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分布规律

时间:2022-07-08 06:42:13

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分布规律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将我院2009年发生的氟喹诺酮类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皮肤反应位居榜首,其次是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中所涉及到的药物加替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等5种药物。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人体的多个脏器和组织均有影响,在临床应用中应加强医师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了解和认识,进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特点;分布规律

氟喹诺酮类药物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在所有抗菌药物中其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也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1]。其主要特点是长效,抗菌谱扩大,以及吸收更好,组织浓度更高,不良反应更少等优点。但随着广泛的应用,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现将我院2009年发生的氟喹诺酮类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发生的氟喹诺酮类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的120例病例,其中58例男性,62例女性,年龄在20-76岁。所有病例中用于外科手术后感染的25例,妇科感染38例,泌尿系感染25例,皮肤组织感染20例,胃肠道感染12例。

4讨论

抗菌谱广、不需皮试、使用方便、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是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优势,临床上主要广泛应用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盆腔感染,骨、关节和软组织感染,以及腹腔、胆道感染等方面[3]。

本组资料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不良反应中所涉及到的5种药物,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最高,加替沙星次之。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比口服给药高,原因与住院患者有关,住院患者通常多采用静脉给药。从表二中可以看出,氟喹诺酮类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其中皮肤反应位居榜首,这与光敏反应、光毒性有关,因此临床上为了用药安全,在用药期间应保持避光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其次是胃肠道反应,医护人员应控制好剂量和静脉给药时的滴速,症状会有所缓解,一般停药后会自行消失。

随着新品种的开发及临床应用的逐年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如何让氟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至关重要。①遵守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原则,医师应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对于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药物的剂型、用量、给药途径和次数以及细菌耐药性等。②要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与特殊人群的相关性,氟喹诺酮类药物慎用于孕妇、哺乳期患者以及18岁以下青少年,因为该类药物能够影响软骨的正常发育。老年人多伴有多种疾病,肝、肾功能都有不同程度减退,因此临床医生在用药时要考虑到老年人群的身体状况及药物代谢特点,合理的制定个体用药方案,将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综上所述,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人体的多个脏器和组织均有影响,在临床应用中医师应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进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1-94.

[2]孙春茗.396例氟喹诺酮类药物逼良反应文献复习[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0(12):2671-2672.

[3]国家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4:19.

上一篇: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某高校新生与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