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关键

时间:2022-07-09 05:55:10

现阶段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关键

【摘要】 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给外向型经济大省广东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于是广东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被正式提上议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式过程,广东必须把握好重点才能少走弯路。

【关键词】 广东;经济发展方式;制造业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即主要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包括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内的全面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前不久的“两会”上提到的房地产价格问题、低碳经济问题,其实都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关。广东的外向型经济大致可用“三来一补”概括,其低附加值一直为人所诟病,只不过金融海啸的到来,更突显其现阶段的劣根性。

一、现阶段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制造业的振兴

制造业对现阶段的广东来说仍是相当重要,它是现阶段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原因有三:其一,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人口,解决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在目前广东省人口红利仍然充裕的情况下,宜采取振兴制造业,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逐步实现产业转移的渐进式发展战略;其二,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技术研发。通过对产品的制造,会对其构造、性能、质地、用途慢慢熟悉,进而模仿、研发及创新其核心部件,很多行业的民族品牌就是这样诞生的;其三,制造业可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以广东的东莞为例,东莞可以说是珠三角的加工制造基地,当地的产业园区里承载着主导产业以及位于其上游和下游的配套的工业服务业,与此同时大量的制造业工人以及投资客商带来的是各档次的消费、餐饮、住宿以及娱乐需求,使得当地的服务业得以发展。政府在制造业振兴的过程中为其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已经足够,企业的内驱力会远远大于政府的推动作用,制造业企业有了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才不会把资金转移到股市和楼市,才会做好实体经济的产业链整合,才能真正藏富于企业、藏富于民,使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得以恢复。

二、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广东目前正处于后发优势逐渐消失,先发优势不足的发展阶段,所谓的后发优势是指通过引进、模仿、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以及优秀的管理模式来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提升自身生产能力的做法。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就是靠着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飞跃,到了现阶段,广东的后发优势已逐渐消失,已经不能单纯依靠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来实现生产力的突破,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到达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边缘,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发挥自身的先发优势,进行技术创新,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延展。先发优势是指通过自主研发、创新,把前沿的技术运用到生产当中,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从而提高生产能力的做法。对于目前的珠三角来说,由于长期从事低端的加工制造,其先发优势明显不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国质优价廉的商品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国外的消费能力现阶段又如此的疲软,导致了珠三角制造业处处碰壁的现状。要打破这个僵局,广东还是要强调制造业的自主创新精神,以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珠三角的中心城市中,深圳已先行一步,通过30多年的积累,其具备了良好的创新基础与环境,培育出了中兴、华为、比亚迪等高新技术知名企业,每年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都会在深圳举行,号称“中国科技第一展”,高交会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先进技术、发明和研究成果,推动着广东乃至全国的技术创新步伐。广州在技术创新这方面的优势不及深圳,其区内拥有多所知名高校以及多个创新产业园区,广州亦可作为珠三角地区技术创新的排头兵。当地政府应该鼓励校企合作,为高校和企业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使高校的技术创新成果能够快速地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当中。拥有核心的制造技术,产品才具备竞争力,才能使广东的制造业在危机中摆脱困境。

三、通过产业链整合提高制造业的利润

只要能整合和掌控产业链,传统的制造业也能创造出很高的利润。加工制造位于产业链的中游,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位于其上游,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位于其下游。加工制造被认为是这条产业链当中最弱、利润最低的一环,谁控制了另外的6个环节,谁就控制了定价权,就可以把加工制造的利润完全吸干。政府应该通过提供好的营商环境,来促进企业自身在市场上的竞合,推动产业链的高效整合,不必列出过多的强制政策和指导意见。制造业通过产业链的整合与掌控,可以创造出更大的利润空间,不用一味的靠着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赚取国际产业链低端的微薄利润。如此一来有利于改善珠三角当地的用工荒问题同时,也使中国制造从“帮别人贴牌的低端产业”转变成“拥有自己品牌的高端产业”。

过去,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广东经济的腾飞;现在,制造业遭遇了阶段性瓶颈,广东经济发展欲更上一层楼,必须重新振兴制造业。

参考文献

[1]郎咸平.产业链阴谋III[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2]舒元.广东发展模式――广东经济发展30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上一篇:广西保税区物流现状分析 下一篇:上海口岸集装箱出口费收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