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让信息技术教学与中学理科课堂教学完整有机地结合起来

时间:2022-07-08 06:30:04

充分让信息技术教学与中学理科课堂教学完整有机地结合起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应不断提高,并且我们的教育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为了适应历史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教育过程也要跟着发展进步,尤其对于当今的社会变革,我们古老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汰,比如对于我们以前理科课堂的教学是单纯的纸上谈兵的应试教学,学生整天就是读死书,死读书,学生整天只知道背公式,解题目。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单纯的应试教育逐渐被当今的素质教育所代替,所以今天我们的理科课堂教学不得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真正达到我们的素质教育以便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此简单讨论一下关于信息技术教学与中学理科课堂教学的过程。

一、运用链接思想、建立高度的整合方案

到目前为止,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个领域中,市场上已有一定数量的理科教学软件,但能够真正适合教学的却不多,加上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又不是很高,很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因此需要寻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新路子。比如可以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与学的情境和教学平台,选用、增删、修改已有的软件,或方便地制作新软件,为教学服务。

在素材资料库的建设方面,中学理科教师应该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先行者。目前许多教师在网络上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把自己制作的课件、教案、等放在该网站中,同时还把其他网站已有的课件通过链接功能融合到自己的课件里,以把教学实践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通过长时间教学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这样其他教师和学生也可通过网络共享自己的课件,这样提高了课件资源的利用率,充实了网上学科资料库。

因此理科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运用链接思想,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多媒体信息资源库和教学软件,从中选取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彻底改变教学软件在设计、开发和使用上的相互分离的局面,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课内或课外的运用朝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一更广阔、更深层的方向发展。

二、课堂实验与课件演示实验相结合

1.中学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均是实验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理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理、化、生课堂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危害程度等条件的限制,实验效果不如人意。而采用模拟型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且在目前条件下难以完成的实验,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

由此可见,通过信息技术与中学理科实验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条件的局限,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之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与常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

2.在传统的理科实验室,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许多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了诸多限制;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理论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数据;有些实验材料的选用和实验产物的排出,有悖现代环保意识。这一切无不暴露出传统实验室的弊端。

网络虚拟实验是在网络中创建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件环境,其中每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代表一种实验对象,学生可通过鼠标的点击及拖动操作,进行虚拟实验。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与理科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自主模拟实验,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课堂教学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信息素养。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它为我们提供了同步教学、优秀课件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更新之中,通过下载这些优秀课件、优秀习题,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为提高课堂教学正效果服务。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理科教学,对传统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冲击是非常之大的,但它并不排斥传统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实际运用中应把它们两者辩证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理科课程教学的科学整合。通过整合激发学生对理科学科学习的兴趣,课堂内外参与意识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会加深,因而轻而易举地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并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毕节市第十中学

上一篇:浅谈新课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迷失 下一篇:思想品德课学生兴趣的培养