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柳琴戏的起源及特点

时间:2022-07-08 11:19:53

摘 要:临沂柳琴戏旧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洪腔”、“拉花腔”、“拉后腔”、“拉河腔”等名称,均系由一个名称衍化而成,是地地道道的地方小戏,它起源于临沂市的兰山、郯城一带,在鲁南、苏北、皖北、豫东北广大地区流传了几百年。柳琴戏唱词通俗生动、善于铺陈,尤其长于叙事和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它以优美悦耳的唱腔、诙谐幽默的表演、纯朴生动的语言、乡土气息浓郁的剧情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关键词:柳琴戏;起源;历史;研究

我的家乡沂蒙山区的戏曲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中以柳琴戏最为著名。柳琴戏旧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洪腔”、“拉花腔”、“拉后腔”、“拉河腔”等名称,均系由一个名称衍化而成,是地地道道的地方小戏,它起源于临沂市的兰山、郯城一带,在鲁南、苏北、皖北、豫东北广大地区流传了几百年。柳琴戏唱词通俗生动、善于铺陈,尤其长于叙事和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它以优美悦耳的唱腔、诙谐幽默的表演、纯朴生动的语言、乡土气息浓郁的剧情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之所以叫“拉魂腔”,是说这种戏唱腔优美,听久了能把人的魂儿拉走,当地至今还流传着“拉魂腔一来,跑掉了绣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十九”的民谚,形容这个剧种在民间受欢迎的程度。

民间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包含着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探究一个剧种的起源,往往更能发现戏曲艺术所蕴涵的大量的、有价值的文化信息。

一、柳琴戏起源于何时,没有明晰的文字记载。据专家考证和老艺人们的师承关系推算,约在清代乾隆(1736―1796)年间,距今已有200余年。纵观柳琴戏的发展演变过程,大体上是循肘鼓子、拉后腔、拉河腔、拉魂腔、柳琴戏之脉沿革发展的。柳琴戏的开山鼻祖肘鼓子也称咒鼓子,本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得名,是清初流行于鲁南地区临沂、郯城一带敲着单面狗皮九环鼓、专门替有灾害的农民开锁子还愿的一种迷信职业。当时正值刀兵四起的战乱之秋,十年九灾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肘鼓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施术者常携画幅若干,挂于木棍之上,肘悬九环狗皮鼓,一人击锣,一人敲鼓,口念咒语,一唱一和,按画幅上的内容逐条演唱,击鼓而歌,边唱边扭,为百姓请神镇邪、开锁还愿、招魂敬鬼,被称为“肘鼓子”,又叫“姑娘腔”,实即巫婆“跳神”。

二、肘鼓子是怎样发展演变成为柳琴戏的呢?乾隆年间临沂、郯城(临沂时称兰山,郯即郯城)一带旱涝灾害不断,贫苦百姓无以为生,只得四处逃荒要饭。为了便于乞讨,有的就用当地流行的姑娘腔、花鼓调等“唱门子”,来替代“叫门子”,艺人管它叫“跑坡”。这种游食与艺人们所说“拉魂腔是要饭腔”相吻合,从一个人“唱门子”、“跑坡”开始,继而发展成既有唱腔又有对白和简单即兴表演的二人“对子戏”。曲调多是从“弦子戏”学来的“娃娃”,艺人们称为“八句子”、“娃子”。现在还能看到的单出戏《英台思春》就属于这种形式。为了能够扮演人物更多、情节更为复杂的故事,随后又出现了由两个演员当场变换服装、扮相,饰演更多人物的“抹帽子戏”,也叫“当场变”。代表剧目有《七装》、《下南园》等。这个阶段多以打地摊的方式演出,艺人叫“盘凳子”。艺人们赶集赴会走街串巷,演出形式非常简陋。三五人既当演员,又当乐手,上演的剧目也是情节简单的“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也无行当之分,“生旦净丑花白脸,老小净生一脚踢。”由于拉魂腔长期以撂地摊的形式进行演出,发展缓慢,有的地方官府还以“淫词小调,有伤风化”为借口,加以禁绝,生存环境险恶。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各地流散艺人组织起来,鲁南、苏北等地相继成立了专业剧团,从此拉魂腔获得新生,并在1954年华东地区戏曲会演时正式将该剧定名为柳琴戏。

三、临沂艺术团的老前辈――今年80多岁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张金兰是临沂柳琴戏第七代传人,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六岁学艺,1953年加入临沂柳琴剧团,曾获山东省戏曲观摩汇演大会演员一等奖,并灌制《丝鸾记》、《王三姐挖菜》等唱片,民间流传有“看戏不看张金兰,白花两毛五分钱”的顺口溜。张金兰说:“这个柳琴呢,就打(临沂方言,意即“从”,作者注)临沂、山东搬家,有几个老艺人上了江苏徐州、安徽蚌埠去了。在那里就发展柳琴了。徐州叫柳琴,安徽就成了泗州戏了。这是老艺人逃荒逃到那去的。有一年俺去开会,证明了柳琴戏自临沂产生,土里生土里长。柳琴戏很受老百姓欢迎和拥护,那时候夏天没有舞台,就是小地棚子,上面下着雨,下面打着伞,音乐组也打着伞,演员在那唱,老百姓拿着煎饼卷,吃完了就在门口找个地方睡了。白天就来听戏。有的都听迷了,正烙着煎饼,听说演戏了,那了不得了,赶快把火一砸死,赶紧看戏去。”柳琴戏在贫苦农民游食的过程中产生,也以游食的方式迅速繁衍并向临沂以外的地区传播。沂南尹成潭为首的尹家班,于1898年到达江苏宿迁县,收徒传艺,组班演出,并定居下来。名旦汤有才,郯城人刘洪标曾分别到安徽宿县和河南灵璧传艺。根据戏曲史学家、文学评论家蒋星煜先生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的调查,拉魂腔从临沂向外流布,分为四路。由郯城而南至新沂、邳县、海州、淮阴的称为东路。传入海州淮阴的拉魂腔,由于方言的不同和其他艺术的影响,渐渐与新沂一带的出现了差异,后来,在京剧的影响下,形成了“淮海戏”。由东路向南,沿运河至泗阳、灵壁、宿县、蚌埠、滁县一带的称为南路,吸收当地民歌小调、花鼓灯、赶车号子、妇女哭腔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易名为“泗州戏”。由临沂而峄县,再传至徐州、涡阳、蒙城的一路,称为中路。中路因吸引了洋琴、坠子的一些音调,也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北路是指自郯城传至滕县的一路,包括大路东的滕县和大路西的丰县、沛县、肖县和砀山。

上一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相互阐释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如何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