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壳白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0 01:05:26

枳壳白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应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临床表现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常伴有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胸骨后疼痛、反胃等。常规检查无胃肠道器质性改变能解释上述症状[1]。其属于中医的“胃痞”、“痞满”等范畴。西医认为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胃肠动力失调,可能与心理、应激、胃酸、饮食及运动减少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其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治疗以“和降胃气”为总则。根据证型不同,分别采用健脾益气、滋阴养胃、化湿和胃、疏肝和胃、消食导滞等治法。

枳实为行气药,白术为补气药,许多成方将二者配伍应用。如张洁古的枳术丸,白术2两,枳实1两,治脾虚食滞,脘腹痞胀者,补消兼施,一补为主。张仲景的枳术汤,枳实7枚,白术2两,治脾虚气滞饮停之“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消补兼施,一消为主。二方侧重点不同。枳壳功用与枳实同,但力量不如枳实强,其作用和缓,以行气宽中除胀为主[2],根据病情,二者可换用。将枳壳、白术灵活运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各证型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肝胃气滞,疏肝理气和胃,重用枳壳,轻用白术,理气而不耗气

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表现为胃脘胀满,连及两胁,攻撑走窜,嗳气,每因情志不遂而诱发或加重,或伴有心烦、恶心、呕吐等。气滞在肝胃,则宜疏肝理气和胃,多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方中枳壳可用至12~15g,若胀及下腹可配大腹皮、沉香、炒莱菔子,嗳气频繁,配用旋覆花、代赭石、苏梗,胀而兼痛,配用金铃子散,伴恶心呕吐者,配半夏、陈皮等。理气药多具散气、耗气之性,故临床应少佐益气健脾之品调和之。白术为益气佳品,善固中土,配以辛散之品,散中有守,守而不碍散,理气而不伤气,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白术用6g为宜。

脾气虚弱,健脾益气,重用白术,轻用枳壳,补气而不壅滞

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过度,或久病重病耗伤正气,又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无权,而致脘腹胀闷不适,反复发作。食后痞满、纳少、便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或感腹中发凉,多用香砂六君汤加减治疗,健脾益气,醒脾和胃除满,补中寓通。枳壳善行气消痞除满,配用少量,加强疏导气机作用。健脾益气除胀用白术、枳壳配伍,实为枳术丸之义。白术用18g,枳壳用9g。脾胃虚寒,腹中发凉较甚者,可配用良附丸。

湿热内蕴,清热化湿运脾,枳壳、白术并重,热退湿化痞消

嗜食肥甘厚味或嗜酒之人,痰湿内生,日久化热,湿热蕴阻中焦,脾胃运化不畅,气逆不降,表现脘腹痞闷、烧灼不适,甚或连及胸咽,返酸、呕恶、口苦黏腻、大便黏滞不爽,多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方中枳壳理气行痰调畅气机,配用白术和中利湿,黄连、竹茹等清热化湿药制约了白术的温性。枳壳、白术各用9~12g。若烧灼感、返酸严重,可配用左金丸。

饮食停滞,消食导滞,重用枳壳,轻用白术,导滞理气兼顾护胃气

饮食不节或食后少动,伤及脾胃,脾胃运化不及,宿食积滞,气机升降不利,而致脘腹饱胀,食后加重,嗳腐吞酸,甚至呕吐不消化食物,大便不畅等,多用保和丸加减治疗。配用枳壳15g理气导滞消积,白术9g顾护胃气。若食积化热,便秘,舌苔黄腻者,可用枳实导滞丸清热消积导滞。

胃阴不足,益胃养阴降气,枳壳、白术均轻,增食欲助化源

素体阴虚及热病伤阴,胃肠津亏,失于濡润,胃失和降,表现脘腹胀闷不饥、烧灼嘈杂、咽干唇燥、便秘、消瘦等,多用沙参麦冬汤加川楝子、佛手、黄连、枳壳、白芍、焦楂、白术、炒谷麦芽等治疗。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阴津亦来源于水谷精微,胃阴虚,脾胃生化功能受损,无力腐熟水谷化生阴津,治疗时在滋阴生津的基础上,配以少量健脾益气调理中气之药,既可促进胃纳,助化源,又能防滋阴药黏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动静结合,同时滋阴药也制约了白术的温燥之性。枳壳、白术用量均轻,各用6g为宜。

参考文献

1 田庆洲,李曰庆.中医老年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45.

2 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37.

上一篇: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急性发作性眩晕2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酚妥拉明与穴压法相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