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江:红豆“采撷者”

时间:2022-07-10 05:16:17

如果说红豆是在周耀庭手中“发芽”的话,那在周海江的手中,红豆已经超越了生长的“南国”,走出了苏南传统乡镇企业的发展路径。

2010年12月16日正在中国进行友好访问的柬埔寨首相洪森提出要到江苏看看。

“总书记办公室问他,你为什么要到江苏去,他说因为有我的合作伙伴在那。”12月22日,在全国工商联十届四次执委会议现场,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还忍不住向《徽商》透露了一周前柬埔寨首相洪森到红豆集团视察的细节。

2007年,红豆集团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创办了占地11.13平方公里的经济合作开发区,总投资约35亿。这是中国商务部批准的首批境外园区之一。

红豆少帅

红豆起步于1983年,尽管1988年22岁的周海江就从河海大学辞职来到无锡港下乡太湖针织制衣厂(红豆集团前身),但在人们眼里周耀庭才是红豆历史的首页,而周海江则被认为是第二代接班人。媒体多称其为“红豆少帅”。

从“金饭碗”到“泥饭碗”,周海江裹挟着江苏省轰动效应加入父亲周耀庭的事业,周海江从普通工人做到厂部秘书、车间主任、计划科长……周海江逐渐展现出超凡的管理才能。直到2004年,周海江还在不断阐述自己之于红豆的意义,“红豆二十年了,而我也在这里十五年了,我和红豆一起成长。”

对于“富二代”的称呼,周海江对媒体的回应颇有些自嘲的意味。“严格地说,我只能算‘一代半’,因为我参与了父亲的创业过程。”

父亲周耀庭在周海江心中是一个传奇,他敢想敢做的闯劲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周海江。

1983年,周耀庭接手红豆,据说当初乡政府把港下针织厂这个烂摊子扔给他,是想让他尝尝失败的滋味,谁知一个幸灾乐祸的决定就这样开始戏剧性地改变周耀庭的一生。他化腐朽为神奇,不仅扭亏为盈,还颇具前瞻意识将红豆品牌、红豆相思节与企业嫁接。

如果说红豆是在周耀庭手中“发芽”的话,那在周海江的手中,红豆已经超越了生长的“南国”,走出了苏南传统乡镇企业的发展路径。

1989年周海江担任太湖制衣总厂副厂长,并为企业带来许多“第一次”。当年,他找到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请他们穿上红豆服装拍照,红豆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第一个请明星做广告的企业,中国第一个建立商标全面注册保护的企业,并从此走上了品牌之路。

1995年通过兼并上海一家国企跨行业,发展摩托车行业;为形成内部竞争,红豆所有产品实行“一品两厂”。

2002年,又瞄准时机成功进军地产业。可以说,红豆多年来快速发展,周海江功不可没。

2004年,周海江当选为红豆集团总裁,对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使红豆企业形象、品牌形象迅速提升。

同时,周海江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中国服装协会担任副会长、全国工商联任直属会员商会执行会长等要职,使其在商界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中国商界举足轻重的新锐人物。

2007年,红豆产销187亿元,红豆品牌获得中国服装品牌价值大奖。2009年,红豆产销达到223亿元,利税超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7和23%,截至2010年12月止,红豆集团销售利润同比增长23.8%。在未来三年内,红豆的战略规划是营业收入达到五百亿。

但外界真正将周海江视为中国服装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标志性人物是在2005年。

2005年2月7日,世界最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亚洲版和欧洲版)封面,刊登了一位中国企业家――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

这是50多年来内地服装界企业家首次登上该杂志封面,其封面文字是:探寻中国服装业未来――配额取消企业家如何面对市场竞争。

在这期《福布斯》杂志中,刊登了由该杂志对周海江数千字的采访文章。杂志出来后周海江似乎还不太相信这个消息,因为当初《福布斯》采访他的时候并没有告诉他要上封面。

相对多元化

一棵树的养分本应在根部,现在全跑到叶子上,叶子长得很茂盛很沉重,结局会怎样?有人用此比喻来形容民资撤离实体经济的后果。

当“全世界都在用中国货”的荣耀方兴未艾之时,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实际上正在陷入危机。靠实业起家的企业主们热衷离开主业,蜂拥进入房地产和资本市场,实业“空心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实体经济的企业主们为什么“不务正业”?周海江认为这是企业做到一定的规模不断寻求发展空间的无奈之举。

红豆集团有十家子公司,其中一家为上市公司。企业产品从最初的针织内衣,发展到服装、橡胶轮胎、生物制药、地产四大领域。2001年1月,“红豆股份”在上交所上市,企业开始迈入资本经营阶段。

“我不主张产业过分多元化,我主张相对多元化,当然这要从你掌握资源的能力来看。如果你的资源支撑一个产业都多了,你搞第二个,我认为你是失败的,如果你的资源足够支撑你两个、三个、四个,那你可以,但是也不能无限多。”

周海江认为全世界所有的企业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绝对专业化的企业,第二类是多元化的企业,还有一类是相对多元化的企业。

“我发现多元化企业的利润平均线是处在最下方的。专业化的企业肯定比它要高,但是处在最上方的是相对多元化的企业。”

能够成为跨国名企,是周海江一直的目标。

“民营企业国际化这条路是必须走的,仅在国内配置资源,不可能成为国际性的企业;退一步说,就算不走出去,在国内竞争面对的还是国际的对手。”

目前,红豆国际化的触角已经延伸到香港、洛杉矶、纽约、大阪等城市和地区,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挥红豆自身优势,扩大销售网络和外贸出口量,红豆的“走出去”战略步人到国外建设国际园区的全新阶段。

红豆集团在当地正在成为一种标志,而它在移民海外过程中的各种经历,正在被有同样诉求的企业当做一笔可以借鉴的“财富”。

近来CPI持续走高,通货膨胀预期加强,工业原料价格上涨,给中国制造业带来巨大压力。涉足多个行业的红豆集团是如何规避的?

“原材料上涨比较厉害,所以早一点锁定价格对我们这样外贸加工型企业是有利的。我们在成本方面控制得很好,一般会在春节前锁定原材料半年的价格。”

“人民币升值会给红豆的带来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开发新产品,规避这种压力。”

近日,红豆集团与庐江县政府签订长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拟合作共建红豆杉基地、周瑜文化城等项目,投资规模约为15亿元。

采访中,周海江还透露出缘何对安徽情有独钟。“我到安徽来投资,有一个特殊的感情在里面,因为我是周瑜的后裔。”

原来,周海江的爷爷曾在上海图书馆找到《周氏宗谱》,发现自家是周瑜后裔,他是周瑜第63代孙。当然,除了这份特殊感情外,周海江也毫不避讳对投资回报的考量。

“皖江城市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很多企业家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

上一篇:李书福:中国版亨利.福特? 下一篇:黄代放:资本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