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世的心,被“艰难母爱”感化

时间:2022-07-10 03:38:48

愤世的心,被“艰难母爱”感化

6年前,他因抢劫、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听到法庭判决之后,他脸上毫无表情,喃喃地说:“干脆杀了我吧,反正我也不想活了。”

6年后,他重拾生活信念,被评为监狱的改造积极分子。高墙内,夜已深,他还在灯下忙碌着。他要亲手缝制一对靠枕,并在上面锈上“好人一生平安”,送给他最想感谢的人――陈雪兰,是她用母亲一样的关怀温暖了一个孤儿冰冷的心。

孤苦无依,

唯一爱人竟被“干爹”糟蹋

常常李昆会问自己,我的身世为何就这么凄惨,难道这就是命?

李昆从小失去了父母,跟拾破烂的爷爷相依为命。然而就在他读小学二年级时,爷爷也撒手而去,李昆彻底成了孤儿。没有一个亲戚愿意收留李昆,他失学了,开始走南闯北的流浪生活。

16岁那年,李昆的生活终于有了一丝转机。他在浙江一个城市认识了“陈老大”,”陈老大“得知李昆的身世后,唏嘘了一番,然后拍拍李昆的肩膀:“小子啊,以后就不要到处晃了,这里是我的地盘,我认你做干儿子!”陈老大帮李昆借了一间房,他终于有了安身之处。

李昆在附近工厂找到一份临时工作,日子一步步走上正轨,他变胖了,个子也长高了不少。就在他19岁生日这天,同厂一个叫晓红的四川女孩大胆地告诉他,她喜欢他。李昆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这样孤苦的人也有人喜欢?他下意识地要拒绝这份爱:“晓红,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能给你。”但晓红用自己甜甜的微笑给了李昆答案。

晓红泼辣直率,爱上一个人就死心塌地,李昆彻底被她折服了。每逢两个人都休息的日子,李昆总是骑着自行车去接晓红回自己的小屋,然后忙活着煮她喜欢的饭菜。晓红呆在他身边给他做帮手,和他聊这聊那。每次,摆放好碗筷,端上做好的菜,然后和晓红面对面地坐着,分喝一瓶啤酒,看着晓红白皙的脸上渐渐浮起酡红,李昆心中所有的阴霾全部扫空了,他甚至觉得,有晓红这样的女孩爱自己,之前他受过的苦都是值得的。

两个同在异乡的年轻人开始有模有样地计划起未来:先打工几年挣些钱,然后回到晓红的家乡盖间房,生两个健健康康的孩子……这样的梦,甜甜美美。

然而,命运再次同李昆开了一个大玩笑。一个晚上,晓红在李昆的住处等他上夜班回家。结果,干爹“陈老大”来了,看到晓红,他竟然起歹心了她。

性情刚烈的晓红不堪受辱,一气之下上吊自尽。李昆的世界轰然倒塌,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发出阵阵干嚎,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找“陈老大”拼命去。“陈老大”不慌不忙,他傲慢地看了李昆一样:“她自己寻死,能怪我啊?你小子不要忘了,你有今天到底是谁给的?”李昆握紧拳头冲上前去,却被“陈老大”的两个帮手架住。给他一顿痛打之后,他们像摔包袱一样将他掷出门外。

报复社会,

他将邪恶之手伸向无辜女子

李昆跌跌撞撞地爬起来,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的家,他在床上昏睡了几天几夜。醒来后,李昆把屋子里所有的东西砸得稀烂,头也不回地走了。这时他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规规矩矩做人被人欺,还不如做一个被人憎被人怕的恶人。他先去了杭州,随后来到上海,成天不务正业,偷、骗、抢劫,干尽了坏事。

1999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李昆带着两个同伙准备晚上再“干一票”。他们潜伏在上海市闵行区一条偏僻的道路上。昏黄的路灯下,一个30岁左右的女子越走越近。李昆抽出刀子,猛地从角落里冲出来,从后面抱住该女子:“把包交出来!”感觉到抵住自己脖子的尖刀,女子颤抖了。两个同伙围上来,挤眉弄眼地对李昆说:“大哥,还不错!”然后拿着包走开了。李昆自然明白“兄弟”的意思,他强行抱住那女子……

女人拼命地反抗,但是哪里能抵得过身强力壮的李昆。她只能苦苦哀求:“小兄弟,你饶了我吧,难道你就没有姐妹恋人吗?”一时间,李昆愣住了,他想起了死去的女友晓红,晓红当初大概也这样苦苦哀求过吧……但他眼中的痛惜稍瞬即逝。两年来的经历已经将他的心磨砺得很硬,反正已经是坏人了,坏人还要什么道德底线!他的眼中射出恶狠狠的凶光,罪恶的手伸向无辜的她。

就在这时,警鸣声响起,一群警察将李昆及其同伙团团围住。李昆落网了,随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关进上海市青浦监狱。

狱警吴以炳队长很快就发现了李昆的异常:谁也不搭理,数天过去了,他没有往外寄发一封信,也没有一个亲人来探望他。吴队长问他:“你是李昆吗?”对方点点头。“你老家还有什么人吗?”他的眉毛抖动了两下,无语。任凭吴队长说干了嗓子,李昆就是一言不发。此后,吴队长多次找他谈心,想帮他解开心中的疙瘩,李昆要么不说话,要么就答非所问。

其实,这个时候,李昆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犯法了,甘愿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对他而言,生也好、死也好,监狱也好、狱外也好,又有什么差别呢?他想到了死。

他开始在打扫厕所的时候偷偷收集洁厕剂,某个早晨趁警官不备,喝下了半杯子的洁厕剂。值勤警官冲上前来,赶紧将他送进监狱医院。经过洗胃处理,他被抢救回来。队长苦口婆心,连连找李昆谈心;然而,没过多久,他又一次服毒,再次被送进医院。

对于这样一个危险而又顽固的犯人,狱方也很犯愁,怎么才能走进李昆封闭的世界里呢,怎样才能让他重新燃起生的欲望,好好改造呢?监狱综合办的领导想起了一个人――陈雪兰。对,就让她试试!

