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跳闸故障原因分析及方法

时间:2022-07-09 12:12:32

10kV配电线路跳闸故障原因分析及方法

摘要:10 kV 配电网的分布量多、面广,控制10kV线路的跳闸率对电网供电可靠性及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如何减少10kV配电线路跳闸次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10kV 配电线路;跳闸;应对措施

0 前言

在10kV以下配电系统中,故障发生几率较大,据有关资料显示,10 k V 配电网故障率占整个电网故障率的70%。10 kV 配电线路有架空线路、电缆线路以及两者的混合线路。城网线路供电负荷重、供电半径较短,基本实现单环网“手拉手”方式、双环网或多分段多联络网格式接线,一般是直接从上级变电站10 kV配电装置出线,再T 接支线至配变或出线至户外环网箱再分接至配变。农网线路较多,供电半径一般较长,多为放射式供电线路或树形供电线路。因城、农网配电线路沿线走廊地理条件较复杂,特别是农网线路绝缘水平较低,因此10 kV 线路故障率高。

1 影响10 kV线路跳闸的原因分析

国内10 kV配电网系统基本采用两段式保护,即以速断保护作为主保护,过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10 kV 线路跳闸是指因为线路发生速断或过流情况,导致上级变电站的10 kV 馈线柜断路器动作,使整条10 kV 线路断电。由于配电网线路较多、网络结构较复杂,使得其故障较多。10 kV线路跳闸按照故障地点分类,可以分为设备自身故障和外力破坏故障。设备自身故障包括:线路设备故障、导线故障、配变台区故障和保护定值设置故障等。外力破坏故障包括:树障、窃电或私自操作设备引发故障、偷盗线路设备故障、线路通道故障等。

10 kV配电系统保护级数一般至少有2~3级,主干线安装2~3台分段柱上真空开关,分支线路连接处安装1台分支柱上真空开关。不论是10 kV线路设备自身故障,还是外力破坏故障,均通过柱上真空开关的速断、过流保护动作,减小停电范围,控制10 kV线路跳闸率。在引发保护跳闸的各种故障中,多次出现保护

越级跳闸。以广东省惠州市配电网系统为例,2009年1~12月,惠州供电公司10 k V配网线路共跳闸222次,其中主干线分段开关跳闸65次,分支线路分支开关跳闸38次,而变电站10 kV出线跳闸119次,占总跳闸次数的54%。保护越级跳闸扩大了故障范围,增加了线路停电时间,也增大了事故处理的工作量。导致保护越级跳闸的原因如下。

1.1 保护整定原因

由于城市配电网10 kV出线的距离一般都不长这加大了上下级保护的配合难度,如图1所示。

图1 10 kV配电网故障示意图

图1 中,当10 kV 分支线路k1 或k2 处发生短路故障时,开关1 和开关2 处所测量的电流值相差不大,因此无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动作电流定值,来实现上下级保护的配合。目前除了极少部分10 kV 线路采用全线速动保护( 纵差保护)外,大部分10 kV线路采用两段定时限保护:主保护为速断保护,延时整定为0 s ;后备保护为过流保护,延时由实际情况来设置。当分支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的故障电流不大时,可以通过设置了时间差的后备保护实现配合。而当配电网线路较短、阻抗较小时,发生短路故障后会产生较大故障电流,使其满足速断保护的动作条件。例如:惠州电网10 kV 配网线路保护共动作222 次,其中速断动作194 次,过流动作28次。对于这些较严重的短路故障,上下级保护无法进行配合,从而造成越级跳闸。

1.2 开关性能原因

不同类型的开关,其性能存在差异。例如:普通的柱上真空开关,因为采用弹操机构,其动作时间与变电站10 kV出线断路器动作时间基本相同;永磁真空开关,因为采用永磁机构,整组动作时间(保护动作时间与分闸时间)小于或等于30 ms,小于变电站10 kV出线断路器动作时间,柱上真空开关典型性能参数见表1。

表1 柱上真空开关典型性能参数

项目 普通柱上真空开关 永磁柱上真空开关

规格型号 ZW32-12/630 ZW45-12/630

分闸时间/ms ≤65 ≤30

额定开断电流/kA 20 20

即使同为采用永磁机构的柱上真空开关,如果品牌不同,性能也有所不同。A B B、库柏等公司的永磁柱上开关,可以轻松达到整组动作时间小于或等于30 ms。而某些价格低廉的永磁柱上真空开关,因为制造工艺和选用元器件的原因,分闸速度与采用弹操机构的柱上真空开关相当,甚至更长,根本不能达到快速分断的目的。

2 快速分断开关的技术特点

10 kV线路能够实现速断、过流保护的一次开关设备主要是柱上真空开关和跌落式熔断器。一次开关设备按照全分断时间,可以分为一般开关和快速分断开关。快速分断开关是指具备瞬时动作能力,整组动作时间小于或等于30 ms的一次开关设备。

