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匠 第23期

时间:2022-07-08 12:32:57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瓦匠。

瓦匠本是平常的,他们与所有的农民一样,成天泡在风雨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谁也不会想到他们会有那样一手绝活,他们在展示这手绝活的时候,让人发现他们原来还有那样一种潇洒的气度。在他们干粗活的时候,种地、挑担、挖土,他们都是笨手笨脚的,什么气度和灵性都表现不出来,可一旦让他们施展这种技艺的时候,一个个变得那么挥洒自如,气宇非凡。

有一年初夏,麦收之前,短暂的农闲,是打墙盖屋的时机,我那年在家复习功课,这给了我一个认识瓦匠的机会。我们的邻居,在我家房前,拆了房,就成了一个院子。他们家正翻盖新房,凡是农村翻盖新房,都有一点“暴发户”性质,所翻盖的新房都极尽规模和排场。邻居翻盖新房也是这样,房子被翻盖得又高又大,瓦匠们忙了半月之久我都没怎么在意。到了起屋这天,忽然变天,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天昏地暗。就要起屋,梁已架好,檩已钉实,箔已铺好,泥已抹平,如果这时下雨,则会全部泡汤。如果在雨前压上瓦,那反而是一件幸事。

我为邻居更为瓦匠们捏了一把汗。我以为他们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麻烦,时间不等人,雨随时就要倾泻下来,架塌墙倒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不只是经济损失,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我担心瓦匠们会丢下一个烂摊子。但我看这时的瓦匠们,一个个严阵以待,没有一点发愁和当逃兵的迹象。那么高的房顶,这么恶劣的天气,要叫我,站都站不住,头一晕,眼一花,眼一闭,只好听天由命了。但他们一个个如同平常,摆开阵势,开始压瓦。房高3米多,地面到房屋斜坡距离6米多,地面上的瓦“嗖嗖”飞向房顶,从地面到房顶,中间有3次传递,整个空间只见瓦在飞,从这个人的手到那个人的手,没有丝毫的时间之差,也没有丝毫的距离之差。瓦匠们头不抬,眼不斜,就知道瓦在什么地方,伸手取来。瓦从地面到房上瓦匠的手中,从瓦匠的手中到“啪啪”压到房上,几次传递都在同一流程,就像机械的流程没有丝毫差错。在一面房坡,从低到高,一溜五六个人,眼看着片片鳞状新瓦越铺越大,越铺越快,越铺越让人心里振奋,只听到“哗啦啦”一片瓦响――原来还有这么好的才艺展示!这些成天在土地上干粗活的人,想不到还有这样的绝技。我惊呆了,这与我平时印象中的瓦匠有天壤之别。瓦匠不是职业,也不是专业,他们是在种田之余帮助乡里乡亲打墙盖屋的,练就的这手绝活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在大雨之前,以惊人的速度,一排排新瓦在一片“啪啪”声中铺就。瓦匠收工了,到新房避雨去了。新房在大雨的洗礼中更加夺目耀眼。瓦匠们留给我无限的惊叹:这样的真本领、真功夫,往往是默默无闻的。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旬刊》2010年第4期,有改动)

阅读练习

1.说说下列句子的特点,指出这种句子有什么好处。

A.就要起屋,梁已架好,檩已钉实,箔已铺好,泥已抹平,如果这时下雨,则会全部泡汤。

B.那么高的房顶,这么恶劣的天气,要叫我,站都站不住,头一晕,眼一花,眼一闭,只好听天由命了。

2.本文在叙述的过程中,恰当地穿插了议论,举例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3.请你选择当地的能工巧匠(个体或群体),运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写一篇文章,600字以上。

【张明常/供稿】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检测题(五) 下一篇:南京与广岛:对战争的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