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荷兰生Baby

时间:2022-07-09 06:30:31

在家里生还是在医院生?

怀孕7个月的时候.我回到了海牙。

到后第2周,在家庭医生的安排下,去一孕期诊所做产前检查。

“一切正常.你决定在家里生还是在医院生?”当医生自自然然冒出这句话时,我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在家里生?怎么可能!在家里生孩子,对了.还得有接生婆,哈,这些我还只是在电影里看到过.可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连我们的父母―代都没有经历过,难道还会发生在今天的欧洲大陆。可事后我了解到,在荷兰,如果孕期检查一切正常的话,就在家里生产。而且如果第―个孩子正常顺产的话.第二个孩子,几乎没有商量,都是在家里生产的。后来,我慢慢发现,周围很多朋友。朋友的朋友,都是在家里生产的,而相关材料关于在荷兰生育的音盼.也是清楚写着;生产是非常自然的事隋,不需要去医院,要按照自然规律让它自然地发生。

在荷兰.每位孕妇,都有一个midwife.从怀孕那天起.她们就负责你的产前检查.孕期知识的传授,分娩指导等等,总之,一切有关孕期以及生产的事.全归midwife管理。从第七个月起,她们会定期到你家里为你检查身体,一直到生产那天,她们会带着相关医疗设备到你家,为你接生。我的―十美国朋友,竟然是在家里的浴缸里分娩的,据说这样可以减少疼痛。产后,会有专门的护士到你家里工作,每天8小时上班,帮助你顺利度过产后最初的日子。

总之.今天的荷兰,在家里生产可不是什么新鲜事啦。

我其实对于在家里生育是满有心理障碍的,幸亏我的长子是剖腹产,所以.我的产前检查和生产也终于有幸落到了医院,谢天谢地.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地了。

剖腹产还是自己生?

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医院生产;紧接着,又出现了第二个难题.剖腹产还是自然生?真是一波未平―波又起。

按照我们以往在国内的经验,如果第一胎剖腹产,那么第二胎,别无选择,也要剖。所以,在国内的时候,我也就在心里盘算着.选个良辰吉日.把老二剖出来算了。当时.在国内负责为我产前检查的天亮曹主任就告诉我,如果我回到荷兰去生产.自然分娩是免不了的。曹主任曾经在比利时Bart医学院作过访问学者.她告诉我,即使我的第一胎是剖腹产,这第二胎也要争取自己生产;而且我的一个朋友,她的两个孩子都是在瑞土出生的;她说,不用害怕,她家老大是剖腹产.老二就是自然生产.没问题。

我的档案转到Lerburg医院妇产科后,这是我面临的第―个问题。

第一次到医院做产前检查,也是很详细的记录历史资料,而且跟曹主任说的一样,要争取自然生产。

主管大夫范得林有着一张阳光的脸.每次见:到他.他都喜喜的,好像老朋友,让你觉得信任和踏实。而每次,他都让我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自然分娩,他还不失时给我列举剖腹产的风险,因为,那毕竟是手术。手术,就意味着有风险,他无时不刻不试图说服我一切遵循自然规律的好处。

老妈到我生育的医院视察

为了看到外孙女的降生和照顾我的产后生活,老妈来到了海牙。

从事医务工作几十年的老妈,来后就提出要去我生育的医院“视察”一下,做些对比,看荷兰的医院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第一次到lerburg医院:真不愧是老妈好眼力,观察一会后,告诉我.谁是护士,谁是医生,谁是勤务人员,我来了这么多次,还是第一次认真看这些,老妈说他们的衣着上都写着呢。每次负责测量体重和血压的护士是个大高个子的荷兰女孩,真高,看样子足足有1米8,她听说老妈刚刚从中国来,还是医务工作者,特别高兴,问这儿问那儿。一会儿,我的主管医生来了,寒暄后,他问老妈,希望剖腹产还是自然生,老妈想了想,说:“我还是觉得顺其自然好。”范大夫听了,激动得拉着老妈的手不松开。

老妈接着说、过去她们这代人生孩子,也都是自然生产,可现在孩子们都娇气了,而且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只有一个,所以,很多人都希望剖腹。范大夫说,荷兰也经过这个阶段。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也很盛行剖腹产,但现在大家逐渐意识到,还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好啊。

