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提高和控制

时间:2022-07-09 11:10:09

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提高和控制

内容摘要: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质量有两大作用,一是可以为会计师在处理一些未有明确规定的会计事项时,提供建议、指向来引导其合理地选择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二是可以为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提供软约束。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必须综合考虑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各种因素,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会计师群体是职业判断的质量基础,会计师个体是职业判断的质量控制关键。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原则 质量控制

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质量有两大作用,一是可以为会计师在处理一些未有明确规定的会计事项时,提供建议、指向来引导其合理地选择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二是可以为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提供软约束。这种软约束和法规、准则等制度控制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性质的不同: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具有强制性,而会计职业判断完全是软约束;作用的不同:违反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制度将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后果,而职业判断的质量出现问题,只要遵守了必要的程序,一般不会承担法律后果;范围不同:会计职业判断所涉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法律、准则和制度"留下"的可选择空间,两者都在不断地扩展,新型经济业务的发展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空间,而会计准则的不断颁布、修订扩大了会计“硬”约束的范围。于是,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对象)呈动态“移动”反应,永远不会消失。

提高会计师职业判断质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影响会计师职业判断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会计伦理约束因素,它直接影响着会计师如何合法、公正地处理会计事项:企业环境中权与法孰轻孰重;会计分工合理与否;会计师的诚实和公平的程度;会计师对客观性原则的理解;会计师勤勉尽责程度;会计师的经验和能力;会计师的职业关注情况:利益冲突情况;等等。作为企业会计师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应当遵守基本原则如下:重要性原则;适用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由于会计职业判断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而是与企业相关利害关系人处理经济关系、协调经济矛盾、分配经济利益有关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必须综合考虑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各种因素,具体进行企业会计政策的判断和选择,应主要考虑以下问题:

遵守会计法规制度。这是会计职业判断的首要准则。在中国,会计职业判断只能在会计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作出判断和选择,所抉择的企业会计政策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精神实质。也就是说,会计职业判断,只有在会计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提供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才是合法的。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必将承担法律责任。

公允反映。财务会计作为主要为企业利害关系人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对外报告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当是真实而公允的。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即使企业的所有者通常也可能无法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两权分离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投资者对企业的影响能力被日益削弱,“内部人控制”明显增多。强调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允揭示,即“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至关重要。企业利害关系人,尤其是企业的所有者和债权人有权得到公允的财务会计信息。因此,公允反映应当成为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要核心思想。

恪守职业道德。会计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是一种技术方法和道德理念并重的职业。遵守职业道德是防止会计信息虚假误导的基本前提。在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会计职业判断始终面临着客观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和公允揭示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斗争,始终伴随着道德因素。因此,会计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恪守职业道德。

适用性原则。会计职业判断的适用性是完成企业目标、贯彻经营思想、确保企业会计政策得到很好发挥的重要保证。一是必须本着务实谨慎的精神,对具体会计政策的判断和选择,要综合考虑行业特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理财环境、内部管理、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诸多因素。二是正确评估企业自身所面临的商业环境,按照内部控制原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三是要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理财环境的变化,对会计政策作出重新选择,以确保在新环境下的适用性。对于这一点的理解,与一贯性原则有着相同的辩证关系。

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也是一种商品,提供和使用会计信息需要花费成本。只有当会计信息所能带来的效益高于其成本时,才值得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包括收集、整理、编制报表、查核鉴证、分析及解释所花费的代价等。这些成本大部分是由企业负担,但也可能转嫁给报表使用者。至于会计信息的效益,对企业而言,可能增加经营效率,获得资金的融通或吸引投资;对投资者和债权人而言,可充分了解投资报酬及风险,使其资金处于最佳运用状态,与此相对应,社会经济资源也可得到最优配置。所以,人们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抉择企业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在基本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应选择便于理解和实施的会计政策,并尽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在操作成本大致相等时,应优先选择能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相关和可靠的会计政策。

