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的投资智慧

时间:2022-07-08 10:02:08

索罗斯的投资智慧

“抓住荣枯相生的时机适时进退,那么你就能涨时赚钱,跌时也赚。”这是索罗斯的“荣枯相生”理论。如今,华尔街金融风暴再次扰乱了国际金融市场秩序,股票大跌,这是否意味着新的投资机会正在显现......

“我生来一贫如洗,但决不能死时仍旧穷困潦倒。”这是索罗斯对他的崇拜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这位金融大鳄凭着惊人的勇气,用5000美元跻身华尔街,完成了自己的财富积累,一跃成为世界金融市场的风云人物。

他运作的量子基金横扫国际市场,在一次次的交易激战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即使是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被他巧妙利用。在这次危机中,他成功盈利高达20亿美元。

他的成功,给了众多投资者宝贵的投资经验,如果投资者能深刻领悟索罗斯的投资智慧,那么,投资成功的概率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

索罗斯一直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明确的目标是他成功的前提。作为投资者,想要效仿索罗斯的成功,最关键的就是认识自己,弄清楚自己适合怎样的投资。

根据人群的性格、年龄、收入、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差异,我们将人群分为四类,每一类的特点决定了该类人群适合投资的基金类型。

1.单身狂放型

单身狂放型是指为追求资产快速增值而自愿承担一定风险的单身贵族,这类人群一般都比较年轻,加上面临结婚、买房等压力,通常喜欢高收益、高风险、收益快的产品,相较已婚人群,这类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高。

这种类型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单身型”基金组合方案,即以积极投资为主,增加股票型基金(高风险、高收益),配以债券型基金(低风险、低收益)、配置型基金(风险和收益均介于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之间)等其他类型基金,完成理财计划。

2.收入稳定型

收入稳定型人群通常是指工作繁忙、收入稳定、短期内没有大额消费支出,想稳定提升个人财富数量的白领人士。索罗斯建议他们可以选择“白领精英型”组合,这种组合以股票型基金和配置型基金为主,债券型基金为辅,在兼顾风险控制的条件下,谋求资产长期稳定增值。

3.家庭发展型

家庭发展型是指得到可靠投资回报,添了孩子的三口之家,这种类型的投资者期望依靠投资来满足子女今后几年教育开支预算的需要,这类投资者可选择“家庭发展型”组合,即以配置型基金为主,债券型基金为辅,少量配置股票型基金,兼顾资产的中长期保值增值和收益的稳定性。

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收益,除了上述提及的几种基金类型外,还可重点关注分红率高的基金。打个比方,王先生家里现有可用资金20万元,如果买到一只分红率为5%的基金,则年分红可得1万元,这样,孩子一年的教育经费基本上就解决了。

4.退休养老型

退休养老型比较适合追求较低风险水平的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者的需求。对于退休的中老年客户来说,高风险产品不适合他们投资,因为高风险产品一旦投资失败,就会影响到他们的退休生活。索罗斯建议,平缓增值的“退休养老型”组合比较适合退休人群,这种组合资产配置以低风险的债券基金为主,少量组合配置型基金。

如果投资者对投资组合的风险控制觉得难以掌控,可以借鉴“投资100法则”,即“投资组合风险资产比例=100-年龄”,100减去投资者的年龄,就是投资者可以投资的风险资产的比例。例如一个70岁的人,可以将资产的30%用于投资股票型基金等风险较高的产品。

下面的表格列举了上面提到的几种类型的基金的区别。

学会控制投资成本

熟悉索罗斯投资策略的人,都知道索罗斯是个禁欲主义者,他从不会感情用事,在每做出一次投资行为前,他对要付出的成本都会仔细核算。一个明智的投资家必须是冷静的,保本是投资的第一需要,所以,要计算好投资成本,再去投资。

1.基金认购/申购费用计算

首先,投资者要分清楚认购费和申购费的区别。认购费是指基金发行期间购买缴纳的费用,目前中国的基金认购费率为1.2%左右。计算公式为:

认购费用=认购金额×认购费率

净认购金额=认购金额-认购费用

认购份额= 净认购金额÷基金单位面值

例如:一位投资者用100万认购开放式基金,认购费率为1.2%,基金单位面值为1元,那么:

认购费用=100万元×1.2%=1.2万元

净认购金额=100万元-1.2万元=98.8万元

认购份额=98.8÷1.00元=98.8万份

申购费是指基金成立之后再购买的手续费,目前中国申购费率在1.5%左右。申购费用计算公式为:

申购费用=申购金额×申购费率

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

申购份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申请日基金单位净值

例如:一位投资者用100万申购开放式基金,申购费率为2%,单位基金净值为1元,那么:

申购费用=100万元×2%=2万元

净申购金额=100万元-2万元=98万元

申购份额=(100万元-2万元)÷1.00元=98万份

2.基金赎回费

如果投资者想要把手中持有的基金卖掉,也需要支付相应的手续费,称“赎回费”。目前中国投资者需要支付的赎回费率一般为赎回金额的0.5%。计算公式为:

