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日记,开拓小学习作教学新视角

时间:2022-07-09 05:58:03

巧用微日记,开拓小学习作教学新视角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部分。小学习作教学要紧扣新课改教学模式,积累生活素材,激活学生主动写作意识,凸显学生主体作用。微日记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积累,是学生写作素材的源泉。教师要帮助学生探究写作技巧、方法,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一、精选微日记主题,激活学生写作兴趣

激活学生写作兴趣,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改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要求。很多时候,教师喜欢用自己的思想束缚学生,总认为学生年龄小,无法确定写作主题。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小学生好奇心强,具有极强的观察力,体验独特,如果能让学生自主确定写作主题,一定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当然,写作主题不能过于宽泛,要让学生抓住写作关键点,教师要划定写作范围,实现写作主题的针对性。

在学习完《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课后,教师总结单元主题,引导学生记录下学习感受、体会。有的学生在微日记中写道:“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他们对我们的爱是最无私的,学习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我更加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学生写完体验感悟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习作训练:“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几篇课文主题都是父母对我们的爱,然而有时我们难以理解这份爱,很多学生往往误解、顶撞父母,遇到这样事情的时候,你会如何面对?”教师确定好写作范围后,有的学生借鉴《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学习感受,并通过事例展现父母之爱。教师根据文本内容确定写作主题,增强了学生写作信心。

教师要拟定与学生生活挂钩的主题,让学生把心情、学习心得、劳动体会等主题内容写进微日记,进而利用微日记主题设置写作训练主题。这样的主题训练方法能增强学生写作信心,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活用微日记内容,拓展学生写作思维

微日记字数不受限制,学生思维的精华部分被搜集起来,这就为学生习惯养成和思维拓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微日记在内容上没有太多要求和限制,随意性较强。微日记内容包含众多方面,小学阶段,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将自己的经历、感悟、体会写下来,作为文章写作素材。受思维发展限制,小学生遗忘速度较快,每次写作,都会感到无话可说。学生可以借鉴微日记中的事例,丰富写作内容。

在学习完《燕子》《翠鸟》等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写微日记:“学习完这些文章,你一定对小动物有了全新的认识,文章是如何对动物开展描写的?你有什么样的启示?”学生纷纷记录下学习收获,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写作。在开展写作前,学生互相讨论,有的学生说:“首先要写清楚动物整体的外形特点,然后分别描述动物各个部分的特点,在分写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不能乱写。”还有的学生说:“描写动物的外形是一方面,对动物习性的叙述也很重要,尤其要将自己对动物的感情表达出来,这样才是正确的写作方法。”写作创新有众多切入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微日记这一载体,把握好微日记内容,准确理解写作内涵。教材内容会给学生极大刺激和启示。学生会产生感悟,萌生写微日记的冲动。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微日记中记录的内容开展写作活动。

三、优化微日记形式,培养学生写作个性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具有自身规律,受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写作形式创新有一定难度。习作教学中凸显写作形式,有利于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个性。微日记不受内容、主题束缚,采取多样化的写作形式,写出自身独特感受。微日记写作形式创新不是一两次训练就能做到的,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开展微日记训练,为习作训练奠定基础。

讲授完《新型玻璃》和《假如没有灰尘》这两篇说明文后,教师总结说明文相关内容。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学习了一种新型文体――说明文,就是要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说明事物,在课文《假如没有灰尘》中,作者首先写了灰尘是什么,然后重c说明灰尘的作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写一篇说明文:“说明文看似没有条理,实则具有很强的条理性和实用性,学习完本单元的说明文,我们更加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试着选择你最为熟悉的物品,写一篇说明文。”

为提升学生写作有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创新写作形式,为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做铺垫。写作形式虽然不如写作内容那样重要,但教师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作文的形式。新颖的作文形式能够吸引教师注意力,给教师留下好印象。

小学生写作学习正处于发展关键期,将微日记引入习作教学能最大限度发挥微日记优势和积极作用。教师要精心挑选微日记主题,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灵活利用微日记内容,拓宽学生写作思路;适当开展微日记整合、加工,彰显微日记特色,培养学生写作个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儿童癫痫用药有讲究 下一篇:浅析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