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作沙漠―胡杨

时间:2022-07-08 07:10:07

愿作沙漠―胡杨

时光荏苒,转眼已十年,回首青春往事,依然不悔来路。

记得大学生“西部计划”的宣传标语:假如人生能活七十岁,用生命的七十分之一来做志愿者,让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十年前,当我徘徊在即将离别的校园,虽然对美好的未来有着无限憧憬,但是面对的就业形势却暗淡无光。得知“西部计划”在招募志愿者,我积极报名,如愿成为一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

非常清楚记得是2005年7月18日,我与家人别离远行时的场景,深深体会到舞剧《天山芙蓉》开场白“再见了妈妈,再见了故乡,我们要到遥远的地方,保卫祖国,建设边疆”的真实情感。

我有幸成为新疆第一批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志愿者,服务于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委远程教育中心,我经常和同事一起到哈萨克牧民家中走访、免疫、冬储,为牧民提供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畜牧养殖的资料,让我熟悉边疆的农村、农牧民、牧民,有机会了解基层的生产、生活。

工作之余,我遍览群书,着迷于新疆厚重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促使我志愿服务期满后决定留疆工作,并努力通过自治区统一考试,如愿成为一名南疆的基层公务员。

2007年5月,公务员初任培训后,我被分配到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工作,组织人事部门查阅我的学习工作经历,通知我被借调到县委组织部,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因为这份责任以及组织系统对年轻人的重视和培养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我利用维稳值班时间复习参加全国研究生统考,顺利考取北京高校的全日制公费研究生。

在京学习期间,我参加了“多学科视野下的新疆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让我更加客观地认识当前面临的复杂社会问题。在学生老师间努力宣传推荐新疆,尽力消除内地人对新疆的误读。

有一次同学找到我,希望能够协助他的老师研究团队赴新疆实地调研,尽管耗费时日,但我依然答应了,希望有更多学者专家关注边疆问题的研究。通过那次调研,该团队对边疆研究产生持续浓厚的兴趣,而我们志愿者也努力传递发展正能量,愿为新疆代言,努力做新疆与内地沟通交流的使者。

三年的在京学习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我却多了一份对新疆工作时的回忆和对朋友、同事们的牵挂。毕业时,再次面临人生的选择,父亲希望我签到他所在的山东鲁能电力,导师和同学劝我留在北京寻求发展机会。

如果再次选择回新疆工作,再一次做通父母的工作似乎有些困难,因为从志愿服务去新疆时,父母的床前就多了一张中国地图,那是父母对远方儿子的牵挂,再加上近年来发生在新疆的案件,对我再次选择回新疆工作,遭到父母在内的家人一致反对。

努力说服了父母陪我再到天山南北走走看看,迅速成行并与父母一同游走感受北疆风景、风情,当父母看到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似乎有些欣慰,看到很多和我一样的留疆志愿者热爱着、奉献着,彻底打消了他们内心的顾虑,最终同意并尊重我的选择。

再次回到南疆工作生活,感受到久违的亲切,到乡镇工作以后,我有机会接触很多各族优秀的年轻人,有自治区党委在高校应届毕业选调生,有选派山东籍优秀大学生干部,有内高班考取大学毕业后回疆工作的少数民族干部,也有怀揣梦想或者技术来新疆淘金的“80、90后”年轻个体,他们都在按着整个目标努力奋斗,和我当初一样对美好的未来有无限的憧憬。胡杨有“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之精神品质,我像胡杨一样,把根扎在新疆,把心安在新疆,把乡愁埋在心底,把青春献给新疆!

上一篇:社区养老服务中各主体角色与问题初探 下一篇:浅谈生鲜电商冷链物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