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隐农家浓浓情

时间:2022-07-10 12:57:25

耳边总是车鸣人吵,眼前总是灯红酒绿,久居繁华闹市的人,似乎早忘了山间的鸟叫虫鸣和漆黑天幕上的点点繁星,总想寻觅一处清净,总向往远方的高山大川,湖海江河。可是想要赏景,又要先忍受飞机、火车狭小空间内的长途劳顿,好容易到了旅游景点,眼前人头如织,想与青山绿水合影一张,都需要四处寻找无人的角度。天哪!我原本不是要寻找一个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的幽静地方来放松身心的吗?为什么那些美丽如画的地方,不是远在天边,就是被人群挤满。

好在朋友看出了我的心思:你不就是想找一个休闲度假的“世外桃源”吗?为什么不去清徐中隐山的大峪村看看?现在正是金秋,中隐山的葡萄,可是都熟了。

说得也是,“清徐的葡萄太谷的饼”,每年一到葡萄上市的季节,各色各样的清徐葡萄就堆满了市场,皮薄汁多,酸甜清香,总是引得人口水直流。那盛产这葡萄的地方,应该也是块依山傍水的宝地了。可是这山路弯弯,别说不认得,就是认得,去了没有熟人,会有人愿意接待我们吗?

等到汽车开进了清徐县城北部的中隐山生态旅游区,我们才发现,自己的担心真是多虑了。这里早已开辟成了旅游区,无论道路交通还是餐饮接待,都有了专人负责,这下我们不用担心了。

中隐山旅游区距离太原市并不远,只有18公里左右,紧邻大运高速公路,村子距离山口3.5公里。不过,尽管距离并不远,我们还是觉得,越往山里走,越是开向了另一个世界。

且不说绵延的山色,单是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已经让人觉得耳明目爽,加上大山里特有的安静,更是心旷神怡。车在山间行进,秋色也如同一幅油画在我们面前缓缓铺开,金黄、深红、浅红、碧绿,层林尽染,将这雄伟的山势妆点得格外迷人。

进入村口了,嗬,村里已经有不少人在等着我们了。说是景区,但是更让人有种回家的感觉。村口的老树,石磨,带着淳朴笑容的老乡,都透着亲切的味道。旅游公司为我们安排了农家乐负责我们的食宿。喔!从现在起,这儿就是我们旅游中的家了!

放下行囊,开始山村的探秘之旅。没有刻意的景观,没有工业文明的污染,除了自然,一切还是自然!沿山而下,是一条蜿蜒的峡谷,一路上一侧是怪石嶙峋,一侧是山泉潺潺。每天被电脑屏幕辐射的眼睛这下被绿色占满了,在空调房里闷得惨白的脸色也接受了阳光的洗礼,脚下的路虽然不平,一路上却少不了欢声笑语,筋骨也渐渐不再僵硬了。走热了?出汗了?身边就是天然的山泉水,洗一把脸,再捧一把喝几口,清凉甘甜的泉水顺着喉咙缓缓流下,真是舒服。怪不得这儿的葡萄会这么甜,也是拜这甘冽的泉水所赐吧。

到了葡萄的产地,怎么能不去爬山摘葡萄?据说大峪村种植葡萄已经有千年传统,有千亩园林式葡萄,有的老葡萄树,已经长了三百年,称得上是村里的元老了。而这里的百姓,也世世代代以种葡萄为生。可不是,还没进沟里我们就已经看到了漫山遍野的葡萄架,沉甸甸的挂满枝头,看着就觉得喜人。老乡告诉我们,葡萄成熟后,一般会有专门的商贩来进山拉葡萄,商贩没来的时候他们会把采摘下的葡萄放进一种特殊的窖里,以保证新鲜。难怪一进村里,就闻到空气中若有若无的甜香气息。从葡萄架上摘下最新鲜的葡萄,也来分享一下果农丰收的喜悦。爬上陡峭的山坡向下回望,成片的葡萄园呈扇形散开,真像是孔雀开屏那美丽的尾巴。清泉飞瀑,叠叠飞落,曲径通幽,果林满山,极目远眺,群峰叠翠,果然是一处世外桃源。

爬山涉谷中,体力消耗得差不多了,农家乐的大叔大婶还在等我们吃饭呢。普普通通的农家饭并不特别精致丰盛,但清爽可口别有一番风味。这个不大的小山村里还保留着朴素的民风,几根树枝扎成的篱笆就是院门,也不见有人关门落锁,不敢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可以说得上是一份古风犹存的和谐。与老乡攀谈中,我们得知,大峪村总共只有100多户人家,300多人口,是个不大的小山村,这里的气候水土特别适合生长葡萄,因此村民们都以种植葡萄为生。近年来,许多年轻人纷纷离开小村到城市打工,小山村也显得有些寂寞了。后来,一位有识之士――清徐籍企业家张俊发,发现了这块宝地。他立志在今后几年里把中隐山一带打造成具有相当规模的绿色生态旅游景区。这下,宁静的小山村热闹了起来,崭新的水泥路铺进了村落的中心,村里留守的妇女们争先恐后地报名听课学习,20余家“农家乐”就这样雨后春笋般地办了起来。旅游公司对农家乐进行卫生、价格等的统一管理,保证了既能符合游客舒适安全的要求,又能利用现有条件,保存山村自然质朴的食宿特色。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我们在中隐山大峪村的葡萄之行也即将结束了。天边的晚霞给漫山的葡萄涂上一抹金辉,农家的大叔大婶像送别亲戚那样把我们送出村口。我们带走的,除了甜格盈盈的葡萄,还有心里满满的快乐,简单而满足的快乐。大峪村的这一天过得太快,快得还来不及细细回味,大峪村的这一天又过得太慢,因为时间也在这里放慢了它的脚步……

旅游贴士

地理交通:大峪村位于山西省清徐县城北。距离太原市18公里。

经高速公路在清徐口下,左行入山路三公里处,即达大峪村。也可经307国道、战备路、榆古路抵达。注意:进山路较窄,大型面包车通过较难。会车地点较少。特别注意行车安全。

通讯联络:目前山内通讯信号较差,服务中心有固定电话。

饮食住宿:农家饮食、住宿方便,每人每日食宿50―100元不等。

特别提示:进山时请注意着装,山里温差变化较大,一定要穿旅游鞋;采摘时,要听从农家导游的统一安排;注意环境保护意识;安全意识要加强。

联系方式:0351―570501013191051111

上一篇:农家乐,到底乐不乐? 下一篇: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