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刚和他的“净水革命”

时间:2022-07-09 04:50:04

上海世博会期间,游客在世博圆游玩,是不需要自己带水的,隔上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水龙头,供应直饮水,这受到了广大国内外游客的欢迎,成为游客解渴的首选方式。上海方面说,要感谢这些“神奇的水龙头”,为游客省去了27亿瓶瓶装水。这些直饮水的提供者立异企业在直饮水工艺上的优良设计以及质量上的成功把控,为其在业内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由此,立异企业也成为中国膜技术产业中的领军企业之一。那么,业内人士不禁要问,立弄企业究竟是凭借着怎样的竞争优势异军突起的呢?他们的成功之道又在哪里?对于这些疑问,立羿企业董事长陈良刚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

不想人生看到尽头,他选择了下海

陈良刚的“‘涉水’这个梦想始于1988年”。当时,陈良刚28岁。那一年,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在武汉国企工作了4年的清华高材生陈良刚,辞去工作,来到海南“不喜欢那种一眼看到尽头的人生,想干一番事业。”

1991年,在即将成为海南汽车厂的主要负责人之时,他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辞职。人们不理解,他却坦然告之:国有企业不能真正做到按劳取酬,很难体现人的价值,他要寻找新的突破。

1992年4月,海南椰子节科技产品展销会,一家内地科研所的项目演示,抓住了正在寻求创业项目的陈良刚。那是他从未看过的“奇迹”:一头是流进去的脏水,经过个叫做“膜”的东西过滤,竟然清清地从另外一头流出来了。认真的他把流出来的水拿到防疫站检测,居然在水里真的找不到细菌。兼具科学家智慧和企业家敏感的陈良刚觉察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开始和这家单位共同研制超滤膜。

不久,第一台被称为“超滤机”的净水设备生产出来了,并很快由一家酒厂指定使用。不幸的是安装人员还没回家,酒厂就来电话说“膜破了”。出师不利并没有让陈良刚泄气,他和公司的技术员反复研究、改进配方,没日没夜干了3个月,可膜的质量问题仍没解决。

走投无路的陈良刚跑回母校清华大学向老师请教。他这才知道,起滤膜用于水处理有突出优势,但因生产成本高,只能用于血液透析等特殊领域,一台0.5平方米膜的国外净水器,在中国卖到3000元。教授们同时告诉他:“超滤膜行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陈良刚带着厚厚的膜技术书籍离开清华,他要让高贵的膜平民化。

回到海口,租来民房改成生产车间,木板一隔,成了陈良刚夫妇的简易铺。他不分日夜投入到研发中,终于获得成功。

1995年底,立异超滤机实现900天无故障运行:2000年,他研发出PVC合金超滤膜,膜性能与国外产品相当,而生产成本仅为其1/3,攻克成本居高不下的世界难题。

苦心人天不负,在困境中他看到了曙光

原创研发难,民营企业搞研发更难,个人独立研发难上加难。

高科技原创研发,做出科研成果往往只能算完成了1%的任务,中试成功只能算完成10%;要制成成熟产品被社会接受,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囊中羞涩让陈良刚不敢雇用太多职员,一个人担起了老板、技术员、销售精英等多个角色。

经过半年多的反复试验对比,陈良刚发现只有毛细管式超滤膜可能通过大通量、长寿命设计。他边研制,边为急需膜过滤设备的厂家解燃眉之急,并将设备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节约成本,他花了5000多元钱,拉了一车木头,在金盘租用的厂房里搭起了简陋的办公室和卧室,与妻子一起艰辛创业。

在没有退路、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立异首先要靠信誉来赢得客户。为了信誉,陈良刚可以做到以一台超滤机的数倍的价值,为顾客提供售后服务,直到对方满意为止。他曾几上青海,为那里的酒厂改进超滤机设备,尽管那套设备只卖了13万元,花去的费用却已超过20万元。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了他的超滤机,包括茅台酒厂。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5年底,立异牌毛细管式超滤机实现900天无故障运行,过滤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而成本仅是国外产品的1/5。

台湾大单一鸣惊人,他的事业有了转折

陈良刚信心百倍,他用自己的设备白送给客户使用,靠客户口口相传一点点打开市场。但因酒厂使用量有限,他的厂子始终只是个小厂。巨大的转机来自2007年6月,一个台湾大订单突然找上门来。

台湾地区高雄自来水厂人员到访,向立异订购4000只膜组件,超过了立N当时一年的产量,总金额达5000万元。

后来陈良刚才知道,这家水厂为了找到性能最好的膜,在世界范围内选用了几十种膜产品进行试验。

目前,立异在武汉也建立了销售分部。陈良刚说,他期待着有一天能把厂房建到家乡来。

“前几年,我犯了一个市场选择的错误。”今天的陈良刚,仍然对最初的产业方向决策有些懊悔。

一开始,立异主要做低度酒的过滤,那是一个相对非常小的市场。直到1997年,立异才转向主攻水过滤,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家用净水器市场。转折,源于一次偶然。1996年冬,陈良刚到某著名酒厂做售后服务,发现该酒厂总工程师老背着一个水壶,却不去花钱买矿泉水喝。原来这位总工程师爱上了喝立异超滤机制出的水。她还坚定地认为,陈良刚要是做家用超滤机,市场前景绝对好。

谁能抢占先机,市场前景将无限广阔。豁然开朗的陈良刚再次迎难而上。1997年,凭借工业化过滤的高端技术优势,陈良刚解开了这道难题。他研制的立N超滤机,采用动态交叉过滤原理,毛细管式超滤膜滤芯将自来水分级为优质净化水用于食用、洗涤、冲凉、美容等,普通自来水用于冲厕所,搞卫生,过滤截留物随普通自来水排出,从根本上解决了截留物的堵塞问题。

打造膜行业的英特尔

在北京第九水厂改造项目招标会上,立异同包括西门子、GE在内的5家企业打擂台,并作为唯一参与竞标的国内膜企业拿下了标书,该项目将于7月1目投产。

“传统工艺产100吨水要排掉5吨水,我们只要排掉1吨。”他说,其他过滤膜很容易堵塞,最长20天就要加药清洗。而立异的膜过滤效果好又不易堵塞,用清水反洗就能恢复膜通量,可以5个月不用加药清洗。而且,传统工艺要絮凝、沉淀、过滤、加药消毒,占地面积非常大,“我们只占一个滤池的位置,节地达75%以上。”

据悉,国家颁布了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检测指标由35项增至106项,新标准2012年将在全国强制执行。

“我国95%的水厂还是采用传统工艺,而传统工艺无法使出水水质达到新标准。用我们的超滤技术帮他们进行改造,质量更好还省钱,就没理由拒绝我了。”

“回过头看,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离开,我卖股票什么的都没拖欠过员工一分钱。”他觉得有点幸运的是坚持到了现在,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节能降耗,市场环境越来越好了。

现在,陈良刚还用30%~40%的精力去搞研发。他的目标很明确,“要把立N打造成膜行业的英特尔。”

上一篇:兴水惠民利千秋 下一篇:瞄准缺位,从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危机中寻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