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白芥子发泡规律的研究

时间:2022-07-09 07:22:19

斑蝥、白芥子发泡规律的研究

[捕要]目的:探讨斑螯、白芥子用于天灸疗法时的发泡规律,找出控制发泡程度的条件。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175人随机分为5组,观察不同药物或药量的发泡率、发泡时间、发泡大小及疼痛程度。结果:同种药物不同量组的发泡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药物组发泡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主题词]斑蝥;芥子;发泡疗法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2-0126-03

中图分类号:R245.8 文献标识码:A

天灸疗法属中医外治法,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带有刺激性的药物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故称为“天灸”。常用的发泡药物有:毛莨、铁脚威灵仙、砒霜、巴豆、大蒜、白芥子、斑蝥等。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咳嗽、关节炎、痛经等多种疾病。随着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传统中医治疗手段需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方能使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天灸疗法具有适应证广、安全经济、疗效显著等诸多优势,它正适合了社会发展的这种需求,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

天灸疗法深受广大医生患者的厚爱,但在临床运用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如发泡药物众多,哪一种发泡效果最好?疼痛最小?从贴敷到发泡产生需要多长的时间?发泡与不发泡对疾病的治疗是否有影响?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如不能很好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天灸疗法的临床应用及其进一步研究。笔者在查阅大量古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历代医家使用发泡药的频率为依据,筛选出最为常用的发泡药斑蝥、白芥子,对其发泡率、发泡时间、发泡大小、疼痛率、疼痛程度等基本发泡规律进行研究,以期对临床给予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健康受试者175人,年龄在16~65岁之间,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发泡药物:斑蝥、白芥子(由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直属医院中药调剂室提供)。药物剂量根据古代文献剂量推算后确定为每穴0.05 g与0.01 g两种。将斑蝥和白芥子分别粉碎后,过80目筛,再分别用分析天平称取0.05 g/穴和0.01 g/穴的药物备用。

(2)取穴:在受试者的背、腹及上、下肢的内外侧各选一穴,即左脾俞、左天枢、左足三里、右手三里、右内关、右三阴交,并按上述顺序将穴位编为1~6号。

将175名健康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5组,每组35人(其中1、2、4、5组各脱落8人,实际人数27人)。第1组贴斑蝥,0.05 g/穴;第2组贴斑蝥,0.01 g/穴;第3组贴白芥子,0.05 g/穴;第4组贴白芥子,0.01 g/穴;第5组为空白对照组,贴面粉,0.05 g/穴。每组再随机将药物贴在每位受试者的1~6号中的1个穴位上。

(3)药物贴敷方法:在3 cm×3 cm胶布中间剪一个直径1 cm的圆孔,将胶布的圆孔对准所选腧穴,使腧穴皮肤露出,取备用药物,用蒸馏水调至膏状后放在圆孔中央,另取约2cm×2cm的胶布覆盖住圆孔及药物。

(4)药物贴敷的时间及观察方法:药物贴敷好后发给每位受试者一张量表,每15分钟由工作人员观察皮肤情况及询问疼痛程度,并给以记录。如果发现皮肤红肿,隆起高出周围皮肤或发泡面积超过圆孔面积的1/3,视为发泡成功,即刻揭去胶布。试验药物最长贴敷时间为120分钟,到时即揭去胶布。试验最长观察时间360分钟。

1.3观察指标

(1)发泡时间的计算:从贴敷完毕开始至患者贴敷处皮肤见红肿,隆起高出周围皮肤或发泡的面积超过圆孔面积的1/3所需要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记录。

(2)发泡大小的测量:揭去胶布后用直尺量取红肿或发泡区域的最大直径,记录精确到0.1 cm。

(3)疼痛的测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此法与数字评分法相似,用一条长10 cm的直线,两端标上0和10字样,0表示无痛,计为0分,10表示最痛,计为10分,让病人标出疼痛的相应位置,测量从0到标示点的线段长度,按比例给出分值,从而估计出疼痛的程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泡率的结果与分析见表1

