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时间:2022-07-08 09:50:20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参与探究知识。而在信息化社会中,网络也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践英语探究式学习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并积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 探究式学习; 网络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54-001

探究式学习(Enquiry Learning)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提出的。他认为学生学习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

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参与探究知识。在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教学结构序列上,主要为教师利用网络环境,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探究问题,明确探究方向师生互动,查找学习资源,筛选有效信息,开展探究活动总结提高,运用探究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迁移创新。下面就以高中英语教学为例,对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探究式学习做一具体分析。

一、利用网络环境,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探究问题,明确探究方向

一定的社会行为总是伴随行为发生所依赖的情境。如果要求学习者理解这种社会行为,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

探究式学习中“问题”往往被视为探究式学习的核心。问题的确立能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兴趣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

二、师生互动,查找学习资源,筛选有效信息,开展探究活动

1.收集资料

探究式学习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料做依托。教师可以利用校园教育教学资源库,还可以对网站进行归类,制作一个简单的网络链接库,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搜索资料,提高效率。同时,在确定探究问题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自己收集资料。

2.开展探究

美国著名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可见,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发现过程。在探究式学习中,学习者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在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中主动探究、主动思考得出结论,亲自参与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构建起对科学的新认识。为此,学生必须要充分利用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以及网络所提供的学习环境,主动展开学习,积极进行自我思考、探究和发现事物。

3.交流研讨

既然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那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进行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形成较为严谨、正确的认识。

在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开展讨论、与他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以及对同一观点不同层次的理解来补充、修正、加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及有关材料,进行对话和辩论,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结成不同的小组,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开展探究。

三、总结提高,运用探究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迁移创新

学以致用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迁移,运用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以问题作为起点,又以问题而结束,培养创造性思维。学生运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创新,是对知识构建的升华,是网络构建的最高境界。通过英语教学网络环境的应用,可以在进一步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究性的同时,促进其知识的内化。

另外,运用探究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还应该注意联系现实生活中的重点、热点问题。网络教学通过丰富的知识背景和开放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提供多种获取知识的渠道,改善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通过网络拉近学生与社会现实的距离,使其更好地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前面提及的关于公益广告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之后,进一步反思探究,使认识得到升华、提高,能力在运用中获得充分发展,并有效的将知识、能力内化为道德素质的提高,形成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树立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促进国家和谐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

然而,网络的运用在英语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归根到底是一种工具,而非万能钥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其先进性,又尽可能突破其局限性,避免为使用工具而使用工具;既传承传统教学的优秀部分,又充分发挥网络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的优势。

总之,结合网络环境对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指导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整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在创设情景,适时的启发引导;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主动思考、自我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中。实践证明,通过结合网络环境对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指导,学生增强了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了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逐步形成了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探索、创新的欲望。利用网络创设全新的学习情景,构建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学生与教师在一个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的交互式学习,真正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网络教学的优势,达到了更深层次的教学相长,使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社会、关注社会、服务社会,不再做一个脱离社会的书呆子,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颖萍.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22-24

[2]郑金洲.课改新课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上一篇:小学开展普及赛机器人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聆听有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