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水”与“长流水”

时间:2022-07-09 11:59:34

曾经教育界风行这样的理论: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对此,我不敢苟同:老师满腹经纶固然重要,但方法传承更为关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固然有教师这一桶水可依,但也终不如他们自己挖掘的泉水资源充足。

对此,我想起老家的压水井:只用那么浅浅的“一碗水”就能引来“长流水”。这个水井滋养了我家的菜园,滋养了我家几辈人,也将滋养我此时的教育理念,成为我一生执教的明灯。

其实,每个学生的心底都有“水”的潜藏,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的“压水井”,他们所缺的,就是老师那一碗水的引导。方法得当,“一碗水”足矣;方法不当,“一桶水”也无益,再多也会付之东流!

当然,这碗水不是随意的一碗水,它是深深的厚重的积累,是针对每一个文本所蒸馏出的“水之精华”。它是一种凝结,是一种境界,体现着教师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技艺。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用“一碗水”引出学生“长流水”。通过这“一碗水”的引导,触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逐渐让学生心底的“水”慢慢渗出,由沉睡变苏醒,由苏醒变流淌……

那是一个柳絮飘飞,燕子翩然的午后,又是一堂作文课,立意训练完成后,我引导学生如何写议论文的开头。我把注意事项及有效的方式方法讲解后,开始布置题目。三组话题任选一个,并按照各自的要求,请学生快速写出一个开头来。

我平时和学生相处得很融洽,他们也敢想敢说不怕我。班长王××举手示意站起来,脸上挂着讪讪的笑:

“老师,好多题目在你手里解决得都很轻松,可到我们手里却是很难。老师你出题难我们,我们能不能……出一个题目……你做做?”这个大男孩小心翼翼地说着,话语招来众多学生的附和。

难得学生鼓足了勇气来将我一军,凭着往日阅读和写作带来的自信,我爽快地答应了。学生兴奋异常,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想找一个难题。

一阵小小的骚乱过后,还是王××站起来,给我的话题是“心灵最大的敌人莫过于时间的磨逝”,要求:(1)用“引言式”开头;(2)整体构思一下写作思路。

最初的感受这是啥破题,不知这家伙从哪里逮住一句话,就奉若神明!有心打退堂鼓吧,面子上过不去;接受吧,又实在不好写。

真是到考验我“有水没水”的时候了,这碗“引水”我必须得漂亮地端出来!咬牙思考下去:

审题―立意―构思―快速组织语言。

我大脑飞速旋转,上天入地,神驽八极……那众目睽睽的场景让我像是又经历了一场生死攸关的考试。好在我琢磨出这话的意思,可能是谈坚毅的话题。自制力强的人能持之以恒,做出成就;意志薄弱的人朝秦暮楚,一事无成。

短短的一两分钟我却经历了很大的心理变化,我打好腹稿,谨慎地开始,开口前心跳得异常:

“所谓‘志者恒进,为者常成’,又有古语‘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真正有志向的人,不会轻易改变他的志向,一任风雨的消磨、岁月的流逝……”

“整体构思:这篇文章我打算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来写。蛹破茧成蝶,花间翩然起舞;鹰脱喙新生,苍山任我飞渡;司马迁经受了困难的考验,数十年如一日完成《史记》;霍金……仲永……”

哗哗的掌声响起,热烈且经久!这是学生给我的热情的鼓励。看着学生兴奋的眼神和满是惊讶钦佩的笑脸,我突然泪落:多容易满足的学生,我不过是做了一个老师该做的事!

“老师您真棒!”“问师”的“事事儿王”班长大声赞扬,“老师真牛,我服了,真服了!”

“打腹稿还不过三分钟呢!”

“老师你写作文能用多长时间?”

“老师你是怎么一下想起这么多例子的……”

“亲其师,信其道。”作业收上来,每一位学生的卷面都异乎寻常的工整。仔细批阅,竟有近三分之一学生写得特别精彩!我知道,他(她)们在努力地向我靠拢。我再一次被感动!

从此,每次写作我都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其中,力争用我的“一碗水”引出学生心底的“长流水”。山有形,而水无方,但水流依山而定,我愿意把自己的种种设想引入课堂,搭设一方方山势,引导着学生的缕缕思绪。万涓成水,汇聚成河,一泓泓清泉汩汩流淌在青山碧野间。

我的参与、我的设想都仅仅是一碗碗引水,而巧妙“引水”过程需要太多的学识和技巧。学生心底的“清流”远远没有真正开发。

但不停地尝试,无尽地探索,还有偶尔得逞的欢欣喜悦,都给我的教学带来许多收益。渐渐的,我发表的文章多起来:《雕古终胜刻金》《孩子领我回家》《式微式微,胡不归?》……学生获奖的作文也多了起来:张××同学的作文《门》,丁××同学的作文《一碗水饺》,孟××同学的作文《安静也是一种文明》,分别获得了省一等奖、市一等奖和市二等奖的好成绩。还有杨×同学的《哭泣的瓶子》,王××同学的《人间几度清明》等,均堪称佳作!

这些成绩让我相信:有梦在,希望就在!一步步探索走来,纵有坎坷我也坚信,每一个孩子的心底都有一汪汩汩流淌的清泉。行走三尺讲台,我甘愿做一个“引水人”。什么时候我能听到“泉水”在课堂上叮咚流淌,而我却只在泉水旁醉心观赏?

参考文献:

肖敏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初中作文课堂教学[D].苏州大学,2009.

上一篇: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研究进展与趋势 下一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