2.1 柱上真空开关

柱上真空开关是10 kV配电网的重要设备,担负着线路分段和联络等任务。柱上真空开关按照操作机构,可以分为弹操机构和永磁机构的真空断路器,通过弹操机构或永磁机构的动作,实现真空断路器的分、合闸。永磁机构断路器与弹簧机构断路器相比,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将永久磁铁应用于操动机构中,使真空断路器的分、合闸动作和保持通过永久磁铁实现,它克服传统弹簧机构运动部件多、锁扣装置复杂的不足,能够控制分闸动作时间,达到分闸整组动作时间小于或等于30 ms。国内某厂家的Z W45-12/630永磁柱上真空开关的整组动作时间为18.01 ms。

2.2 跌落式熔断器

跌落式熔断器是10 kV线路分支线和配电变压器最常用的一种熔断式开关,作为保护和进行设备投、切操作之用。它安装在10 kV配电线路分支线上,可缩小停电范围;安装在配电变压器上,可以作为配电变压器的主保护,切除变压器或低压侧故障。所以,在10 kV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中得到了普及。

国内现在应用的跌落式熔断器具有一定的装置性缺陷,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熔丝的时间电流特性较差,需要较大的短路电流才能熔断熔丝;(2)产品工艺粗糙,上触头弹簧弹性不足,熔管合闸困难,造成触头接触不良而产生火花过热;(3)熔管转动轴粗糙不灵活,造成熔体熔断后熔管不能迅速跌落,不能及时将电弧切断、熄灭;(4)熔管尺寸与熔断器固定接触部分尺寸匹配不合适,极易松动,在运行中一旦遇到外力作用、振动或者大风天气,便会自行误动而跌落。

目前,ABB、库柏、S&C等公司的快熔跌落式熔断器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它们的熔丝能够提供全范围的故障保护,熔丝中的熔体由低熔点的合金经精密加工而成,从最小的熔化电流到最大开断电流,均能按照准确的时间电流特性,提供可靠的过载和短路保护。同时,熔丝自带辅助灭弧管,能够在熔化时,保护熔丝架不被电弧破坏。上触头接触簧片组使用不锈钢弹簧支撑和镀银接触,增大上触头压力,减小接触电阻,提高电接触的可靠性。熔管转动轴使用增强连接套和挂轴的铰链连接设计,保证在户外恶劣环境下操作自如。当配电变压器为500 kVA时,选用50 A的K型熔丝,短路电流2 200 A时,10 ms内熔断;短路电流1 500 A时,30 ms内熔断;短路电流680 A时,100 ms内熔断。

3 快速分断开关控制10 kV线路跳闸率的工作思考

为了缩小停电范围,提高10 kV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减少变电站10 kV馈线柜断路器跳闸的次数,在对10 kV线路设备自身故障和外力破坏故障进行防范的同时,尤其要考虑如何避免保护越级跳闸的事故。

保护越级跳闸主要是保护整定和开关性能的原因,保护整定要根据10 kV 线路结构和负荷情况,及时进行调整。而合理选用具备快速分断性能的开关,能够有效地解决保护越级跳闸的事故,控制10 kV 线路的跳闸率,缩小停电范围,提高10 kV 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具体方案如下:

(1) 合理选用柱上永磁真空开关。在10 kV 线路的主干线和每个分支线路采用柱上永磁真空开关,当发生速断、过流故障时,柱上永磁真空开关可在30 ms 内切断故障电流,先于变电站10 kV 出线断路器动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变电站10 kV 出线断路器进行时间配合。同时,对于容量在630 kVA 及以上的专变用户,为明确责任和减少对其他用户的影响,要求在产权分界点上配置整组动作时间小于或等于30 ms 的柱上永磁真空开关,实现用户快速分断开关和10 kV 线路干线、支线开关的进一步配合,避免因为用户设备原因,造成变电站10 kV 出线断路器跳闸。

(2)合理选用快熔跌落式熔断器。在10 kV线路的所有公用变压器的高压侧,统一安装快熔跌落式熔断器,选用时间电流特性良好的熔丝,实现反时限过流或过负荷保护,确保在变压器故障或低压侧故障时,及时切除故障点,避免变电站10 kV出线断路器动作。对于容量在630 kVA以下的专变用户,要求在产权分界点上配置快熔跌落式熔断器,实现用户快速分断开关和10 kV线路干线、支线开关的进一步配合,避免因为用户设备原因,造成变电站10 kV出线断路器跳闸。

4 结语

提高配网系统供电可靠性,应根据实际情况,既要考虑技术上的必要性和可靠性,又要考虑经济上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使其达到合理水平。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快速分断开关的控制10 kV线路跳闸率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10 kV线路的跳闸率,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各供电单位可根据其自身城市配电网的实际结构、供电对象的重要性以及运行经验,因地制宜地改造10 kV配电网的整体结构。

参考文献

[1] 蔡亚萍.10kV 配电网中性点灵活接地方式及接地故障检测系统的研究[D].北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2.

[2] 张纬钹,何金良,高玉明.电力系统过电压玉绝缘配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技术问题与预防措施 下一篇: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脱落的相关危险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