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郴州浓香型烟叶品牌培育的思考

时间:2022-07-08 09:26:51

对郴州浓香型烟叶品牌培育的思考

摘要 针对新形势下卷烟品牌发展对原料提出的新要求,立足于郴州浓香型烟叶开发的整体工作思路和目标,提出了从做优产品、做好宣传、做优服务3个维度作为发力点,全力抓好浓香型烟叶品牌培育工作。

关键词 浓香型;优质烟叶;品牌培育;湖南郴州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350-02

随着国内卷烟品牌的加速发展,品牌的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卷烟工业企业对烟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烟叶的特色生产与品牌化变得越来越重要。提升优质烟叶生产水平,满足卷烟品牌发展需要,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集中体现。面对新形势下对卷烟原料提出的新要求,实施浓香型烟叶品牌培育战略,不但可以提高郴州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卷烟重点骨干品牌特色优质烟叶原料的保障能力,而且可以提高烟叶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

1 工作思路

以品牌需求为导向,围绕“特色、优质、安全”的浓香型烟叶开发目标,采取“生态、科技、高效”的浓香型烟叶开发手段,坚持系统研究解决,形成“部门联动,工、商、研协作,政、企、农互助共赢,硬件与软件建设兼顾并进”的工作机制,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和健全工作机制,促进全市系统浓香型烟叶品牌培育工作上水平。

2 工作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市烤烟种植面积2.67万~3.00万hm2,计划收购烟叶5万~6万t,上等烟比例60%左右,上中等烟比例95%以上,等级合格率80%以上;烟叶浓香型风格特征突出,重金属、农药残留不超标,整体质量达到对口工业公司的品牌原料质量目标要求,产品的美誉度和品牌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客户满意度90%以上;力争全市国家局特色烟叶基地单元数量达到10个以上。

3 工作措施

3.1 联合攻关,整合资源,做优产品

3.1.1 建立健全互利共赢的工商研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按照“工业主导、商业主体、科技主力”的运行机制,积极主动与卷烟工业企业、技术依托单位加强调研、座谈沟通与协商,共同制定了基地建设规划、工作方案、技术方案、配套研究方案,进一步完善并形成了组织管理、技术创新、技术推广服务、烟叶收购加工、全程质量监控等五大体系。与对口工业企业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逐步建立统一规范、高效运作的联合投入、科研攻关、定期协调等有效机制,形成工业企业主动参与、深度介入、商业企业快速组织实施、技术依托单位科技支撑的工作格局。

3.1.2 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提高烟叶科技贡献率。重点围绕制约浓香型烟叶开发的关键技术问题,整合工商研3方科技资源,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坚持从实际出发,在挖掘生态环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关键技术创新,着力解决烟苗素质偏弱、品种特色不突出、成熟度不够、烟碱含量偏高、上部叶可用性不高等主要技术瓶颈。

3.1.3 完善技术保障体系,充分彰显烟叶特色。按照“主攻成熟度、增加香气量、控制烟碱量、提高可用性”的基本思路,建立完善的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技术体系[2]。一是优化品种布局,加大K326、云烟87、湘烟3号为主的浓香型品种推广力度。二是保护和改良植烟土壤,通过施用火土灰,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推广稻草还田、冬翻晒垄、机械深耕等土壤改良技术,深层改善烟田土壤环境。三是推行病虫害立体绿色防控。建立有害生物预测测报网络系统,开展病虫害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推广黄板诱蚜、性诱剂和太阳能诱蛾灯,实现病虫害统防统治,减少农药残留。四是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全面推行上部烟叶充分成熟4~6片一次性采烤技术,着力解决烟稻争季和茬口矛盾,切实提高烟叶成熟度和上部烟叶可用性。五是优化改进密集烤房烘烤工艺。积极推广以加大装烟密度,适当延长变黄后期和定色前期烘烤时间为核心的新型密集烘烤工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

3.1.4 着力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有效供给能力。随着“卷烟上水平”战略深入推进,卷烟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格局逐步形成,全国烟叶市场总体呈现烟叶库存总量偏多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并存的特点。一方面,烟叶库存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上等烟、中部叶年消耗量不断增加,烟叶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坚持需求导向和订单农业方向,深入推进优化结构,努力提升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已成为烟叶生产发展的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因此,要紧紧围绕行业“卷烟上水平”的战略方针,以满足品牌原料需求为导向,把优化烟叶等级结构作为突出重点工作来抓。

3.1.5 推行GAP管理,推进烟区清洁生产。按照GAP管理理念,以关注烟叶质量和安全性为核心,全面推行GAP管理,积极倡导、强化烟叶安全性的观念,并逐步落实到烟叶生产的过程控制,建立清洁农业生产体系。一是关注和控制农药残留。加强烟叶生产过程中农药等化学药剂的管理和使用,推广生物防治,控制农药残留,防范生态污染。二是关注重金属残留问题。积极探索源头治理办法,从肥料、农药的选择和施用上,避免重金属带入烟株和土壤。三是控制非烟物质。开展控制非烟物质的宣传,在生产收购环节,严格控制动物皮毛、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物质的混入。积极从农事操作、物资使用、能源循环等方面,落实生态、环保、节能措施,实现烟叶的清洁生产。

