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奖对慈善的启示

时间:2022-07-09 04:57:46

屠呦呦获诺奖对慈善的启示

屠呦呦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中国自然科学家。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屠呦呦一个人的研究成果能够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蕴含在她身上最让人激动的是她为人类奉献了炉火纯青的慈善力量。巴菲特、比尔・盖茨是用金钱做慈善的,我国众多优秀企业家也是用金钱做慈善的,当然也有“雷锋传人”郭明义是以鲜血和精神做慈善的。普通百姓做志愿者、义工来做慈善,这些都已为人们所认同,慈善正在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屠呦呦的慈善力量却是以研究成果服务于全人类,可以说她的慈善重于泰山,高过珠穆朗马峰。

屠呦呦慈善力量的启示有三方面:

1.高度关注人的生命,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之上。她潜心研究青蒿素达48年之久,以对科研高度负责的精神追求善,追求精,追求美,追求科研的人性化,倡导对人的理解和关心,倡导以人为中心的医学道德观、价值观,在研究中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多种关系的协调,尊重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对疟疾病人,不仅关注其发病原因,更关注病人的情绪,情感和主观体验。了解病人的个性特征,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等。不仅把发明成果倾注于治愈病人的躯体疾病,恢复其生理上的完好状态,而且处处维护病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其心理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不仅在技术上精心为其服务,更维护其切身利益,把可能给病人带来的危害减到最低;不仅要懂得生命的神圣,还要懂得生命的价值。

2.高度关注医学科研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影响。屠呦呦回顾医学史时,心情十分沉重。她认为,因医学的落后或对卫生工作应对不及,造成疟疾流行时,都不同程度地延缓了历史的进程。公元165-180年与211-266年罗马帝国爆发两次大疟疾,使全盛的罗马帝国人口锐减三分之一,加速了它的衰亡;1347-1350年间,黑死病在欧洲流行时,死亡人口2500万~3000万,其影响一直延续到15世纪。一些城镇在地球上消失,从而导致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灭亡;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流行性感冒,使2500万~5000万人丧生,仅美国的死亡人数就达67.5万,超过其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死亡人数的总和;17―19世纪的黄热病,死人无数,尸堆成山,1878年在其席卷墨西哥湾诸州时,由于地方与州政府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孟菲斯等城市每天要用火车往城外运尸体;1993年WHO发出警告,结核病已在世界处于紧急状态,1995年全球死于结核病人数达300万。我国每年新增结核病人60万,死亡20万,这些病人主要是青壮年,他们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1980年后出现的艾滋病,迄今已夺去2500万人的生命。我国也面临新生传染病的挑战,以艾滋病威胁最大,是世界上艾滋病发病率最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通过这些数字可以推断出疫病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因此,各国要高度重视医学科研,对各种疾病应以预防为主。

3.医学科研要追求真理才能出成果,才能造福于人类,才能把慈善精神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屠呦呦认为,医学科研要追求真理,即追求求精求实精神,这是医学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特点,最内在的品质。首先,科研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原则,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尺度,力求排除主观的干扰。虽然认识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要求主体在认识事物时严格遵守正确的思维原则,决不允许人为地设置任何主观性的前提。例如,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把托勒密“地心说”奉为理论权威,其理由是:人是“天之骄子”,故上帝将人置于宇宙中心。这是一种人为设置的主观性前提。科学精神还要求不能因情感而牺牲真实性,它超脱于人的阶级性、社会地位、价值取向、好恶等因素之外,竭力去逼近事物的本来面目。其次,科研应把认识客观规律当作追求目标,致力于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个别的、无限丰富多彩的感性经验抽象为普遍性、统一性和简洁性的概念、范畴和公式。第三,科研要有创新精神,不对先人或别人的经验与知识采取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应采取扬弃的态度,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新问题,提出新理论,科研精神永远不以绝对真理自居,始终不懈地孜孜求索。第四,科研提倡怀疑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必然要求怀疑批判精神,即不迷信任何权威和已有的结论,怀着探究一切的兴趣和勇气,不受任何所谓“”的束缚,以锐不可当之势奔向探索的自由境界。第五,科研要有献身精神。探索科学真理是一个极其艰苦、充满风险而又可能毫无回报的活动。以追求科学真理为第一价值目标的科学活动需要研究者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准备。不唯权,不唯钱,不追逐名利,甘于清贫,不辞辛苦,即使终生无获甚至牺牲宝贵的生命亦无怨无悔。

科学与慈善往往是一对孪生子,在科学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例如,通过二十多年的观察建立了“日心说”的哥白尼,冲破封建教会的束缚研究人体解剖学的维索里,用实验发现人体血液的体循环路径的哈维,设计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运动基本规律的伽利略,倾其毕生精力研究草药的李时珍,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在他们身上无一不凝聚着科学精神之魂和慈善的力量。

在医学科研领域中,医学科学精神同样以求真求实和推崇理性为特点,要求首先把人看作客观存在的生物有机体,医学科研工作者怀着为人类揭开自身之谜的理想,将自己的全部心智投入医学科研之中。同时,医学科学研究,坚持不懈地攻关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各种疾病,直至取得成果。屠呦呦是这样一个人,她救死扶伤,满脑子人道主义,她应该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祖国的骄傲。

慈善与科学紧紧相连,这是必然的规律。每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感动中国》节目,聚集“人”字,围绕人本身,关注人命运,弘扬人价值,写就了100多位激情澎湃的时代先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贯串在《感动中国》之中,他们中有专家、学者、更多的是普通百姓,屠呦呦既是专家,也是一位普通的百姓。她前往瑞典领奖,在机场避开了欢送的领导,一个人走进飞机经济仓,她是一个85岁高龄的老太太,没有院士头衔,没有什么职务,她不需要欢送。她平凡、越发不平凡,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孤立看每一位人物,他们不一定完美,也不一定高大。但中华民族的力量排山倒海,中华民族的美德温润如玉,《感动中国》承载着对生命体现的深切感受,牵动着全体中国人对屠呦呦崇高可贵精神的敬佩之情。希望在即将到来第15年的《感动中国》中见到她。屠呦呦的慈善特别厚重,拯救了数百万人,正如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他培育出高产水稻多养活了上亿中国人,难道不是伟大的慈善和慈善精神吗?屠呦呦和袁隆平都是伟大的慈善家,他们的慈善力量撼动了13亿中国人民和56个民族,慈善的力量将因他们的杰出成就而更加完美和崇高!

上一篇:善意是人性中永恒的向阳面 下一篇:通过书信和绘画表达心中的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