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进行急性右下腹痛诊断的临床价值

时间:2022-07-10 03:52:59

B超进行急性右下腹痛诊断的临床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B超在急性右下腹痛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200例,对上述患者行右下腹B超检查:对右下腹行横向和纵行扫查,沿着右侧肋缘下中线行纵行扫查,而后再在麦氏点为中心向周围多角度扫查,而后扫查盆腔,观察盆腔积液情况。结果:本组200例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其中B超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90%。B超诊断为急性盆腔炎诊断符合率为98.4%。B超诊断为输卵管妊娠破裂诊断符合率为100%。B超诊断为输尿管结石诊断符合率为100%。B超诊断为黄体破裂诊断符合率为100%。B超诊断为卵巢囊肿扭转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B超在急性右下腹疼痛病因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B超;诊断;急性右下腹痛;病因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48-02

急性右下腹痛在临床较为常见,可有多种病因所致,如急性阑尾炎、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输尿管结石等。在临床检查中,很难在短时间内对急性右下腹痛病因作出明确诊断。B超检查属于简便易行、无创、可反复检查等优点。本文观察B超在急性右下腹痛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200例,以上患者中男90例,女110例。年龄最小为14岁,最大为73岁,以上患者均无右下腹疼痛既往病史。

1.2 B超检查方法

检查前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是否合并发热、既往右下腹痛病史、月经改变情况等。采用超声诊断仪,采用3.5MHz凸阵探头,对右下腹行横向和纵行扫查,观察是否有肿块回声情况,沿着右侧肋缘下中线行纵行扫查,观察肾脏和输尿管,而后再在麦氏点为中心向周围多角度扫查,观察阑尾气管口,观察阑尾周围液性回声等,而后扫查盆腔,观察盆腔积液情况。

1.3 结果

本组200例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其中B超诊断为急性阑尾炎50例,临床确诊45例,诊断符合率为90%。B 超诊断为急性盆腔炎63例,临床确诊62例,诊断符合率为98.4%。B 超诊断为输卵管妊娠破裂22例,临床确诊22例,诊断符合率为100%。B超诊断为输尿管结石28例,临床确诊28例,诊断符合率为100%。B超诊断为黄体破裂19例,临床确诊19例,诊断符合率为100%。B超诊断为卵巢囊肿扭转18例,临床确诊18例,诊断符合率为100%。

2 讨论

急性右下腹痛在临床急诊疾病中非常常见,此类症状多见于腹部急性疼痛、妇科急性腹部疼痛和泌尿外科等。导致急性右下腹疼痛的病因较多,可有急性阑尾炎、急性盆腔炎、输卵管破裂、黄体破裂等,但临床表现相似,一时不容易鉴别确诊。本文选择我院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行B 超检查,在检查时要详细认真,有条不紊,认真观察B 超显示图像,并进行详细分析。B 超检查时,一般先从右下腹疼痛区域中心开始,扫查是否有包块回声表现,如果回声表现为内部回声不均匀,形态缺乏规则性,远场效应衰减,肿块无包膜,此时多为实质性的肿块。如果内部回声略不均匀,形态不规则,没有远场效应,肿块无包膜,此时多为炎性包块。如果内部回声表现均匀,形态规则,或为类圆形,远场效应稍增强,包块清晰,此时多为脓肿病灶;如果内部回声通过良好,形态表现为规则或呈类圆形,远场效应增加,此时多可为囊肿。在B 超检查中,如果没有见到显著肿块,此时要联系患者临床表现等进行诊断。如果为输尿管结石,B 超检查中可见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对输尿管盆腔段进行检查时,可见到声影强光团,在下腹腔多没有液性回声。同时结合输尿管结石临床表现,患者可有血尿症状,但发热少见[1]。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在子宫前方可见无回声囊,内部有散在的强光点,且体积较大。急性盆腔炎患者可见有侧输卵管扩张表现,在子宫直肠窝内有无回声区[2]。黄体破裂患者在卵巢处有无回声囊,体积较小,且形态不规则[3]。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在右侧输卵管卵巢附件可见到不规则包块,在患者的盆腔和腹腔内有大量液性暗区[4]。急性阑尾炎B 超声像表现可见右下腹有积气,阑尾壁有增厚表现,可看到双层影,在阑尾周围可见渗出性回声,阑尾发生化脓穿孔时,在患者下腹腔可见到无回声区,光点散在分布[5,6]。本文结果显示,急性阑尾炎、急性盆腔炎、输卵管妊娠破裂、输尿管结石、黄体破裂、卵巢囊肿扭转等诊断符合率较高,所以B超在急性右下腹痛病因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上一篇: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呼吸功... 下一篇:浅谈舌下腺囊肿的临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