老妈和大夫护士都说得投脾气,以至于等下次我查体,竟然从护士到大夫都问老妈妈怎么没有来。我回家告诉老妈您的人缘儿还真好。

由于一些疏忽,老妈的签证只有一个月,当时想一个月也行,能够看见宝宝出生了,没想到,这个小东西到了预产期却迟迟不愿出来,于是我们急了,范医生说,我来给你们写封信,拿到签证官那里,应该能够延期的。

没想到,有了医生的这信,签证官二话没说,竟然很顺利就延期了,真是皆大欢喜。

同病房的妈妈

说来真巧,跟我同住一病房的产妇,玛丽娅,竟然是我儿子曾经就读的荷兰学校的老师。

聊天中,她告诉我,她工作的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叫鲁道夫,就在莫扎特路上,啊,那不是我家门口的学校吗,我的儿子嘉桐还在那上过学前班了。我说起嘉桐,她竟然还有印象,我告诉她,儿子已经转学到英国学校了,但儿子荷兰语的基础都是在鲁道夫那里练就的。

她忧心忡忡地告诉我.她家老大去年在这生的.但不幸出生3天就死了,她这次也很担心。她的妈妈在这个关键时刻都不敢来医院,是她的朋友们陪同她来的。她把过世的儿子的照片摆在床头桌上,愿上帝保佑她们。

玛丽娅老师的孩子顺利降生了,祝福的亲朋好友一拨儿又一拨儿,我们的病房成了整个儿产科最热闹的地方.鲜花放不开了,礼物成堆。呵呵,最后人多得干脆连人带病床一起推到了会客室,孩子也暂时送到婴儿室托管。

当爹的亲自为女儿剪断脐带

谢天谢地,一切顺利,我的宝宝在孕期41周的时候,姗姗到来了我家。当爹的早早备好相机.拍下了女儿降生的动人时刻,还亲自为女儿剪断脐带。我们给她起名儿嘉岚。

早就听说在国外生产,产后就让下地.洗澡,这次,我亲身领略了。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产后食谱。

按照我们的传统,产后的那个月,就是我们说的坐月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是多少年的规矩。而月子里的食谱.那就是把你往超大胖子上喂,虽然我不喜欢那样,但觉得既然是规矩,就得遵循。记得生老大的时候,一日三餐,就是大汤大鱼大肉伺候着,那叫一个“荤”。但这次.我可知道啥叫吃素了。于是开始无比的想念那荤。

在这住院,是不允许家人送饭的,每日三餐.由医院的营养餐厅提供,而且餐费都由保险公司支付。你猜猜,都吃什么?张开你的想象力.使劲儿想象.哈,你肯定猜不出来。

先说我们简朴的早餐吧,两片面包,夹奶酪,火腿.酸奶―杯,你还可以选面包干,果酱什么的,喝茶或者咖啡.或者果汁.也有牛奶。

午餐算是一天中最丰富的一顿了,也只是有些蔬菜色拉.有―块或者鸡肉或者牛肉的炖肉。而晚餐最让人受不了.竟然跟吃早点差不多.也是面包奶酪火腿什么的。

我就寻思.这产后的营养跟得上吗?一日三餐.连个荤菜的影子也没见着.更别提高汤了。哎,我就觉得自己的胃口特别的委屈,只盼望早点儿回家吃上老妈做的美 味。但奇怪的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饥饿感,而且竟然还有奶,记得生老大的时候,高汤伺候还得催奶。可这次,生产头天,小嘉岚就吃上母乳美美地睡了。

在医院,什么凉的都给.凉牛奶.凉果汁,看得老妈直害怕。朋友来家里看坐月子的我,进门吓一跳.看我光着脚丫子满屋子跑,赶紧说.你快躺着,躺着。哈哈.吓着了。

老护士长特别喜欢嘉岚.非要给她起个荷兰名字。第一天,她告诉我.说叫kim,转天一大早,就跑来告诉我.还是叫Maia更好.呵呵。出院前―天.护士长要教我们怎样给宝宝洗澡.特别提出要当爹的一大早赶到.学习洗澡技巧。我跟孩子她爹开玩笑说.瞧.在这.当爹的可不像在国内那样.当甩手掌柜,你可得与时俱进,勇挑重担啊。可不.想想在国内生孩子,产后最忙乎的.除了当妈的.就是当妈的两个妈妈,孩子的奶奶和姥姥.有几个当爹的能每天为孩子洗澡,换尿布啊。别说,我们家这个当爸爸的。当初生老大的时候,就没见他伸过手.看见儿子拉屎,他大喊―声“拉了”,赶紧跑开。这次生了丫头,可像是变了人.像模像样地为女儿做了很多。