3.1.6 以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为统领,支撑特色烟叶良性发展。按照“整体规划、系统布局,适度超前、综合配套,整合资源、整乡推进,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的原则,围绕“一基四化”的基本要求和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烟农主体、烟草支持作用,不断拓展郴州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加快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一是不断建设和完善基本烟田规划和保护、烟水配套、烟区道路、烟草农机、农网改造、育苗工场、烘烤工场、收购站点和防雹网络建设等九大工程,优化烟叶生产的硬件设施。二是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管理、风险防范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生产技术推广、科技创新支撑和专业化服务等六大体系,升级烟叶生产的软件系统。三是全面推行适度规模的种烟专业大户、烟叶家庭农场和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等3种生产组织形式,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流转,提高烟叶生产规模化程度,推进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精细化管理,使郴州烟叶走上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道路。

3.2 多方联动,多管齐下,做好品牌宣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就是赢得市场、参与竞争的利器,从生产管理者到生产主体烟农都应更新观念,转变经营理念,不仅仅把烟叶作为一种产品,更要把它作为一种商品,强化品牌意识,围绕打造郴州浓香型烟叶品牌而努力,把品牌作为提升烟叶知名度的一条捷径和开拓市场的一把金钥匙。对外而言,一是加强与工业企业、技术依托单位的沟通交流,实现对郴州浓香型烟叶品牌的共同认定;二是加强向政府部门汇报,使浓香型烟叶作为一项特色产业能够获得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三是要培训引导烟农,让他们认识到浓香型烟叶品牌是金字招牌,帮助他们改变陈旧的烟叶生产观念,使烟农的生产行为自觉遵循浓香型烟叶生产规范要求。对内而言,由办公室牵头,烟叶生产部门部和技术研发部门配合,使浓香型烟叶的品牌内涵与公司的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增强全员对品牌培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形成全员培育品牌的生动局面。在宣传推介形式上,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品牌宣传推广活动,比如在行业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体上和专题宣传版面,举办学术交流会、项目开发年度总结会等活动,提升浓香型烟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3 诚信为本,客我共赢,提供优质服务

秉承“同心走得更近,同向走得更远”的理念,努力构建“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诚信为本,服务至上,与客户共发展。

3.3.1 以保护烟农利益为工作重点。一是及时做好烟用物资、烟苗的精准配供工作;二是在关键生产环节,做好技术培训和指导,实行上门服务,确保技术指导到田、到户、到炉,对个别的重点户、帮扶户、大户分门别类重点指导,不留死角,提高技术措施的到位率;三是要进一步规范补贴兑现程序,切实维护烟农利益。

3.3.2 切实做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一是在烟叶收购、调拨过程中实行规范管理,确保烟叶等级合格率;二是通过加强与工业企业联系,建立和完善烟叶质量追踪体系,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品牌服务;三是认真对待客户关于当地烟叶的质量评价和反馈意见,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和新的需求要反应迅速,组织科研力量和技术依托单位一道认真地进行解读和翻译,由果析因,制定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

4 保障措施

4.1 优化种植布局

根据烟叶生产规划和“生态优先、相对集中”的原则做好基本烟田规划工作,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通过政府规划的基本烟田面积,明确职责、强化措施,并依次逐级进行界定直至村组田块,同时签订基本烟田保护责任书,稳定适宜烟叶生产的土地资源。保障植烟土壤改良和增强土地产出率的后劲。禁止在土传播病害严重、重金属超标、除草剂残留、矿毒田、低洼地、易被水淹的地块和前作为茄科、葫芦科作物或菜园的土地上种植烤烟。

4.2 创新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模式

改革烟叶生产组织和管理模式,是推进烟叶生产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要按照“资源优化、依据特长、优势互补、统分结合”的原则,通过技术培训、指导烟农规划用工等措施为种植主体、服务主体转型提质创造条件,提高种植主体的生产保障能力、技术落实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3]。通过引进现代企业管理,进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实现烟叶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升。

4.3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烟草生产周期长、风险大,属于农业生产中的弱质产业,烟农种烟承受着市场和自然的双重风险。因此,本着从保护农民利益出发的角度,依照“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方针,由烟草部门和产区政府共同出资建立烟草生产风险投保机制,对冰雹、洪涝、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烟叶绝收或重大损失的烟农进行一定的救助,稳定烟农的种烟积极性,增强烟农特别是职业烟农和种烟大户的信心,切实减轻烟农种烟的后顾之忧。

加强与气象等部门合作,完善异常气象灾害的预警体系,配备设备设施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健全烟叶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准确性和及时性,利用多种信息传递手段,及时将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传递给烟叶基层工作人员和烟农,及时采取统防统治措施,提高风险防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增强烟农防灾抗灾和生产自救能力[4]。

4.4 强化激励考核

从特色烟叶开发中按0.1元/kg提取专项经费,设立浓香型烟叶培育工作激励金,奖励浓香型烟叶培育过程中表现突出人员,确保浓香型烟叶培育工作取得实效。

5 参考文献

[1] 陈江华.打造湖南浓香型特色烟叶品牌 推动原料保障上水平[J].湖南烟草,2011(2):15-17.

[2] 张红.湘叶香韵――湖南省浓香型烟叶发展纪实[J].湖南烟草,2011(2):32-34.

[3] 曹健.对打造郴州经典浓香型烟叶品牌的研究[J].湖南烟草,2013(4):39-40.

[4] 田秀忠.我市打造浓香型烟叶品牌[N].平顶山日报,2011-03-04(2).

上一篇:谈高中英语课堂的呈现教学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