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防洪物质储备中的质量管理分析

时间:2022-07-10 03:37:19

防汛防洪物质储备中的质量管理分析

摘 要 众所周知,防汛防洪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其中防汛防洪物质储备又是该项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在物质质量的严格科学管理上更需要下一番大的功夫才行。本文将从防汛防洪物质储备管理的重要性和严把防汛防洪物质储备中的“三关”等几个方面切入,力争为防汛防洪物质储备质量管理提出可参考、有价值、能施行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防汛防洪;物质;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U69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141-02

1 防汛防洪物质储备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凡洪涝灾害频繁和发生过的地区,在日常中都用心做好防灾物质准备,防止一有突发,因物质不足而耽搁了救灾抗灾。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抓好防汛防洪物质的储备质量,尤其是质量管理更是马虎不得。祁东县河洲镇在多年防汛防洪工作中,总结了三点,可以充分说明物质储备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一是储备物质的特殊性,区分于不同物质的差别在于,防汛防洪物质是救灾、救命的物质,早已经上升到特殊管理的层面上来,不容你不重视;二是储备物质的应急性,一旦汛情洪情出现,那就是刻不容缓的,如果物质数量不足或者质量出现了问题,那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救命的物质谁敢阻拦和做手脚,那就是人命关天的事;三是物质储备的严肃性,这一点也是防汛防洪物质的不可忽视性,需要每一名涉及防汛防洪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认真对待、精心管理,严格严肃要求自己,保证防汛防洪物质的质量。

2 严把防汛防洪物质储备中的“三关”

笔者认为,要想在防汛防洪物质储备中真真正正地保障质量,就一定要抓好入库、管理、出库三个关口,也就是要严把“三关”,三关之间既是独立的,也是相互关联的,所以,既要分别严把,又要互相协调配合好,最终就是一个目标:确保物质的质量。

2.1 严把物资入库关

防汛防洪物资的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或地方专款购置的,相当于 “皇上的买马钱”,甚至有时是在资金紧张的时候硬性拨付的资金,必须专项用于抗灾物质的购置;另一方面,是团体或个人捐助的,里面充满着爱心和期望,有些物质或捐赞资金是老百姓挤牙缝挤出来的。对于国家购置或团体及个人捐献的防汛防洪物质,一定要收储好,在物质进库这一关口要注意检查包装物是否完好,看看是否有需要重新包装和特殊处置的,然后再入库。对于用专项拨付资金或捐赠资金购置的抗灾物质,在进库前更要逐一认真检查,注重检查“防假、防劣、防漏”等现象,一经出现必须要及时更正,严禁假冒伪劣和数量、重量不足的防汛防洪物质入库,一定要严把物质入库的质量关。

2.2 严把物资保管关

防汛防洪物质保管是“三关”中最繁琐、管理周期最长,也是需要用心思最多、管理力度最大,最重要的一关。

2.2.1 强化物质日常管理

重要的是要抓好防汛防洪物质的常规管理,抗灾物质管理就是要管理好每一天、每一时、每一件,尤其要注意做好防霉、防潮、防燥、防火、防盗等等各项工作,只要做好了这“五防”,基本上也就确保了防汛防洪物质质量的万无一失。

2.2.2 强化库管人员管理

在防汛防洪抗灾物质管理上,还要加强对库管领导班子和库管人员的管理,一要提升责任感,让工作人员高度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高度明确自身工作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关联,切实保持和提升责任意识;二要履行好职责,履行好自身的管理职责――管理好库管人员的职责,履行好库管的职责,切实做到不空岗、不脱岗、不底漏,尤其是库管人员的交接班,必须要保持零对接和通讯的二十四小时畅通;三是完善制度,制度是抓好管理的前提,好的制度可以规范工作行为、推进工作有效进行,在防汛防洪物质管理上,必须要抓好制度的建立健全,尤其是奖惩制度,对工作懈怠、懒散、出纰漏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惩不贷,决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抗灾物质的妥善管理,才能让抗灾物质质量得到充分保证。

2.2.3 强化定期检查机制

定期检查是全方位的,既要检查物质,又要检查人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防汛防洪物质定期检查机制,是抗灾应急预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实施定期地、长效的检查机制,才能保证一旦汛情洪涝发生,有足够的、高质量的物质支持抗灾,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财产不受损失。笔者在定期检查机制上,建议实行联合检查机制,由地方的防汛防洪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各行管部门及相关领导,民间监督组织,共同实施检查,确保工作的实效有效性,确保物质质量不出问题。

2.3 严把物资出库关

百里路者九十半,已经做到了严把入库关和严把管理关,那么在物质出库的时候就更不能含糊了。一个是要履行好程序,防汛防洪物质是救命救急的物质,必须要有严格的出库程序,出库单上必须要有主要领导、主管领导的审批签字,如果情况特殊那么也必须要有主管领导的电话,物质调拨过后也要及时补办相关手续;二是查验好种类和数量,调运救灾抗灾物质时,大多都是较为紧急的情致,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严格查验,如果特别紧急宁可增派入手,也不能胡乱出库,导致出现丢失和毁损,影响了抗灾物质的质量;三是做好剩余物质的回库,这也是抗灾救灾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在汛情和洪情紧急的时候,都是多调物质,以防不测,待汛情得到遏制或者洪情减弱的时候,剩余的物质就要返还给储备库,这时也就要求库管人员对剩余物质的数量、质量把好关,对运输、搬运或者紧急人为损坏的物质要做好修复和管理,总之,一个原则不能变:只有完好和质量过关的防汛防洪物质才能再次入库,坚决杜绝滥竽充数、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

3 结论

防汛防洪工作历来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也不断引起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在防汛防洪物质的保管和管理上永远都不能疏忽,尤其是在防汛防洪物质质量保障工作上,更是要倍加重视,对防汛防洪物质要倍加珍视,不能有一点点的掉以轻心,总而言之,保质量就是保财产,保质量就是保生命,需要长期循序、科学管理、严格遵守,一成不变。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中央防汛防旱物质储备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11]329号)[J],2011-9-15.

[2]孙勇.省级防汛物质储备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江苏水利,2007(7).

[3]常献春.防汛物质储备及安全管理[J].河北水利,2010(7).

[4]张军,常洪勇,张建国.市场经济条件下黄河防汛物质储备新机制探讨[J].科技信息,2010(35).

[5]黄昌荣.浅析浙江省省级防汛物质储备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6).

上一篇:赏石漫谈系列之四:清梦时时赋英石 下一篇:EPON通信技术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