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7-10 03:07:12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93例行鼻内镜手术。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对VAS及Lund-Kennedy评分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疗效。对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鼻内镜术后6、12个月,头面部胀痛感、鼻塞、鼻分泌物和鼻后滴漏等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鼻内镜;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9(b)-005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nasal endoscopy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is (CRN P).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5, 93 cases with CRNP from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evaluated at pre-operation, postoperative 6 and 12 months by comparing the VAS and Lund-Kennedy sc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were se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symptoms of rhinobyon, nasal discharge, postnasal drip and distending pain of head and face showed marked improvement at postoperative 6 months and postoperative 12 month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AS score about postoperative 6 months and pre-operation, and the comparative result in VAS score about postoperative 12 months and postoperative 6 months (P

[Key words] Nasal endoscopy;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is; Efficacy; Influence factors

慢性鼻-鼻窦炎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鼻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病灶清除彻底、复发率低等优点,被认为是药物治疗无效慢性鼻-鼻窦炎的标准手术方法[2]。该文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3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源自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93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均符合慢性鼻-鼻窦诊断标准[3],经鼻内镜检查和全鼻窦CT扫描证实。其中男69例,女24例,年龄19~74岁,平均(38.7±8.4)岁,病程1~9年,平均(4.1±1.3)年。33例合并鼻中隔偏曲,9例有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史,69例合并鼻息肉,13例有变应性鼻炎病史,16例有慢性鼻窦炎手术史。排除急性鼻-鼻窦炎、慢性鼻-鼻窦炎急性发作、慢性鼻窦真菌病及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等患者。

1.2 方法

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复查,清洗鼻腔分泌物,第1个月每周1次,第2个月每2周1次。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评估患者主观症状及鼻腔情况。根据既往文献报道筛选出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

1.3 疗效评估

采用10分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鼻塞、鼻后滴漏、头部胀痛、嗅觉减退及全身不适感等主观症状。0~10分为无不适-严重不适,其中0~3分为轻度,3~7分为中度,7~10分为重度。

采用Lund-Kennedy评分标准评估鼻腔息肉、水肿、鼻漏、瘢痕及结痂等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P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疗效比较

2.1.1 VAS评分比较 鼻内镜术后6、12个月,头面部胀痛感、鼻塞、鼻分泌物和鼻后滴漏等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1.2 Lund-Kennedy评分比较 Lund-Kennedy 评分在术前、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分别为(13.61±2.26)分、(6.32±2.29) 分和(4.57±2.79)分,各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伴息肉、多鼻窦发病、鼻窦手术后复发、有无变应性鼻炎病史、是否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及鼻内镜术后是否坚持综合治疗均会对慢性鼻-鼻窦炎手术疗效产生影响,是其独立影响因素。见表2。

3 讨论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已十分肯定,已有研究发现,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后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该研究结果显示头面部胀痛感、鼻塞、鼻分泌物和鼻后滴漏等症状术后明显改善,VAS评分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影响内镜鼻窦手术后疗效的因素复杂。该文结果显示,是否伴息肉、多鼻窦发病、鼻窦手术后复发、有无变应性鼻炎病史、是否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及鼻内镜术后是否坚持综合治疗均会对慢性鼻-鼻窦炎手术疗效产生影响,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研究发现[6],鼻息肉和慢性鼻-鼻窦炎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及预后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鼻窦手术后复发患者本身因其自身原因及手术因素,可能对黏膜组织有一定损伤,影响术后疗效[7]。而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患者,术后患者症状改善常欠佳。有变应性鼻炎病史可影响手术疗效,可能的致病机制是变应性因素使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因而促使机体长期处于高反应状态,同时由于渗出液较多,引发窦口狭窄、堵塞而造就的窦内缺氧环境给病毒感染和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不利于疾病恢复[8]。

综上所述,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具有较好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响其术后疗效的因素较多,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加强变应原检测,强调术后的定期随访和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谷康柱,朱蕾.鼻内镜下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8):50.

[2] 肖玲,陈璐,柯霞,等. 术前VAS症状评分对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指导作用初步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30(11):892-896.

[3]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鼻科学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61(48):92-95.

[4] 谢丹,梁建伟,王兰田,等.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3, 19(4):317-321.

[5] 沈敏, 万俐佳, 姜义道.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22):2929-2931.

[6] 谭建成. 慢性鼻-鼻窦炎病变程度与支气管肺哮喘及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5,29(1):1.

[7] 唐凤珠,瞿申红,韦海明,等.慢性鼻及鼻窦炎患者筛窦骨质病理形态学改变与手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19(7):381-384.

[8] 李小敏,樊韵平,洪海裕,等.变态反应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2011,32(15):2032-2033.

(收稿日期:2016-06-17)

上一篇:外科术后发热预防措施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你的叉车该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