残疾妈妈,

苦难经历感化冰冷的心

当李昆听说将会有老师对他实施帮教时,他的表情依然冷漠。帮教,大概也就是走走过场罢了,无非是要他好好改造,将来重新做人。这样的话他不想听,也不需要听。

然而,当帮教老师陈雪兰第一次出现在他面前时,李昆呆了:眼前竟是一个坐在轮椅上老人,她白发苍苍,半坐半躺着,正吃力地探起身子,朝他招手:“来,坐到这里来。”他犹豫着,不由自主地走向前去。

陈雪兰亲热地拍拍李昆的头,然后拉起他的手。“你看你,年轻、健康,多好啊!”李昆不自在了,他想偷偷把手缩回去,却没有能挣脱。对方那双温暖的手向他传递着安宁、祥和,让他焦躁不安的心一下子静了许多。陈雪兰没有任何说教,而是对李昆诉说了自己的种种经历。

陈雪兰24岁那年,红斑狼疮悄悄潜入她的身体,临近大学毕业时,医生说她至多还能活3年,但她不信命,3年过去了,她还活着,而且一直到现在。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她整整22年没有工作,后来终于当上了中学教师,她恨不得把一天当作两天来用,疾病却进一步侵蚀着她的身体:髋关节脱位让她几年来不得不忍痛爬行度日,内脏一个接一个地坏了……最后她自嘲地说:“就拿我这心脏来说吧,如果不是因为装了起博器,早就停止跳动了。”

李昆没有说话,他静静地听着,又不敢置信地看着陈雪兰,他几乎能够想象,眼前这个慈祥的老人是如何一次次遭受疾病的折磨,但一次次她又坚强地活了下来。

没过多久,李昆收到了他入狱以来第一封信。信是陈雪兰写来的:“孩子,有什么能比生命更宝贵呢,只有活着才有希望……”捧着这封信,李昆心里萌发出丝丝感动。她知道他只读过小学二年级,信中全是简单的句子,有的字还注上了拼音,以便他都能读懂。

此后,每个月李昆都会收到陈雪兰的一封来信,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不是在敷衍他。她给他讲故事,告诉他要珍惜生命,还在信中问他,为什么不回信?于是李昆买了信纸和信封,尝试着回信,不会写的字就空着,然后问住在同一个监舍的服刑人员。这是他第一次主动和别人交流。他不再消极厌世了,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关心他。

陈雪兰再来到监狱时,李昆主动握住陈老师的手,再也不愿意松开。“李昆,这次你看起来精神多了嘛。”陈雪兰赞许地说。一听这话,李昆不好意思地笑笑,然后眼睛慢慢就红了,“陈老师,我一个亲人都没有了。”在陈雪兰面前,李昆眼泪大滴大滴地往下掉……

突然,李昆的目光被那双搁在轮椅踏板上的鞋子“胶”住了。这是一双怎样的凉鞋啊,已经看不出原来是什么颜色,后跟的鞋带断了,两根橡皮筋一前一后绑着,将鞋子套在浮肿的脚上。陈雪兰发现李昆盯着她鞋子看,不以为然地笑笑:“哦,这是我妹妹的鞋。我今天一出来就是大半天,脚肯定要浮肿,自己的鞋子没办法穿,就穿她的了,反正她正准备扔掉。”

李昆的眼圈再次红了,不是为自己,而是被陈雪兰感动。她每次来看望他,给他买一大堆吃的、用的,还硬塞给他零用钱。未曾想,她自己的生活竟是如此节俭。晚上,李昆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他的脑海中总是不断闪现陈雪兰那双破旧的凉鞋。在陈妈妈面前,自己实在太渺小,自己以往的报复心理又是何等不堪啊。

陈雪兰的身体越来越差了,但她每隔一个月总要给李昆写信,每年到监狱来看李昆两次,寒冬酷暑,只要她还能动,就从未停止。李昆渴望学习文化知识,小学、初中、高中所需的教材,每一门陈雪兰都一本本买来寄给他;他想学英语,她就手抄了一份英语音标,让他先学会怎么发音,每次来监狱再带他读一读。李昆真的变了,他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到:母爱,对我来说是一个多么遥远而陌生的东西,如今我却真切地感受到了。

2004年,李昆被评为改造积极分子,并获得了减刑18个月的司法奖励。他第一时间写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陈雪兰。陈妈妈为他做了那么多,他也一定要为她做点什么。考虑了很久,他最后决定给陈妈妈缝制两个靠垫。他买来了布、棉花和线,在灯下连夜缝制起来。

在监狱的大礼堂里,当着数千名犯人的面,李昆将靠枕赠送给了敬爱的陈妈妈。他的嘴角在不停地颤动,“妈妈”这个称呼他已经练习了很多遍,他想喊她一声“妈”,然而嗓子就像被什么堵住似的……陈雪兰接过靠枕,她连声说:“好,好”。两只靠枕上,分别绣着“好人一生平安”和“福”。这两句话,既是李昆对陈妈妈衷心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的勉励。

上一篇:为精神分裂养女圆一个家的梦 下一篇:学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