5组资料经行乘列表卡方检验,然后应用卡方分割法,进行两两比较得出:5组的发泡率有差异,P=0;1组和3组无差异,P=0.8882;2组和4组无差异,P=0.3794;1、3组的发泡率高于2、4组。

2.2 发泡时间的结果与分析见表2

4组资料呈正态分布,经方差齐性检验后,方差齐,应用方差分析得出:4组在发泡时间上有差异,F=18.3296 P=0.0000。两两比较得出:1组和2组的发泡时间无差异,P>0.05;3组和4组的发泡时间无差异,P>0.05。

2.3 发泡大小的结果与分析见表3

4组资料呈正态分布,经方差齐性检验后,方差齐,应用方差分析得出:4组在发泡大小上有差异,F=5.1142,P=0.0031。两两比较得出:1组和3组的发泡大小无差异,P>0.05;2组和4组的发泡大小无差异,P>0.05。

2.4疼痛率的结果与分析见表4

5组资料经行乘列表卡方检验,然后应用卡方分割法,进行两两比较得出:5组的疼痛率有差异,P=0.0002,1、2、4组的疼痛率无差异,P>0.05。

2.5疼痛程度的秩和检验

在发泡情况下,4组在疼痛程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023。

3 讨论

3.1 发泡率

斑蝥、白芥子在相同剂量下的发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同一种药物用不同剂量贴敷后其发泡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3.2 发泡时间

同种药物不同剂量的发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斑蝥组发泡的时间长于白芥子组的发泡时间(P

笔者观察到:白芥子组的发泡几乎都是在贴敷

后2小时以内就发生,而斑蝥组在贴敷2小时内却未见发泡,在揭去贴敷药物后,其发泡尚需再经过一段时间(约需2小时)后才可见到,这一现象应特别引起注意,以避免用斑蝥发泡时贴敷过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另一方面,斑蝥组的发泡是在皮肤上形成类似烫伤后透亮的水泡,而白芥子组的发泡是贴敷部位皮肤出现红肿,高出周围皮肤,却看不见类似烫伤后透亮的水泡。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与斑蝥素(蚁酸)、白芥子甙生成的硫代异氰酸对羟苄酯对皮肤刺激作用的层次不同有关。

上述观察提醒我们,在临床上需根据不同药物的发泡规律,来确定贴敷时间的长短,不能对所有的发泡药物都用统一长度的时间来贴敷,更不能仅凭用眼睛对皮肤的观察,来确定贴敷时间的长短。贴敷时间的过短或过长都会对正确地、合理地使用发泡疗法产生不利的影响。

3.3 发泡大小

在使用相同剂量时,白芥子发泡的大小与斑蝥发泡的大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0.05 g/穴剂量组与0.01 g/穴剂量组在发泡大小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3.4疼痛率的观察

不同剂量斑蝥、白芥子组的疼痛率有差异(P0.05)。白芥子0.05 g/穴剂量组,疼痛率最高,可能与白芥子甙遇水后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硫代异氰酸对羟苄酯有关,此产物对皮肤痛觉感受器有强力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作用随贴敷药物剂量的增加,使受试者皮肤的敏感性普遍增加。这提示我们在临床中,如不考虑白芥子本身的药物治疗作用,单纯从发泡降低疼痛率的角度出发,可选择斑蝥取而代之。

3.5 疼痛程度的观察

在发泡情况下,不同剂量斑蝥组和白芥子组在疼痛程度上无差异。这可以说明:在试验药物剂量和贴敷时间范围内,疼痛程度与是否发泡有关,而与药物种类、药物剂量无关。

本研究是对天灸疗法中药物发泡性质的一项基础性、探索性的工作,这里仅对斑蝥、白芥子单独使用时,两个剂量贴敷后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观察分析,对更多的发泡药物,或联合使用发泡药的研究尚未涉及,笔者更期望深入开展对发泡药物的作用机理、有效成分提取、药理学、毒理学、剂型、剂量等的研究,尽快把天灸疗法变成一种更易于患者接受、使用更加方便、疗效更加突出的方法,这是笔者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注:本文所涉及到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针刺加梅花针叩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2例 下一篇:头部电针透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