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之歌》诞生的时代因素

时间:2022-07-08 06:36:40

《罗兰之歌》诞生的时代因素

摘 要: 《罗兰之歌》是欧洲中世纪武功歌的顶峰,它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史诗场面,塑造了一个个鲜活光亮的英雄形象。因此对《罗兰之歌》的学习,需要从宗教、11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与风尚习气来分析其诞生的原因,以及这首武功歌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罗兰之歌》 社会背景 封建阶段

公元778年,法兰克伟大的君主查理大帝正在全欧洲进行他的帝国扩张,铁马金戈,狼烟四起,无数个弱小的部落在法兰克的铁骑之下颤抖。这一年,为了征服信仰阿拉伯教的伊比利亚半岛,查理曼亲征西班牙。在南下进攻萨拉戈萨的时候,却受到了阻力。萨拉戈萨坚壁清野,深沟高垒,固守城池。查理围攻两个多月,毫无任何进展,又听闻后方起火,于是决定班兵回朝。在回师的途中,途经龙塞沃的峡谷时,遭到了伏击。查理曼损失惨重,狼狈撤退。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次伏击当中,他损失了一员大将――布列塔尼边区总督罗兰。这场战役是查理曼戎马一生当中不愿触及的耻辱,其在有生之年缄口不谈。

然而这场惨烈的战役在民间却传开来了,由民间说书人交口相传,并在传播的过程中添加各种绘声绘色的传说,以及对故事加上自己的润色,最后这场败仗变成了一场大胜,并在1080年左右由图尔罗(Turold)编写成一首英雄史诗《罗兰之歌》(La chanson de Roland),以罗兰为中心,刻画塑造了其忠心、英勇、虔诚的高大全形象。在这首武功歌当中,查理曼在西班牙多年征战,只有马希勒王国还未征服,其向查理曼求和。罗兰建议自己的继父加奈龙出使敌营议和。加奈龙心生不满,认为这是罗兰对自己的加害,遂向马希勒计议,送给查理曼礼物与人质,然后在其归途中埋伏袭击其后卫。果然,在查理曼班师途中,由罗兰与奥利维埃率领的两万多后卫骑兵遭到伏击,虽英勇作战,但仍然全军覆没。其后查理曼回援,大败敌军,并在回去后查明真相,杀掉加奈龙为罗兰报仇。

《罗兰之歌》是中世纪法国英雄史诗的代表作,既是法国民间文化的结晶,又为其后的史诗设置了模式与榜样。罗兰的英雄事迹通过《罗兰之歌》不但在当时的法国地区流传,而且在整个欧洲广为传颂,成为所有中世纪骑士的榜样。不过,《罗兰之歌》的广泛流唱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离不开的,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一、宗教的需要

11世纪时期的西欧,基督教已经在各个国家建立了自己的统治,成为普遍的精神信仰,其它的非基督教被通通归为异教,因此,“解救”与征服异教徒成为西欧许多虔诚基督教徒的共识和要完成的神圣伟业。《罗兰之歌》的故事背景就是查理大帝征服阿拉伯异教徒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基督教站在正义的一方,信仰异教的西班牙则站在邪恶的一边。这场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异教徒改变自己的信仰,回到上帝的怀抱。战争的结尾是西班牙国王终于改变了自己的信仰,基督教大获全胜。因此,从这首史诗不难看出编者的目的就是为了宣扬基督教的正统性,基督教将最终成为所有精神信仰的主导。而且,11世纪末,当时的西欧基督教徒正在酝酿第一次,去征服耶路撒冷,夺回基督教的圣地。《罗兰之歌》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十字军骑士,并且诗中罗兰的某些宣言,成为了第一次时的口号。

