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

时间:2022-07-08 11:31:29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

摘要:当今体育教学改革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小学体育课要以学生发展为准,提高学生兴趣和养成学生主动参的方向进行发展。因而,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引导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怎样发展学生个性,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体育教学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全面地发展,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处理好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和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信心,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个性; 培养; 发展

1.前言

体育教学理念“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的不同需求,使“教”“学”两个方面更好地结合起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体育教学。要从学生差异出发,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习惯。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使内因发挥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不仅可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而且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2.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

体育课本身就是,内容丰富多彩,活动空间广阔。在课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其次,体育游戏需要共同合作完成任务的,这就培养了学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游戏比赛过程中,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强烈,他们争强好胜、渴望成功,非常喜爱具有竞赛性的活动。而体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竞争性,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能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因此,通过游戏和比赛不仅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敢和顽强的优良品质,而且还能陶冶情操,充分的展现自己。

3.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途径

(1)识别个性特点,合理教学

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合群与孤僻、好动与好静、善斗与怕事、粗暴与文静等,都可以一览无遗。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分析。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和教育。

在教学中,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首先应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其次,教材的选用应生动有趣,适合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锻炼自己的性格,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控制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最后,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游戏和艺术性安排教学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提供个性发展的平台。

(2)培养个性,发展自我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水平。在体育运动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作为支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

(3)个性差异要采用适宜的方式去引导和培养

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作系统,他与学生的交往越全面;教师的科学基础知识越广泛,那么教学法就会越灵活、越有成效、越明确。因此,多种被选择出来的方法的综合就是最优化的。每种教学方法就其本色来说,都是相对辨证的,他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为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体育学科的特点、教师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掌握了学生的不同个性后,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例如,《“沙包”投掷》教学中,有的学生表现突出,投掷兴趣强烈;有的学生表现一般。为了刺激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我设计了游戏“红领巾大比拼”,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自由发挥,赢得属于自己的红领巾。通过这个方法,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学生兴趣高涨,差异又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达到了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的引导,以谋求学生个性的正确发展。

4.培养发展学生个性方法

(1)从教学的运用出发

现在所说的体育教学模式有很多,但是我觉得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体验到快乐的教学模式最有用,最符合我们学生的心理要求。从模仿练习开始,接着进行尝试练习,再进行比赛的程序进行教学,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得到了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也享受到了比赛带来的胜与败,得与失,不同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改变。

(2)课堂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

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催化剂,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忘我地投入到这一行列中。在体育课中,让他们能够正确对待比赛的结果,胜不骄,败不馁;培养一种宽容,大度,平衡,忍让的心理态度;在运动中能够迎难而上,奋勇拼搏。尤其是在中长跑和游戏比赛时,要特别注意培养这种精神。记得在一次课上,“障碍赛跑”的游戏时,结果第一组和第二组以2秒的差距输掉了,这时第二组就一直怪裁判不公平,偏心,当时由于时间紧迫,也没去管,到了第二节课上,学生们的这种心理还没消除,还在争来争去。这时,我就和他们讲道理,进行了心理教育,让他们知道:“就因为一次比赛输了就破坏了友谊,值吗?”学生们当然知道不值。我又问:“在做游戏时,我们开心吗?”“开心,还想再来一次。”“所以,老师问你们,是比赛的结果重要还是游戏的过程重要。”答案可想而知。后来我又说了一句:“如果你们觉得名次重要,老师可以给你第一名,但是你们不准做游戏,只能在一旁观看,你们肯定不愿意,对吗?所以,同学们,不要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而破坏我们的友谊,同学们都明白了。在以后比赛中,就没出效果这种矛盾了,学生间的配合也更密切了,因为他们知道,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起游戏了,我们得到了快乐。它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了学生的体育能力,而且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3)提高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必须创造鼓励个性发展的教学气氛。应该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跟”的机械呆板的教学方法。从每个学生的发展出发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在性格、兴趣、能力等很多方面当然都有所不同,有着各自的差异性,所以,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要把关注的目光关注在好的学生身上,忽视一般学生,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特长,都愿意参与游戏。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发展体育能力,培养自我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欲望。

教师要因材施教,选择相应的教法,保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比赛带来的成功感,满足自己小小的心理要求,促进个性的发展完善。

5.结论

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当前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加强对学生个性的研究,对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中,要创设条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使其完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总之,个性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个体化和社会化相统一的的过程,是个体在群体社会中获得社会性的过程。而体育教学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发展学生个性,识别个性特点,因人施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信任学生的基础上使他的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从而使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和完善。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将康成长,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

上一篇:对微观粒子教学的尝试 下一篇:构建和谐作文课堂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