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

时间:2022-07-08 01:35:50

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

地图主要是反映事物的地理位置,阐明空间分布和形态,可以清晰地表达有关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但是地理学习与复习的主要工具,而且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图作为富有生命力的直观教具,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增强教学效果,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曾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心理学认训规律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知识一般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具体到抽象。所以,地理教学中,地图和直观性、概括性及严密的逻辑性,不仅能使学生迅速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便于记忆,使学生印象更深刻。正因如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各类地图的使用,尤其是学生运用地图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

认识地图不只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图例、比例尺、辨别方向,而是与实际每张地图联系起来,真正让学生掌握在每张图上如何辨认方向,知道每个图例符号代表的含义,每张地图比例尺大小不一如何换算,等等。为了巩固练习,每节课教师应让学生指图说明各种图例、辨认方向,并让学生动笔换算比例尺,然后,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地图的类别,分清地形图、气候图、政区图等一些专门的地图。特别是地形图,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地面的高低起伏等高线图,而且要与分层设色地形图联系起来。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知道各种颜色代表的含义,读懂地表的高低。为了使学生把这些基础知识学好,还要注意课堂上多练习,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突破,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这部分内容。这样,认识地图的目的便达到了。

二、重视读图指导,培养基本读图能力

阅读地图是应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地图,掌握地图的“语言”。它是地图和地理知识的总汇。库拉佐夫说:“只是背熟地名和正确指出地图上的地名,并不是掌握地图的唯一标志。如果学生除能列举地名处,还能看懂地图,说出任何一个海的深度,大概指出任何一个地方的高度,指出任何一个他未学过的国家的地表的一般特征,才算真正掌握了地图。就是说懂得了地图的语言。”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要使学生读懂地图上的“点”、“线”、“面”,并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总结特点,找出联系,分析原因,概括规律,使学生学习上升到更高一个层次。

利用地图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时,应该多层次地设计探究问题,注意到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加强读图指导,形成基本的读图能力。教学中应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种地理要素用相互隶属与相关层级图表现出来,可以清晰地呈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注重把一个问题划分成若干个小问题,这样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学生一方面可以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自我建构知识网络,集中注意力于感兴趣的点上。

三、利用地图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习惯

在地理教学中,要求学生每堂课都有地图册,教师应坚持每节课都有教学挂图。地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所学知识都来源于客观存在。因此,要求学生所学知识不应仅局限于所学书本,必须把这些知识系统化、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学生必须依赖地图建立空间概念。要使学生熟悉地图,教师必须从“我”做起,持之以恒地用地图教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做到每次教学从读图开始,用图复习提问,以图导入新课,通过读图提出问题,通过分析图讲解问题,概括重点,最后通过填图、绘图巩固所学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地图,在各个学习环节中让学生多接触地图,使学生逐步养成紧密结合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

在地理学习中,学生不但要记住地理事物的名称,而且要通晓它们的位置概念,即使不翻看地图也能在头脑中很快找到。例如,地理名称在课本中再现很多,国名、省名、地名、铁路、河流、矿产、农产品名称等,确实是大量的。要掌握这么多地名,一是选择记住必要的地名。二是运用地图,把地名“巩固”在地图上。方法是利用地图上的一些“线”把地名串起来。地图上有经线纬线,还有海岸线、铁路线、航线等,利用这些线把孤立的地名串起来,并进一步线线交接,形成“网”。这样一记就是一串或者一大片,地名不再孤立,相互之间有顺序,方位关系,相关性很强,不易把“地名搬家”。例如,我国沿海的一些大港口,它们各临什么海洋,我国自北向南五条纵向的铁路干线经过的重要城市;北回归线横穿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从北仑港到英国伦敦要经过的海洋、海峡与运河,等等。这样的方法能联点成线,联线成网,熟看地图,结合填图,反复训练,就能形成深刻的印象,逐渐感到记忆地名并不是太难的事。

四、培养学生填图能力

填图是学生地图能力的重要实践部分,是学生认识地图、阅读地图能力的检验过程。需从学生一学地理便涉及。学生最常做的填图,便是与课本相配套的《地理填充图册》,每次课上或课后,认真指导学生填图,不仅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还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图结合,建立空间概念,促进地理思维能力发展。

在地理教学中,还可把学科内容与它所在的区域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复习训练,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主要掌握两幅图:中国区域和世界区域图:复习地形、河流、气候等专题时让学生把世界主要大河描绘在图上,主要地形勾画在图上,主要气候类型落实到图上,这些自然要素落实了,人文地理受到自然要素影响,学生自然能结合图分析,这样既落实地理事物的位置,又对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有了掌握。坚持下去养成习惯,学生自然会读图、填图、绘图。

地理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地理环境是十分复杂的,但复杂的地理环境都能用地图巧妙地表达出来。地图为我们学习地理提供了十分方便的条件。因此,如何利用地图有效学习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和培养的。在教学中要认真锻炼每个环节,逐渐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

上一篇: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种做法 下一篇:“对称性”在高中物理力学问题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