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

时间:2022-07-08 06:22:40

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

摘 要:教学是学校的主要和教育途径,也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途径。这本来是一个勿庸置疑的问题,可是长期以来,人们却往往忽视教学育德功能,造成教学过程中授知和育德分离,致使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把教育放在首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这条主要教育途径里难以落实。

关键词:教学观;教学德育;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260-01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把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信念和道德品质作为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学科课堂教学是否担负着育德的任务,长期以来在许多教师心目中是模糊的,在有些领导者心目中也是模糊的。其原因在于:第一高考分数的需要,使有些教师眼睛只盯在授知上,忽视或忘记育人;第二,学校在考察教师业绩的时候,往往片面强调学生的成绩,忽视或忘记思想政治工作;第三,社会对市场经济的片面宣传和理解,也是一种错误导向,因此必须弄清几个问题。

1、德育于教学并不是两个并列的概念。就教育任务内容的角度来说,与德育并列的概念是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从教育途径的角度来说,与教学并列的概念是课外、校外各种途径。如果硬把教学与德育、体育、美育等并列起来,就会造成教学就是智育的错觉,助长教学仅仅是传授知识的错误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必然会出现“课内教书,课外育人”,“科任教书,班主任育人”,“传播知识技能靠教学,发展能力靠课外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靠集中突击”,等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都与教学仅是传授知识的教学观有联系。

2、目前的教育体系和学校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管教学的,只管智育,不管德育和其它各育,它似乎成了业务负责人的唯一的全部的任务;管德育的,只管课外,不管教学,使德育游离于教学领域。因此造成诸育分离,各布置各的任务,各安排各的活动,各通过一定的途径,相互争占时间,时而你冲击我,时而我挤掉你,致使我们的教育事倍功半,不利于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

3、我国古代有句名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就是培养思想品德;所谓授业,就是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才能。总起来说,教师的职责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近代西方也有句名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永远具有”这四个字讲得非常深刻,它的含义是,教学具有教育性,并不是一种暂时的偶然的现象,而是一条教学规律。因此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信念和道德品质是教学本身固有的一项基本任务,而不是额外负担,只不过以前被我们忽视了。

二、加强自身建设,努力达到课堂教学中授知与育德的有机结合

授知与育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授知的作用是发展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培养学生从事脑体活动的技能。育德的作用则是发展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正确判断和相应的情感,培养学生调节行动的精神力量。就是说,授知着重解决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行动效率问题;育德着重解决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动价值问题。显然这两个方面是不同的,是不可相互取代的,缺少前一个方面,学生就无知无能,行动效率低;缺少后一个方面,学生就缺乏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缺乏调节支配自己行动的精神动力。

授知与育德又是密切联系的。因为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对事物采取一定得态度,或爱、或憎、或赞成、或反对。既然如此,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指导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就必然会用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去影响学生。这种影响有的可能是有意的,有的可能是无意的,但是,影响总是有的。因此教书不育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教书必育人,这里存在着用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去影响学生的问题,平常我们所批评的“教书不育人”实质是指:教书时不能自觉地用正确的态度、健康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教学过程即是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掌握改造客观世界的技能,发展能力的过程,又是教师给学生以做人的示范,指点培养学生思想政治信念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因此对教师来说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提高师德修养,培养爱生之心,这是达到授知与育德有机结合的先决条件。热爱学生是做教师的基本道德,这种爱包含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它可表现在许多反面,但最要紧、最深厚、最炽热的莫过于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然而这种情感不会自发产生,而是锻炼、培养的结果。对祖国现代化大业越情深如海,越能觉的肩上有千钧重担,越能千百倍地珍惜学生的青春年华,越会对学生满腔热情。很难想象,一个对学生失去爱心的教师,能够很好地培养教育学生。

2、努力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处理问题,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懂得我国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法令和道德规范。这是达到授知与育德有机结合必要条件。因为缺乏基本政治修养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政治情操的学生。

3、深入备课,提高教学的技能和技巧,这是达到授知与育德有机结合的重要保证。我国古代有位诗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教课也如此,要使课有质量,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水融,发挥出独特的育人作用。

三、发挥教学育德功能,待解决的两个基本功问题

1、育德的基本功问题。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观点教育,自己就得具备观察社会、认识世界的唯物辩证观点和阶级观点,要以理服学生,首先应该以理服自己;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情操教育,自己就得净化感情,把心贴在事业上。不知德育为何物,当然就地从谈渗透。把握德育的丰富内涵,就能居高临下,开辟渗透的渠道,创造渗透的多种生动活波的方法。

2、教学基本功问题。有人说:“要想茶客满鹏,须有十里茶香”。教学基本功不过硬,多好的教材内容学生不买账,也达不到教学目的。教师必须有专研教材内容的过硬本领,深入到教材根底里,吃透教材,掌握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和训练,如果对教材浅尝m止,课堂上就往往浮光掠影,缺乏深度,也缺乏应有的广度。这两个基本功不着力提高,德育渗透只能处在“围城”阶段,在学科外面活动,搞战,不能深入其中,“渗透”不过徒有其名。当然我们不能坐等。要边探索,边实践,边提高。学科渗透德育不仅是培育学生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师队伍自身建设的需要。

上一篇: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个性飞扬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