绝好的教学素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创造。

三、通过竞赛创设教学情境

将竞赛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培养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知识的习惯和兴趣,进而唤醒其创新意识和热情,以提高思维的灵敏度。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竞争机会,并开展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使其学会独立学习、思考以及探索,并明确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以促使学生迸发创新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

创设竞赛教学情境,包括组间、组内竞答问题等多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重于教学实效。

四、通过游戏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但喜欢玩游戏,因而教师可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以培养其学习热情,增加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进而提升学习效果。为学生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可促使学生多个感官共同参与,以挖掘数学潜能,同时还能享受数学快乐,以树立自信心,从而高效、省时地进行数学学习。

创设游戏教学情景时,教师应注意:教师应扮演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是游戏重要的体验者;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忽略学习。因此,教师应善于观察和积累,将游戏以不同的形式融入数学教学中,进而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五、通过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爱好就是听故事,因而教师根据课堂内容改编或创编故事,能有效增强数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从故事中获得数学启示,进而有效解决相关数学问题,使得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0的认识为例,教师可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两只猫钓鱼的图片,并为学生讲小猫钓鱼这个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促使其积极主动地追求知识。这个故事与学生的心理非常贴近,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时,不能刻意追求数学问题的别致和新颖,应将画面和语言有机结合,紧抓问题本质,突显问题情境的功能,以避免学生重故事情节而轻数学问题。

由上可知,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各种方法,都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进而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而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也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得以有效实施和开发,促使学生全面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华.创设优良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03):403-404.

[2]吴铁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的情境[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02):109.

[3]刘长君.如何有效创设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情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7):227.

上一篇:债务重组原理对不等价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问...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