护士小姐上门服务

学习了洗澡,我的住院生活就结束了。

按照要求,离开医院前.我们要给即将来家里服务的Free Care公司打电话。反应那叫一个快,我们的车刚到家门口,Free Care的护士小姐已经候在那里了。

见面一阵寒暄.护士叫汉娜,个子不高,很丰满.长着一双硕大的眼睛,特别喜欢说话。一进门,换上护土服,她就忙乎开啦。一点儿没把自己当外人。先是直奔女儿的房间,按照专业要求把婴儿床铺好,然后开始指导我怎样喂奶,一会儿没看见,她就把脏衣服放在洗衣机里洗了,一会儿.听见吸尘器响,她又做清洁了。总之.家里日常的一切家务.她都干.包括熨烫衣服,她都有滋有味。我和老蚂给她起了个美号叫“麻利大姐”。就这样,生产后的10天.每天都是跟汉娜一起度过的。每天早上8点.她把她两岁的女儿送到幼儿园,就准时来我家里上班.首先帮我测体温,检查我的身体恢复状况,接着就拿出工作笔记边询问边记录。询问头天晚上小嘉岚的情况,体温,喂养,排尿,排便等等,然后给孩子洗澡。如果需要.她还会帮助我去超市采购。她说很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她英语不错,所以常常有机会到外籍产妇家里工作,她笑着说.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品尝到各国的美食。汉娜特别喜欢吃.她的工作内容之一,是要给我们做饭.但因为老妈心疼我,总是早早给我做好“月子”饭。于是.她就趁机着解馋,每次跟我一起吃.美美的,一边吃,还一边夸老妈饭菜做的好。

“叮咚”门铃响.邻居老奶奶来看望我们。汉娜忙着斟茶倒水,还给客人做点心。顺便说一句,在荷兰生孩子有个风俗,祝贺的客人来了,主人要给客人做一种蘸糖粒儿的面包干.生男孩.上面是蓝白糖粒儿.生女孩.是粉白糖粒儿。老公高兴,还把大包的面包干和粉糖粒儿特快专递到中国的公司.请同事们和他分享快乐。总之.有了她,觉得产后生活轻松很多。汉娜工作的最后一天,把厚厚的一本工作笔记郑重交给我,似乎有些依依不舍。我们老朋友样的道别,她笑着说,等你生老三的时候.我还来啊。我送了漂亮的剪纸和大大的中国结给她做纪念.这都是妈妈从中国带来的,她爱不释手。

汉娜走后.我仔细翻阅那笔记.有些感动。那上面工工整整记录着小嘉岚初来世界的点点滴滴,平稳的体温曲线,吃奶的时间间隔.几点钟睡觉,几点钟醒来.每天什么时候换尿布.一天几次排便。从哪天开始添加维他命D了.什么时候又开始添加维他命K了。甚至有一天鼻子不通气都记录在案……看着看着.那些辛苦但快乐的日日夜夜又浮现在眼前。最后几页.汉娜还为我们家庭里的每个成员写了一些祝福的话.写给我老妈的最有创意.您的厨艺是全城最棒的.这些天我在您这大大的解馋.谢谢了。

我会好好为女儿保存这些记录,连同收到的各式各样的礼物.那些美丽温馨的祝福卡片,那只丫丫上绣着“JALAN”和“7-11-06”字样的baby熊。还有国际学校的孩子们为嘉岚出生创作的图画,我会去选一只漂亮的盒子,把它们收藏起来,等到女儿长大了,或许她出嫁那天,我们再把这些美好的祝福送给她。

上一篇:汽车消费税 家轿消费者的利好消息等 下一篇:曾经又当爹又当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