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初探

时间:2022-07-10 06:05:31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初探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快更新和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被推上教学改革的前沿,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必须夺取的“制高点”。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信息教育和技术教育。信息教育是教育学生自主地运用信息媒体和信息资源,及时加工处理的基本能力;技术教育是运用传感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获取采集、加工、分析、的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现代化教育,它既是教育手段又是教育内容。新兴的应用性学科没有固定的授课模式可以遵循,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必要条件。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设置背景是在第四次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下,使信息技术成为每一个健全人必备的素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目的是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锻炼小学生处理、分析和应用信息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适应时展,参与社会竞争。上好信息技术课不仅能传授信息技术知识,还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对此,我们尝试以下几点。

一、夯实理论基础

1.抓住学生的兴趣,上好起始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信息技术课作为新兴学科自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是教师还是要在起始课上结合典型人物和实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借鉴相关名人的成功经验,体会他们成功的内在品格和毅力。

2.时时重视兴趣培养,防止兴趣低落。成功是兴趣的有力支柱。在小学生初学计算机时,教师在课程设置上要考虑小学生不同年级的年龄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尽可能设置简单的授课内容。任务不能太重,任务中牵涉的知识点不能太多或太难,让学生一学就会不断强化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3.尽可能多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既是现代教育的手段又是现代教育的内容,是现代教育手段和和内容的有机融合。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计算机的高效性和谐一致,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全新变化。在大量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强化信息技术教学,形成信息技术课的良性循环。

二、注重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育部大纲拟定,上机课的课时应占信息技术总课时的70%以上,因此要注重讲练结合。

1.授课教师进行标准化演示。由于小学生的理解、应变能力还在培养之中,教师讲授的方法他们不一定全能照做。如指法、鼠标的使用,如果教师只叙述不演示,他们很难领会。但是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通过教师演示,他们能比较快地接受。如果利用网络教室的“转播示范、同步执行”,效果更好。

2.关注个体差异,学以致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涉及的学科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面各有不同。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把信息技术课学到的技能融于不同的学科内容中,如用“画笔”进行美术创作,用Music作曲,用Word设计贺卡、办报,用Excel分析统计成绩等等。

3.引导学生同伴互助。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操作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但是在班级授课的环境下不允许教师过多地关照每一个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兴趣小组,让学生互帮互学,在学习中查漏补缺,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帮带作用。

三、课外实践

课内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课内倾向于练好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注重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为课内所学的内容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巩固,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正确引导“网上冲浪”。由于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因此教师有必要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让学生在课外的“虚拟校园”自由学习。然而,由于网上存在“儿童不宜”的网页和五花八门的游戏等,使少数学校和家长“望网却步”。但是“触网”是大趋,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网上冲浪”引导和教育。

2.开展兴趣活动。画图模块教学与美术学科很紧密,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结合画图模块教学,与美术科共同举办小学生电脑制作贺卡、名片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美感越好,美术基础越扎实,那么学生用电脑创作出的作品就越佳,就越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和风格。

四、紧握时代脉搏,注意知识的更新

现代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电子和媒体应用技术更是如新月异。信息电子技术硬件更替和软件的更新是非常迅速的。应用软件的层出不穷,使我们的教材被远远地甩在时代的后面。信息技术的更新是现实的,而我们教材的编写和更新周期长速度慢,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在知识更新太快和教材更新相对滞后的矛盾中抓住关键,不让我们的学生落在时代的后面,成为学习型时代的知识落伍者。教师要走向社会,给学生介绍现实中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使我们的学生能粗浅地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生活中必要的操作技能我们要及时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跟上信息时代飞速反战的步伐。

五、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它会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利用不当,它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诱发犯罪,正如有人所说:“如果你爱你的孩子,那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那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地狱”。对涉世不深、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来讲,更是如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把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带入因特网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同时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我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别注重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在教学中我从小事做起,从第一节课做起。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要求学生进入微机室要保持安静,爱护公物,不乱扔垃圾,下课时关好机,物品摆放整齐等。有的人认为只有教学生上网时才需要进行网络公德教育,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在生活中遵守公德是遵守网络道德的基础。当然,在教学生上网时进行网络公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觉遵守网络公德教育,这时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和监护工作。课后教师还多与学生以及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外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教育。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灯光是舞台的灵魂 下一篇:共享批改作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