会计师群体:职业判断的质量基础

程序和原则是确保职业判断高质量的基础,会计师群体在实施会计职业判断时,应道循的基本程序如下:确保会计人员的质量。职业判断是一个技术性和原则很强的工作,需要高素质的会计师来执行,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这就要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要求会计师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要有必要知识和技能基础。会计人员要达到所要求的能力,以保证他们顺利履行职业判断的职责,会计师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是进行职业判断的基础。因此,会计师从业必须具有相应的资格和能力的证明,吸收会计师加盟时,企业人事管理部门必须对其能力、品行进行综合考察。合理安排会计师的工作。在安排会计工作时,除了充分考虑被委派人的经验、能力、职业道德情况外,同时,还应考虑会计师的专业特长,对该会计事项的熟练程度、独立程度等。把关指导。下属会计师的职业判断需要得到责任人适当的指导,这种指导不是越俎代庖,而是向他们解释事项的性质、处理不当所造成的影响,以提醒会计师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于同一会计事项的了解和分析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职业判断结果,对于职业判断的分歧,主管人员应把好关口,要求不同观点的会计师作出必要的解释,在这基础上,对各自判断的出发点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以使职业判断更加符合实际、满足信息使用者需要。监督。监督是提高职业判断质量的重要因素,合理有效的监督工作,是提高职业判断的质量,履行会计师职责的必要保证。监督者主要有四大任务:监督职业会计师是否遵守会计伦理原则:核实会计师进行职业判断的依据是否准确、充分;判断过程中,会计师是否保持独立;检查职业判断产生过程中是否还存在未解决的重要的职业判断问题。审查会计师个体的职业判断产生分歧和偏差的原因。

会计师个体:职业判断的质量控制关键

提高职业判断的质量除了理顺企业环境,消除内部人控制问题,搞好相应的制度控制外,会计师自身还应拥有相应的专业技能,谨慎地进行职业判断和保证真实和公正。具体地,会计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端正认识。企业会计准则、制度和指南留下可选择空间的基本出发点是使会计核算和报告更客观真实。政策选择自由度的扩大并不是意味着企业可以肆意操纵会计利润,更不是可以利用会计职业判断造假和提供严重失真的会计信息。会计师和企业负责人需要端正认识,跳出狭隘的利益圈子,否则,容易对现成的规范和规定视而不见。

其次,实事求是。会计职业判断以经济事项的发生为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会计职业判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会计师对外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应努力作到“真实和公允”。

第三,依法律、法规和原则为判断依据。职业判断是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所提供的政策范围内的选择判断,对于具体经济事项首先要了解现行法规、准则和制度是否有所规定,如果有规定的应该按照规定执行,如果没有规定才需要会计师根据会计原则作出判断。

第四,要充分发挥会计师自身的职业意识作用。会计师好的职业意识能够有助于作出恰当的职业判断。由于会计师个人的能力局限性和经济交易的复杂性,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有可能与实际情况相背离,会计师为此而必须具备应有的职业谨慎,具备较强的核算意识、成本意识、真实意识、竞争意识、盈利意识和风险意识以及法制意识。

第五,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应要求会计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处理会计事务的技能。现实条件下很难想象一个连会计学基本原理都没有掌握的人,会成为现代企业合格的会计师。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已经不仅能按照制度记帐和报告,而且能运用职业判断来处理某些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并挑战性地要求会计师真正成为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参谋。因此,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是会计师要做好职业判断的前提。

第六,用动态系统的观点进行职业判断。企业会计事项发生的经济环境与企业经济活动的动态过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会计是通过特定的语言和方式来反映过程的变化及其结果。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是要在熟悉这些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判断性估计和决策。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运动、不断演变和发展,对会计也有新的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得会计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理论不断丰富,会计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会计职业判断需求面也在扩大。同时,社会对会计师的期望值正在上升,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作为企业会计师就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进行职业判断,时时处处关注经济活动发生的前提和背景,密切注意经济活动的动态联系和影响变化。

第七,会计师应注意反复权衡和选择。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经验判断,它受优先原则、企业利益、职业伦理等制约,需要会计师有若干年的从业经验和掌握一定的判断技巧。选择什么样的会计方法和会计政策更切合企业的实际,不仅要在准确把握会计政策和会计原则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企业,而且要在多个会计原则下反复权衡和选择。建立伦理标准是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控制的前提,它对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维护企业和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八,必要的职业谨慎。会计师在作出判断之前,能根据经验和特定的事项预见不合理的风险和对利益相关者的损害。能够识别自己所不熟悉的情况,并采取事先预防措施。有能力排除对作出判断有重要影响的疑问和问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能够敏感觉察到异常情况和关系。如:影响事实判断的因素主要有是否有明晰界定的规则和方法、问题本身是否清楚、能否排除个人因素等等。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3.王文彬,林钟高,龚明晓.《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上海三联书店,1998

4.薛云奎.《会计准则制定的方法论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5.王开田.《会计行为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论企业财务目标实现中的冲突与协调 下一篇:上市公司信息化与公司绩效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