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赤眼蜂生物学观察

时间:2022-07-10 12:18:13

松毛虫赤眼蜂生物学观察

摘 要:松毛虫赤眼蜂是松毛虫卵期寄生蜂,发育起点为5℃,在松毛虫卵内完成1个世代有效积温为225日度,柞蚕卵内有效积温235日度,在25℃条件,1个世代历期11~12d,成虫寿命4.5d。

关键词:松毛虫;赤眼蜂;生物学;观察

中图分类号:S476.3 文献标识码:A

1 分布及寄主

据现有标本检查报道,南至海南岛崖县北至黑龙江均有发现;国外分布于苏联西伯利亚、朝鲜和日本。

寄主:枯叶蛾科、夜蛾科、卷叶蛾科、灯蛾科、天蚕蛾科、螟蛾科、刺蛾科、弄蝶科、舟蛾科、尺蛾科的一些种类。

在吉林已知的寄主有松毛虫、玉米螟、天幕毛虫、苹果卷叶蛾、柳毒蛾、榆毒蛾、地瓜卷叶蛾、双尾舟蛾、白杨舟蛾、杨枯叶蛾、杨卷叶螟、桃卷叶蛾等20余种,为各种林木、果树害虫卵内赤眼蜂的优势种。越冬寄主有松毛虫、银杏大蚕蛾、天幕毛虫、柳毒蛾和榆毒蛾等。

2 形态特征

雌体黄色,体长0.36~0.64mm,腹部末端和产卵器呈黄褐色。复眼及单眼红色,触角淡黄、棒节褐色,翅透明、前翅基部有淡昙纹,足淡黄,跗节末分节淡褐。头横阔、稍宽于胸部。侧单眼与复眼间距离比其与中单眼的距离稍短。触角6节,柄节细长,梗节长度2倍于宽度,环状节小,两个索节大小相似,棒节长2倍于2个索节之和。前翅痣脉外侧有12~13条纵组细毛列,翅面细毛较广赤眼蜂的疏,痣脉上生出的第1条毛列的细毛约21支,第2条约14支,第3条约27支。腹部卵形,与胸部几乎同长同宽,产卵器稍突出,其长度与胸腹长度之比为1:2.2~2.3。

雄体黄色,体长0.35~0.52mm,前胸背板及腹部大部分褐色。前翅与体同长。触角毛短而密,与广赤眼蜂显然不同,4节组成。外生殖器鞘长卵形,有一大型腹中突。

3 生物学特性

松毛虫赤眼蜂在吉林以幼虫、预蛹在天幕毛虫、榆毒蛾、柳毒蛾、银杏大蚕蛾、松毛虫卵内越冬,其中以柳毒蛾为主。

松毛虫赤眼蜂是赤眼蜂中生活力较强的一种。它的生境是属于山地林栖类型,发育周期较短,在同样温度下,它比其他几种赤眼蜂发育要短1~2d。在25℃条件下一世代历期11~12d,成虫寿命4.5(3.5~6)d。

每头雌蜂的产子数也因寄主而异,柞蚕卵112.6(35~213),松毛虫卵48(7~112),蓖麻蚕卵16.2(9.2~36.1)。通常复寄生数随寄主卵粒大小,雌蜂与寄主卵之比,以及寄生时间长短而有变化。雌雄性比一般为10.5:1。

松毛虫赤眼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5℃,1个世代的平均有效积温在柞蚕卵内约为235日度,在松毛虫卵内约为225日度。

3.1 松毛虫赤眼蜂的生殖力

松毛虫赤眼蜂的生殖力因寄主卵不同和补充营养条件不同而异。以柞蚕解剖卵为寄主,成虫不补充营养的条件下,每头雌蜂的繁殖力结果是,2010年以山东烟台引进的松毛虫赤眼蜂的群体观察产卵量,最多的218粒,少的35粒,平均为113.7粒;2012年又用当地采到在落叶松毛虫卵中越冬的松毛虫赤眼蜂单蜂试验的结果是:最多的200粒,最少的28粒,平均为94.4粒。

3.2 松毛虫赤眼蜂产卵速率

以柞蚕卵为寄主时,雌蜂产卵以第2天为最多,第1天次之,第3天则很少。而观察的结果是:第1天为91.6%,第2天是8.4%。在不同接种比试验中,观察群体产卵习性时也发现松毛虫赤眼蜂在找到寄主卵后在24h左右,基本将卵产完。

3.3 松毛虫赤眼蜂的羽化速率

为了确定适宜的放蜂间隔期,分别观察了落叶松毛虫和油松毛虫自然卵块和以柞蚕解剖卵为寄主的人工接种蜂卡的羽化速率。其结果是:2种松毛虫的自然卵块子蜂羽化历期长达12d。羽化高潮在8d以内。这种现象表明松毛虫产卵期不太集中,赤眼蜂对松毛虫卵的新鲜程度要求也不十分严格。在解剖被赤眼蜂寄生的松毛虫卵,但羽化蜂数很少的卵粒时,曾发现数粒松毛虫卵内有已发育,可见刚毛、头壳等的幼虫。说明赤眼蜂在找不到新鲜卵时,也能寄生发育到后期的松毛虫卵。

3.4 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的关系

3.4.1 赤眼蜂对温度的反应

松毛虫赤眼蜂对温湿度的反应十分敏感。夏季高温5~7d便能完成1世代。如果把老熟幼虫放在0℃~2℃的冰箱中,则冷藏70d以上,还停留在老熟幼虫或蛹期阶段。

温度支配着赤眼蜂的个体发育速度、成虫寿命、繁殖力及行为活动等。据试验,温度每升高或降低2℃~3℃,世代历期便增或减1~2d。成虫在室温15℃以上即可产卵。但很不活跃,蜂发育的慢。随着温度升高,成虫渐活跃,寿命也相应缩短。为了适应野外放蜂需要,繁蜂室温度应控制在18℃~28℃。

3.4.2 湿度对赤眼蜂受的影响

赤眼蜂受湿度的影响不及温度大,在相对湿度60%~90%的范围内,蜂均能正常发育。但相对湿度低于60%以下,易造成寄主卵干缩,不产卵雌蜂率增加,产卵少,容易死亡。在湿度高达饱和时,赤眼蜂寄生的寄主卵易生霉菌,影响蜂的发育和羽化。

3.4.3 光线对赤眼蜂的影响

赤眼蜂成虫有趋光性,在强光下,特别活跃,寿命较短;在明暗情况下极少活动或不活动,成虫寿命延长。因此,在繁殖赤眼蜂时,切忌阳光直射。

3.4.4 风对赤眼蜂的影响

因蜂体细小,常随风力传播。在林内人工释放赤眼蜂时,风速风向对放蜂有一定影响。当风速在1~2m/s时,顺风方向不仅传播较远,而且寄生率往往高出逆风方向1~2倍以上。

3.4.5 降雨对赤眼蜂的影响

降雨对赤眼蜂的寄生活动有明显影响。连绵细雨天气,赤眼蜂多潜伏在植物叶背不甚活动,如天晴蜂仍正常活动,放蜂时应密切注意天气情况。

作者简介:吴广范(1968-),吉林省公主岭市大榆树林业站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生产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上一篇:耕种蓝色国土需要生态渔业 下一篇:不同抚育方式对毛竹林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