赎回费=赎回份额×赎回当日基金单位净值×赎回费率

例如:投资者要赎回10万份的基金,赎回费率为0.5%,单位基金净值为1.5元,那么:

赎回价格=1.5×(1-0.5%)=1.4925元

赎回金额=10万元×1.4925元=14.925万元

为了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一些基金公司推出赎回费随持有时间增加而递减的收费方式,如果持有时间长到一定程度,赎回时可以不收手续费。

3.基金管理费

基金是委托专家帮你理财,除了买入、卖出环节上收费之外,投资者还要支付一部分管理费给基金管理人。

一般而言,风险越高的基金产品,管理费越高,像认股权证这样的高风险基金,年费率可达1.5%〜2.5%。反之,风险越低的基金产品,管理费也越低,货币市场基金的年费率仅为0.5%〜1%。在实践中,规模越大的基金,管理费越便宜。

基金管理费一般都是按天计算,从当日的净值中直接扣除,投资者不需要额外拿钱出来。

4.降低投资成本的方法

基金的投资成本非常的微妙,很多的投资者对此并不敏感。其实,注意一些投资细节,可以为投资者节约投资成本带来不小的实惠。

就拿申购来说,基金的申购费率一般为1.5%左右,证监会规定网上申购费率为0.6%。如果选择网上申购,在买入环节,投资者就可以节约一半的申购费用,何乐而不为呢?除此之外,利用后端收费模式;长期持有,稳定投资;灵活运用基金转换;选择红利再投资等方法都可以为投资者节约成本。

波动期要保护自己

金融市场动荡不定,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因此风险时刻存在。对于金融市场的风险,索罗斯说:“我沉迷于混乱,那正是我挣钱的良方。”所以,投资者不要惧怕金融市场的波动,而是应该学会在波动中保护自己。

引起基金波动的原因有很多,宏观经济的影响,基金经理的更替,基金的股票周转率发生变化,突发的基金分红,基金的净值发生变化等都可以带来基金的波动。

在基金波动时期,投资者有三种途径可以规避风险:通过基金转换保证进退自如;长期持有精选品种,取得长期收益;及时获利了结。

1.通过基金转换保证进退自如

基金转换业务是指投资者在存续期间要求将其持有的全部或部分基金份额转换为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开放式基金份额的行为。例如:南方稳健成长系列基金,契约中就有基金转换的约定。

进行基金转换,投资者一定要分析好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例如:2008年,股市行情不景气,这时候投资者就可以考虑将手中的偏股型基金转换为债券比重较大的基金或者货币型基金做防守型投资。

投资者利用基金转换业务,可以用较低的投资成本,规避股市波动带来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公司的基金转换业务都为投资者提供了费率优惠。以广发旗下的基金为例,由股票型基金广发聚丰转换为货币市场基金时,只需支付0.5%的赎回费。如果市场一旦向好,投资者只需为货币市场基金新增收益的那部分补交1.5%的申购费即可。

2.长期持有精选品种,取得长期收益

索罗斯的投资经验说明,投资优秀的基金能获得超越大盘的良好回报。从2003年开始计算,排名前20位的开放式基金每年都能战胜大盘,取得正收益。在震荡的市场中,大多数的普通投资者都很难判断市场的未来走势,唯一能选择的就是持有基金时间的长短,“放长线,钓大鱼”,用在这里不一定贴切,但是长线投资对规避风险确实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经济形势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状态,因此相信基金管理人的能力,长期持有精选基金,选择最佳卖点出手,可以说是一种安全投资。

3.及时获利了结

投资者最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度,也最清楚自己的理财目标。索罗斯在投资的过程中就为自己设计了止损点和获利点,即一旦基金跌到自己心里的最低点,便忍痛割肉,抛掉;一旦涨到了自己希望获得的收益点,不再贪婪,也抛掉。

这种做法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明确自己的理财目标,不至于在高位时舍不得抛,在低位时更舍不得抛,被牢牢的套在市场里,变成了市场的奴隶。

除了自己对自己设立的预期之外,有三种情况,投资者应慎重考虑,看是否需要重新选择手中持有的基金。

首先,基金公司投资风格发生变化。如果基金公司的投资风格发生变化,投资就会偏离投资者最初的目标,本来你是稳健型投资者,可是现在的配置变化之后变成了风险型,这个时候已经超出了你能承受的风险压力,这时你可以考虑换一只基金,回归之前的投资目标。

其次,基金业绩不佳。短期的业绩不佳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一只基金持有三年或者三年以上,表现依然平平,那就应该考虑换一只基金,一般而言,三年的时间已经可以反映出一只基金的经营情况。

最后,基金经理换人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基金经理换人了,即意味着一只老的基金变成了一只新的基金,由于你对新的基金经理缺乏了解,为了保险,考虑卖掉手中的基金是一种明智之举。毕竟,一只基金业绩的好坏,和基金经理是密不可分的,在这里,尤其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对于频繁跳槽的基金经理人,最好不要购买由他运作的基金。

上一篇:三问可交换债券 下一篇:与私募基金分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