《罗兰之歌》的编写者图尔罗是一位高级神职人员,让广大民众更加坚定对基督的信仰是他编写此书的目的。在诗中,作者塑造了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罗兰。罗兰为了显示自己对基督教的忠诚,用基督教的信条刻苦磨练自己,并每日进行祷告忏悔,坚持对不信仰上帝的异教徒进行讨伐。为了进行圣战,他抛下将要与自己结婚的未婚妻。在受到伏击围困时,罗兰的好友奥利维埃劝他吹响号角向查理曼求援,罗兰坚决地拒绝,并说:“上帝保佑,但愿活着的人谁都不会说,我曾因异教徒而吹响号角。”为了维护上帝的圣名,罗兰置自己生命于不顾,拒绝向异教徒显示自己的懦弱。在快要死去时,罗兰跑到树下,头朝着异教徒方向,显示自己是为圣战而死在疆场上,并且把象牙号角和杜朗达尔剑压在身下,以免落入敌人之手,最后向上帝忏悔,祈求得到上帝的原谅:“天父啊,您从来不说假话,您曾让圣拉萨尔死而复生,您曾从狮口救出达尼埃尔,拯救我的灵魂,让我避开一切厄运,我此生所犯的罪将给我以灭顶之灾。”罗兰从出生到战死沙场,就是一个虔诚的教徒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基督的过程。在罗兰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基督徒的品质高贵,精神崇高,形象光辉。为了衬托这种高大的形象,作者创造了凶残野蛮的西班牙异教徒与卑鄙猥琐的基督叛徒。

为了宣扬宗教的神秘与高贵,作者在诗中编撰了很多神话场面。诗中有很多的梦中预兆,当叛徒与异教徒密谋袭击后卫部队时,查理大帝梦到有熊和豹咬他;在第185章中,天使在梦中用狮子向查理大帝预示第二天将会有场大仗。当罗兰死了以后,“他伸出右手,把手套献给上帝,圣加伯利用手接了过去。罗兰用手臂支起垂下的头颅;双手合一,走向他的黄泉。上帝给他派去了二品天使,以及危海中的圣米歇尔。圣加伯利与他们一同来临,众人带着伯爵的灵魂上了天庭。”当查理曼追击敌人部队时,天快要黑了,查理曼复仇心切,便向上帝求助,“他伏在地上,请上帝赐恩,请他阻止太阳的进程,把白昼拖长,阻止夜色降临;一位常来同他讲话的天使这时来到,‘前进吧,查理王,天黑不了,你失去法兰西的花朵,上帝也知晓,你可以向那罪恶的人把仇来报。’”上帝果真派天使阻止了太阳的进程,使白昼延长。这些神话的添加,更加显示了基督教的正统、不可抗拒,加深了民众对上帝的畏惧,对基督的深信不疑。只有信仰上帝,你才会升入天堂。你的一举一动都由上帝与诸神掌控着。一切维护基督教义的行动都会得到上帝的帮助,上帝的力量是无穷的。带着虔诚的心,上帝将会指引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二、中央集权的需要

罗马帝国在蛮族入侵后分崩离析,奴隶制随之瓦解,封建制开始建立。到了11世纪,法国地区封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当时的法国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天子,下面的领主与藩主目无尊上,互不买账。各藩国之间兵戈相见,争土夺地,弄得民生凋敝,经济停滞不前,封建生产关系始终没能真正完整地建立起来。因此广大的市民阶级及正在发展的封建领主都希望建立一个以法国国王为中心、全国统一的封建集权制度,结束这混乱不堪毫无秩序的状况。因此,中央集权、尊重王权成为了当时急切的渴望,广大民众的呼唤。所以,11世纪前后所出现的史诗,无不是歌颂帝王的功绩,宣扬忠臣的英勇与忠诚,谴责诸侯的叛乱,等等。《罗兰之歌》的出现顺应了这种时代的前进潮流,通过对法兰西的反复咏叹来表达建立有强大王权的统一的封建制国家的愿望。诗歌描述了查理大帝时期,法兰克在英明伟大的君主带领下,开拓疆土,威风四面,民业兴旺,政通人和。而罗兰对查理曼的无限尊崇与绝对服从成了诗歌重点描写的部分。罗兰把身心全部奉献给国王,忠君即是爱国。他为查理大帝东征西讨,出谋划策,开拓疆土,讨伐异己,征服异教,平息叛乱,完全不计个人荣辱与得失,在打仗时,他鼓励自己的士兵“要为国王坚守阵地,为主上赴汤蹈火,甘受烈日炙烤,严寒侵袭,抛尽血肉也在所不惜”。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封建时代以君主为绝对核心的价值观,寄托了11世纪前后人们建立集权制的强烈愿望,希望有一个像查理大帝那样的伟大君主来结束内乱,抵制外患。恩格斯就指出:“这个歌里歌唱了查理个人身上所体现的法兰西的统――一个还不存在的,理想中的封建王国。”只有王权的加强才标志封建国家的确立与统一,才能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战争掠夺的需要

