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时间:2022-07-10 05:25:21

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摘 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有效开展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创新实验三类实验教学做了论述。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创新实验

1.引言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好物理实验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提升到抽象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学习作风。下面我结合多年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有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

2.如何有效开展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有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创新实验,下面对如何开展好这三类实验谈谈看法。

2.1演示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操作示范表演的实验,在操作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教学方式。除基本操作和得出理论外,在演示实验中还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演示实验中应让学生积极参与。

传统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通常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地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演示实验中,实验操作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加深印象。

例如:用玩具激光器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光在空气中、水中的传播光路不明显,讨论解决方案,在空气中显示光路可以借助粉笔灰、蚊香等,在水中可以加少许牛奶、肥皂液等。

(2)适当运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

利用仪器、教具进行演示是最基本的手段,辅以多媒体课件、动画则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明显的现象,直观地感悟到变化的规律,体会到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乐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这一实验,通过Flas演示能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到物距与像距的变化过程,从而得出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的规律,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特殊点成像的规律。学生加深了认识,理解更透彻。

(3)注意实验的整体效应

在许多实验中,实验分散、脱节,让学生思维不同程度地受到干扰,实验的整体效应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在“功的原理”一节教学中,把杠杆、动滑轮固定在同一演示板上,并用红纸条标好刻度,然后演示用它们提起重物的情况。这样既增强了实验的可视性,又便于学生了解用杠杆、动滑轮做功的共同点,总结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的原理,这样排除了分散实验对学生思维的干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地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和每一个数据。如有误差,教师应实事求是地指出或说明其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对待演示实验的严谨作风和科学态度对学生实验素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观察水沸腾的实验现象时,就明确提出以下观察目标:水开始加热杯底和杯壁上出现许多小气泡,这些小气泡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在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怎样变化?随着温度升高,气泡又怎样变化?水沸腾时温度将怎样变化?将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水是否沸腾?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有目的、有秩序地观察,避免观察时手忙脚乱。由于温度计本身制造和环境气压的关系,水的实际沸点不一定是100℃,教师应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分析、评估实验数据。

2.2分组实验教学

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学生分组活动,另一类是利用整节课在实验室进行的学生分组实验。分组实验与演示实验不同之处在于学生有亲自探究和体验的过程,因此能更多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实验的观察一点不能马虎。许多自然现象和实验中的物理现象稍纵即逝,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捕捉到所要观察的现象;只有深入地观察,才能发现细微的变化和隐蔽的特征。

例如: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若不认真,仔细观察,就无法总结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更无法由观察到的现象发现新的问题,并进一步观察和对观察材料进行思维加工,辨别本质现象和非本质现象,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观察结果。

(2)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统一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独立设计实验,这样达到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获得情感体验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电磁感应”时,让学生先观察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再观察原线圈的电流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把直观的材料作为培养学生知觉、观察力的材料,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对比、总结出感应电流所引起的磁场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最后训练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并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从而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更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3)发挥实验后反思的作用

除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中的操作外,实验后的反思也很重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进一步理解、深化、完善实验起着重要作用。并且通过反思可总结实验规律,优化实验方案,创新实验设计,揭示实验本质,增强实验效果。在学生实验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反思。

3.创新实验教学

创新实验主要是以拓宽知识面、发展创造力为主旨的实验。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教材中的课外小实验。例如探究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自制水果电池等。这类实验器材大多来自于生活或学习用品,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但是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增加学生交流展示课外小实验的环节,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另一类是教师自行设计的辅助教学的课内补充实验。例如用纸、塑料薄膜自制小孔成像实验器材、自制水透镜等。还可以将一些实验习题改为学生实际操作,例如,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小实验,可以配合“力的测量”进行教学。再如,用纸锅烧水的小实验,反复弯折铁丝后弯折处会发烫等实验习题,都可以配合新课教学作为学生实验的内容。这些实验会带给学生新鲜感,激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这类实验器材的选取一般要求常见和简单、构思巧妙、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直接揭示问题和规律。

教师指导这类实验时既不可让学生过多碰壁,又不可包办代替,要让学生经受挫折,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实验,发挥创造性,引导学生全方位、广角度、多途径地分析思考从而获得成功,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结语

要有效地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应多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把观察和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才会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物理,提高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炳.中学理科实验教学指导―初中物理分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关文信,毕凤祥,韩艳华.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周五星.探究与实验.龙门书局.北京:商瑞国主编,2005.

上一篇:关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写作自主学习讨论 下一篇: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