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与美同行

时间:2022-07-09 11:22:58

让学生与美同行

〔关键词〕 美;学习;拥有;追求;传递;创造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7―0042―02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有美育在心头,便是教育好时节。大自然四季更迭塑造着自身的美,奉献给生存在自然界的人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世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形象美,时尚富贵的外表美,但比形象、外表更美的是心灵美、智慧美。因精彩而美丽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美。美育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的精神支柱,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认识美、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学习美

学校是教育学生学习美的主阵地,因为美就在你身边。我们身边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最美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十大最美乡村教师”、“十大最美乡村医生”、“中华传播文化年度人物”、“十大最美消防员”……这些最美人物和他们生动、感人的故事奏响了时代美的强音。还有振奋、激励我们的美好事物:中国航天故事、“神十”飞天、“蛟龙”下海……鼓励我们奋发向上创造美。无论是最美的人,还是最美的事物,他们的人格风范和科学创造,都体现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非凡的创造力和强大的凝聚力,他们的崇高理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成为时代美的榜样。榜样是一种光亮,能为人指引方向;榜样是一种力量,能使人变得坚强;榜样是一种理想,能使人坚定信念。因此,把这些中华民族涌现出的时代最强音开发成校本教材,刻录成光盘;或作为主题班会讨论;或以校园专栏的形式宣传等,为学生学习美树起标杆,建构一把道德标尺,弘扬中华民族儿女的时代主流价值理念,既丰富课堂内容,启迪学生人生,为楷模感动,升华学生人格,又能使学生从这些时代典范身上感悟出所蕴含的震撼心灵美的精神力量,以楷模为榜样,勾画美丽人生。

二、拥有美

美不但在我们的身边,而且在我们的心中。教师就是一个美的职业。千千万万的老师,以默默无闻的坚守,以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赤胆,构筑起国家教育事业的基石,擎起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希望;老师志存高远,立足平凡,竭尽己能,担当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任,为共和国教育事业的辉煌明天增光添彩。老师心中拥有信念和理想之美,甘愿清贫,无怨无悔,并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献出青春,甚至是生命,成为学生拥有职业美的典范。学生不仅拥有老师职业美的境界,还拥有美的学习环境。穿过透视围墙,校容校貌一览无余,校门别致新颖,校园平整干净,绿草茵茵,绿树成排,蕴藏生机。塑胶操场,弹而有力,奔放向上,充满活力。教室明亮净几,白板无瑕,投影挂壁,桌椅新齐,处处彰显着时代美的气息。学生更拥有心灵美、知识美的老师。学生面对的老师学高、身正,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言传身教,用赤诚的爱唤醒学生的迷茫,哺育学生的自信,点燃学生的青春,催发学生的征帆……把学生引向阳光多彩的人生航标。

三、追求美

美是心灵的写照,追求美是人的天性。教育学生追求心灵美、知识美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美是多姿多彩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美的追求已多元化,外表美、职业美、财富美、享受美等等。学生对美的追求也不乏其外,追求名牌、衣食住行的时尚美,把追求心灵美、知识美往往淡化。因此,我们要用时代典范生动鲜活的事例,正面引导教育学生追求心灵美、知识美。如:用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生动事迹感触学生灵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是以智殉国,致死攻坚,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的林俊德;孝更绝伦足可矜,坚守教育岗位的陈斌强;在病痛中还不忘善济他人的12岁女孩何;主动为民生奔波,体恤民生艰难的人民公仆陈家顺;心怀幼吾幼及人之幼的最伟大的母亲高淑珍;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救学生但下肢被截最具纯正师德魅力的张丽莉;位卑未敢忘忧国,大浪孤胆守海疆的李文波;为海峡亲情骨血相连,抱回54个老兵骨灰罐的75岁老战士高秉涵;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的残疾人周月华;告慰逝者及家属,维护祖国法律尊严的湄公河“105案”专案组。他们,无疑是这个社会最美的一道风景线;他们,用一个个“善举”忠诚事业,无私奉献,照亮人生,温暖社会,贡献国家,激励他人。让学生走近“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就是要让他们的“美丽”引领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诚信友善、充满活力,从小崇尚科学,立志成才。同样,用“十大最美乡村教师”生动事迹,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赤胆,在教育岗位上的默默坚守,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我们不仅要向美致敬,而且让美与时代同行。用“十大最美乡村医生”动人事迹,弘扬舍生忘死的精神。通过这些感人的事迹,弘扬和学习乡村医生“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让学生重新发现人性的真善美,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与美同行,从小塑造真善美的德行,使自己的一生无愧于伟大的时代。用“中华传播文化年度人物”感人故事,弘扬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把中华文化播撒到世界各地开花结果,让每一位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拥有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体会到中华文化影响世界的魅力。用“中国航天故事”,弘扬崇尚科学的精神,学习航天人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勇攀高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铸就美丽人生。

四、传递美

一个国家的发展之路充满艰难困苦和荆棘坎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四川汶川2008年“5・12”8.0级大地震、雅安芦山2013年“4・20”7.0级地震,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凝心聚力,鼓起精气神,增添新的正能量,众志成城,共渡难关,走向复兴,实现了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美梦。还有涌现出的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战士,最美......这些人把爱和关怀的美永远留在人们心中。说实在的,我们的生活中缺少的是培育美、发现美、传递美,缺少的是滋养传递美的土壤。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会遇到艰难困苦,充满坎坷,所以,我们在学生中倡导“助他人,乐自己,美大家”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学榜样,见行动,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去关心父母、老师和同学。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在学习上,相互帮助,攻难解疑;在运动场上,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在生病时,有一句亲切的问候;在成功时,传递一个自信的眼神;在失败时,送上一句鼓励的话语……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爱和关心奉献出去,去收获美丽。帮助人的人,代表着一种美的正能量;被帮助的人,也会把这种美的正能量传递下去,做一名传递美的使者,让美永远接力。

五、创造美

把“中国航天精神”、“中国航天员故事”引入课堂,弘扬崇尚科学的创造精神。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顺利着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自从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到“神七”、“实践十二号卫星”、“天宫一号”、“神舟八号”、 “神舟九号” 搭载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又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次搭载的三名航天员是聂海胜、王亚平、张晓光。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进行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后,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已完美收官,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这些重大突破,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因为,新时代的美,已不仅仅是美的容颜的形容,更是大爱精神、大爱品德的凸显。愿我们的老师都成为无愧于时代宣传美、发现美、培育美、传递美、创造美的使者,“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把我们所有的美累加起来,把所有的美传递下去,就会汇聚成千军万马,让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充满美,让“美丽中国”更加“美丽”。?笙 编辑:刘於诚

上一篇:提高合唱教学实效性的实践思考 下一篇:利用美术教育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