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情史》的爱情阐释

时间:2022-07-10 05:35:36

《莎翁情史》的爱情阐释

内容摘要:《莎翁情史》讲述了莎士比亚一段惊天动地的婚外恋情,由于阶级身份的对立和利益关系的冲突,这场爱情注定是两个人对抗世俗泼来一切污水的战争。如今荧屏所呈现的这场纯粹得义无返顾的爱情,却升华为观众内心的信仰。本文从影片的艺术构思和爱情进展的角度阐释摒弃世俗和超越时空的爱情观。

关键词:《莎翁情史》 艺术构思 爱情阐释

约翰·麦顿的《莎翁情史》在1999年获得十三项奥斯卡提名影片,讲述了莎士比亚与贵族女子薇拉的爱情故事,并且将这作为了莎士比亚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灵感来源。单是其技术成就就值得引起关注:实用而极具想象力的声音运用,巧妙的交叉剪辑,细致且如图画一样吸引人的构图。因为这些成就,《莎翁情史》将永远吸引不同国家及不同年代的观众。但我认为,约翰·麦顿的电影之所以迷人,是因其赞扬纯真爱情,一旦它穿越了世俗的尘埃烟雾,就必定将绽放出灼人的光辉!

《莎翁情史》设想了一位贵族女子与莎士比亚刻骨铭心的爱情。这段爱情带给了莎士比亚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动力。该剧巧妙地将现实中莎士比亚与薇拉的爱情和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这两条主线穿插并行。莎士比亚在薇拉窗口深情的表白,以及他们在一起时的绵绵情话都自然而然地化身为剧中罗密欧的言行,让蒙太奇的效果过渡得自觉而逼真,达到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效果。影片的最后巧妙地安排莎士比亚和薇拉分别饰演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角色,他们将自己的感情和戏中的角色融为一体,诠释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悲剧,向世人展现了爱情的纯正和伟大。

如果说影片中莎士比亚与薇拉的爱情和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这两条主线平行展开的构思让人眼前一亮的话,那么影片中对爱情中的阐释便显得发人深思。莎士比亚在一场舞会上对美若天仙的薇拉一见钟情,薇拉也早已为莎士比亚的才情所倾倒。一支圆舞曲,将两个人眼中爱情火花迸进了彼此的心里。舞会结束后,莎士比亚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薇拉的阳台下,两个人用诗唱出了压抑在心里炽热的钦慕之情。

薇拉成为莎士比亚的女神,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她美丽的外表,更重要的是,她有着对戏剧、对诗歌执着的痴迷,就像她坚信纯洁的爱情。她自愿女扮男装,去玫瑰剧院面试罗密欧的角色。她将自己对爱情的信仰融入台词中,如百灵鸟歌唱着深情的独白,引起了莎士比亚内心强烈的共鸣,他仿佛听到了自己塑造的角色的声音。无疑,薇拉成了罗密欧独一无二的人选。但是不久,当薇拉得知势力的父亲已经把自己许配给了一个有权势的公爵,自己成了父亲提高社会地位的工具和家族的牺牲品时,她万分沮丧的给莎士比亚写下了断绝来往的信。在交给他时,薇拉男装的身份暴露,莎士比亚爬窗进入了薇拉的房间,而这时薇拉也正巧放下了长发进入房间。心爱的人就站在对面,但他们却看到了分离的未来。当爱充斥了每一个细胞,他们如飞蛾扑火一般想融入彼此的生命。至少在那一刻,他们是属于彼此的,没有人能进入,没有人能干扰,没有人能拆散他们。他们身上每个细胞都刻满了对方的姓名,他们身上的每一条血液都流淌着对方的浅吟低唱。他们需要用每一寸肌肤的交流来传达心里灼热的爱,去铭记对方的体温!

显而易见,莎士比亚与薇拉的爱情不为社会规范所容——莎士比亚已婚,而薇拉尚未结婚,但是编剧以及观众都是用仰视的目光看待他们的爱情,并且满溢着虔诚的向往和祝福。薇拉最后没有和莎士比亚在一起,她小气的丈夫和强大的女皇必然会让莎士比亚悄无声息地离开。因为爱,所以她选择用自由换取爱人的生命和锦绣的前程。分离的悲伤让莎士比亚有了不再创作的念头,是薇拉给了他一个新的故事的灵感,并鼓励他写下去,甚至在他们最欢悦的时候,她依然不肯让莎士比亚延误戏剧的排练,催促他起床赶去剧场。这才是真爱!

其实,只要是真爱,就不应该受到世俗的非议。人生苦短,能遇到一个值得倾注生命全部的热情的人就已凤毛麟角,如果连这么一点点的真爱,都要因为什么儒家的伦理道德而被抹杀得一干二净的话,那么,已被逼到黑暗角落里的真爱都要荡然无存了。对于爱情,丈量的尺度永远不应该是道德伦理,而应该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存在的深度,我想这也应该是莎士比亚和约翰·麦顿想告诉世人的吧!

项目名称:本文为“浙江师范大学课程实践教学项目成果”。

蔡白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生。

上一篇:评王小龙的《街头回旋曲》 下一篇:洪涛: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产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