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35kV线路单相接地的原因分析\处理与改进

时间:2022-07-09 04:41:14

一起35kV线路单相接地的原因分析\处理与改进

摘 要:阐述了一起由于35kV干式电流互感器绝缘击穿而引起的变电站进线接地故障,分析了该互感器故障的原因以及调度、运行人员对该故障处理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 绝缘击穿 线路接地

0概述

某35kV线路电源端出自上级110kV变电站35kVI母,受电端为一座35kV变电站,且该35kV变电站为单电源、单主变设计。

1事件经过

某日下午15:40分,调度值班人员发现OPEN2000调度自动化系统报出“某110kV变电站35kV母线接地”信号,遂进行选线,最终判断35kV313某线路接地,并分别通知运维站值班人员、线路运检人员对变电站站内设备及该线路进行巡视。而变电、线路巡视人员对站内设备及线路分别进行巡视,未发现明显异常,向调度值班人员汇报各自所管辖设备均正常。鉴于该条线路所处地区地理条件较差,且天色已晚,调度值班人员命令线路运检人员第二日再进行巡线。在次日线路巡检人员对该线路的巡视过程中,仍未发现异常并汇报调度。调度值班人员再次对该条线路进行试送,结果上级110kV变电站35kV母线又发出接地信号。此时变电运行人员在该35kV变电站内发现1号主变301A相电流互感器下部出现黑色液体物质,并立刻汇报调度,申请停用该设备。

2设备检查

对该相电流互感器进行了交流耐压、介质损耗、绝缘电阻试验,并与历次试验结果比对,发现三项试验结果均不合格。参照该相电流互感器说明书,判断为301C相电流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绝缘老化直至击穿,瓷套内部沥青缓冲层在发热情况下融化后在电流互感器内部流出。

2.1 交流耐压试验

交流耐压试验是考验被试品承受各种过电压能力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地发现绝缘中的集中性缺陷考核鉴定设备的绝缘水平。迄今工频交流耐压试验在电气设备绝缘的各项试验中是一项具有决定意义的试

2.2介质损耗试验

介质损耗正切值tanδ的测量是一种非破坏性试验,对于判断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是比较灵敏的方法,尤其是对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最为明显。干式TA的tanδ不合格是绝缘的一个缺陷,tanδ值偏大的原因可能与产品结构设计有一定关系。

2.3绝缘电阻试验

绝缘电阻试验是检查电气设备绝缘状况最简单的方法,因其试验电压较低,对干式TA绝缘存有非贯穿性缺陷检测不够灵敏,它是耐压试验前、后的一项辅试验。试验导则要求耐压试验前、后的绝缘电阻不应有明显的变化,如果是明显降低,很有可能是被试品有击穿的部位,如果绝缘电阻增大,有可能是耐压试验前被试品表面潮湿,耐压试验对被试品表面起到了烘干作用。

3处理过程分析及改进

本次因设备原因引起线路接地不仅暴露出该产品存在质量缺陷,也反映出调度、运行人员快速反应能力偏弱,对于小电流接地系统认识不够深刻。

3.1小电流接地系统的运行特点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电压大小和相位不变且对称,系统相间绝缘能够满足线电压运行的要求,所以允许维持运行不超过2小时。

3.2单相接地对设备的影响和危害

3.2.1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系统中的绝缘薄弱环节可能因此击穿,造成短路故障。

3.2.2故障点产生间歇性电弧,易产生谐振过电压,造成设备损坏。

3.3单相接地时正确处理方法

3.3.1当该线路在站外有分支断路器时,应先断开分支断路器,然后由站内运行人员或调度人员遥控试送,若仍然接地,则表明站内该断路器间隔有设备绝缘薄弱,应停电检修。若接地消失,则可判断为线路有单相接地,应由线路运检人员进行查线、消缺。

3.3.2当该线路受电端为变电站时,则应令变电站值班人员断开(拉开)35kV变电站进断路器(隔离开关),并由调度进行该线路试送操作,若接地仍然存在,则可令线路运检人员进行巡线、消缺。若无接地现象,则可判断为35kV变电站站内母线设备接地。若线路、母线均正常,则可认为主变间隔设备故障,并申请调度停电检查。

4结束语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接地的具体原因是非常复杂的,随着电力系统微机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接地故障的判别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准确地区分真假接地,然后根据判断出的接地类别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作者简介:田锋男1982年6月宁夏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变电运行管理

上一篇:浅析岩土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技术措施 下一篇:关于我国工业中液压伺服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