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07-09 10:59:53

试论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 文章主要从立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说明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这四个阶段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和对策。

关键词: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四阶段;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造价管理政出多门、招投标串通压价、部分新型材料价格失控等,如何采取有效可行的对策,建立一套完整的制约体制,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已迫在眉睫。

1、“四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应贯穿全过程

1.1 立项决策阶段

在这一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重点是积极参与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根据市场需要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在对建设产品的技术来源、市场容量、市场前景以及经济效益分析等各方面作出深入的调研和正确的评价,编制投资估算尽可能全面,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如材料价格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建设的作用。

1.2 设计阶段

拟建项目经过决策立项后,设计就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在这一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据经验分析,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占75%以上,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短,直接决定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多少。据统计,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以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0%。在市场经济下,要做到设计经济合理,应积极推行设计招投标制即设计方案竞标制。

目前,设计单位凭关系、靠情面承揽设计任务的情况还不少,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设计深度不够,不能适应工程施工招投标的需要,尤其不能满足现在建设工程无标底施工招投标的要求;另一方面设计个性及变更频繁,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定的难度。

另外可采取合同约束的方法来严格设计合同条款,不能仅限于标准的设计合同格式,对于设计合同,在技术条款上,非常有必要增加工艺专业图,以期满足工程施工招投标的需要; 在经济条款上,应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如设计变更费用超出施工合同价的某一比例(如8%)时,可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质保金等。

1.3 招投标阶段

工程招投标包括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和施工招投标两个方面。在施工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严格施工单位资质审查,必要时应进行实地考察。防止施工质量低劣、财务状况差、信誉差的施工单位进入投标单位之列。

(2)合理低价中标。业主方对项目的“合理低价”应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标。目前,正推行的建筑安装工程“无标底”招投标,对于业主方来说,并不应把它理解为真正的没有标底,业主对工程建设项目,其建安工程造价成本价应做到心中有数。

1.4 施工阶段

在工程施工阶段,由于工程设计已完成,工程量已完全具体化,并完成了施工招标和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据统计,这一阶段影响工程造价(即工程投资)的可能性只有5%~10%,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工程投资却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则很大,因此,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除了加强合同管理、工程结算管理外,重点应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投资浪费。

(1)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在积极协助、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

(2)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在施工过程中,引起设计变更的原因很多。如何减少设计变更, 首先应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设计变更,除非不变更会影响项目功能的正常发挥,或使项目无法继续进行下去。认真处理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业主方现场代表、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方为有效。另外,有条件的业主方可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3)严格现场签证管理。首先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与工程经济人员相互配合,做到随做随签, 同时签证必须达到量化要求,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且不能超过应签证的范围。

2、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造价管理部门政出多门。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存在着多部门、多层次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所以也就造成造价管理政策政出多门。如目前的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就面临着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建设、计划、财政、审计等部门均有关于造价咨询中介机构的业务或资质的管理规定。不取得以上各部门的资质证书,造价咨询机构均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2)不合理的招标办法导致“造价失真”。所谓的“无标底”招标及招标工程人为压级压价,导致工程造价失真。由于招投标工程成本价的难以界定及其操作的困难,使工程招投标管理部门较难在中标价是否低于成本价这一关键问题上实施有效监控,致使部分业主为减少建设投资,人为压级压价,造成不合理低价中标,同时也埋下了工程质量事故的隐患。

(3)工程设计标准难以控制,浪费严重。部分设计人员缺乏责任心,人为提高安全系数造成巨大浪费。应中标施工单位的要求,人为变更设计,抬高标准, 配合施工单位赚取超额利润。

(4)部分新型材料价格失真,导致工程造价虚增。由于信息不畅建材的价格异地差别较大。承包商利用部分业主的不知情,导致造价失控。

(5) “三超现象”普遍存在。部分业主单位为了争取项目能顺利通过,采取“化整为零”, 尽管压低概算造价,预留投资缺口,但是在建过程中通过追加投资,提高建设标准,结果导致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时又超过预算。

(6)有的审计机关存在 以审代结现象。《建筑法》第十四条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并在执业资格证书许可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根据《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管理办法》的规定,一切工程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含各级审计事务所), 均须向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办并经批准取得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证书,方能根据批准的资质等级,在规定的从业范围内从事工程造价咨询和工程结算审核。但有的审计机关认为审计部门根据《审计法》对建设项目的工程预决算实行审计,而工程结算是竣工决算的组成部分,他们无须持证,只须凭审计职能就可直接对工程结算进行审计。审计部门的这种借行政手段干预正常的造价咨询中介机构承揽业务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造价咨询市场的秩序。

3、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若干对策

要使建设工程造价得到合理确定,有所控制,就必须在基本建设领域全方位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 1)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通过对竣工工程经济指标的测算,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设计概算依据。通过加强投资估算管理和推行限额设计,合理确定工程的静态投资,充分预测动态投资,保证建设项目决策打足资金,不留缺口。加强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竣工验收时,应注意同设计方案对照检查,对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须经原项目批准机关认可,未经批准同意,擅自追加投资、改变设计、高标准、扩大建筑面积的,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还应追究其责任。

(2)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推行和完善招投标制,利用市场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目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加强对投标的监督;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确定一套有效的工程造价和材料价格信息机制,对合理确定标底价及成本价等相关造价指标加强监控;在批准项目招标申请时应认真审查招标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施工企业也应加强自我保护,不要盲目投标,谨慎择标;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标底和合同价的审查把关,一方面不干预交易各方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保证价格竞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法维护建筑市场主体各方的合法权益。

(3)加强工程预结(决)算环节的监督管理。针对工程预结(决)算环节较混乱的情况,除加强对编审从业人员的工作管理外,还应将此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的重点,组织工程预结(决)算的检查。

(4)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业管理。一方面要加大管理力度,理顺管理体制,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保证咨询工作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工程造价咨询执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工作,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其在咨询服务和市场中介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5)加强工程类别划分和收费许可管理。要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防止工程类别划分的随意性。对违反规定随意压级压价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4、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始终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时时要有控制投资的经济头脑,充分利用和认真分析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把握住市场经济的脉搏,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梁好,浅谈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交流,2002.03

[2] 陈雪芬 梁志锋, 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建材,2006.04

上一篇:生态园林城市景观设计分析 下一篇:浅谈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