中世纪的法国是骑士制度的中心,11世纪,骑士制度渐渐确立。骑士忠于他们的领主,为领主攻城拔寨,抢夺领土,掠夺资源,同时他们自己要购置装备和维持奢侈的生活,也需要通过掠夺才能保证自己经济状况。因此,骑士阶层形成了尚武好斗的精神。从11世纪开始,骑士阶层组成各种各样的骑士团对外进行连绵不断的宗教战争及兼并战争。1096年的第一次,其目的是为了夺回基督圣地耶路撒冷,征服其它异教。但是在征讨过程中,所过之地,烧杀抢掠,凡是不予贡献之地一律以武力攻伐,对当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好勇斗狠的作风必然会产生对英雄的崇拜,所以那时的文学作品当中必定会对英雄进行反复渲染与称颂,作品中的主角必定都威风凛凛,作战英勇威猛、沉着冷静、睿智聪慧、英勇不屈,符合当时的主流对英雄的审美观。《罗兰之歌》中,罗兰宁愿光荣地死,也不愿屈辱地活。他一生随着查理曼东征西讨,戎马倥偬,始终对战斗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在伏击战中,罗兰的英雄形象得到了最高的升华。当奥利维埃第一次劝说罗兰吹响号角时,罗兰拒绝并大声说道:“我会疯子般拼杀,为了可爱的法兰西,我愿把荣誉丢弃,我不妨拔出杜朗达尔大战一场:金子做的剑把将会沾满鲜血。异教徒来此隘口是自取灭亡,我敢说,他们都将死路一条。”罗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战斗中,罗兰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全身多处被创,直至战死。而且作者在描述罗兰的死时,作了更加理想化的处理:敌人的手不配杀死罗兰,罗兰最后是因为吹号角用力过度最后头裂而亡。这样,一个光辉高大的形象就在纸上立了起来。所以,当《罗兰之歌》产生以后,罗兰立即成为了骑士阶层的精神崇拜对象。在时,《罗兰之歌》成为了骑士随军演唱的歌曲,既是显示自己对基督教的信仰,又是激励自己在战斗时勇敢。

四、结语

英雄史诗是封建制确立之初必然诞生的文化产物,它体现了封建阶级的英雄史观,反映了封建阶级的意识形态。罗兰身上体现了封建英雄主义的特点――虔诚,忠君,勇猛。因此,《罗兰之歌》的产生,符合阶级的需要与时代的需求。但它终究只是上层阶级的意愿体现。在诗中,我们看不到任何底层劳动人民的身影。所以,“《罗兰之歌》,是武功歌当中的艺术顶峰,然而毕竟,它只是阶级的产物”。

参考文献:

[1]宋军西.基督教文化孕育出的《罗兰之歌》.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6).

[2]杨宪益译.罗兰之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金朝霞.《罗兰之歌》与欧洲中世纪的时代精神.河南大学学报,2004,(3).

[4]钱培鑫,陈伟译.法国文学大手笔.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5]柳鸣九主编.法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人格多重性与《“幻想”的魔法盒》 下一篇:试论校园文化节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